高慶梅
(儀征市中醫(yī)院,江蘇 儀征 211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呼吸系統(tǒng)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近年來,我國慢阻肺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危急,極易死亡[1]。有研究表明,用糖皮質(zhì)激素對急性加重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十分顯著。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是臨床上治療中重度慢阻肺的常用藥。本次研究主要是對比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對急性加重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進行不同療程治療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間儀征市中醫(yī)院收治的80例急性加重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這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8例,女12例;其年齡為60~85歲,平均年齡為(71.25±3.52)歲。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30例,女10例;其年齡為60~85歲,平均年齡為(71.42±3.4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guī)療程(5~7天)使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由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60052)進行治療,為觀察組患者按照短療程(3天)使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進行治療。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的用法是:靜脈滴注, 40 mg/次,每天滴注1次。
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各項血氣指標、SGRQ(圣喬治呼吸問卷)的評分及其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率。1)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⑴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均顯著好轉(zhuǎn),其血氣指標恢復正常。⑵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有所好轉(zhuǎn),其血氣指標有所改善。⑶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和血氣指標均未改善??傆行剩剑@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2)患者的血氣指標包括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血氧分壓(PaO2)。3)進行治療前后,使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分。SGRQ的評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越高。4)患者的不良反應(yīng)包括胃部不適感、血糖的水平升高和低鉀血癥等。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PaCO2的水平和 PaO2的水平相比,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血氣指標的比較(mmHg,)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血氣指標的比較(mmHg,)
組別 例數(shù) PaCO2的平均水平 PaO2的平均水平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52.16±4.62 41.62±3.51 63.42±5.31 70.38±5.91觀察組 40 52.61±4.31 41.43±3.09 62.98±5.27 70.13±5.67 t值 0.23 0.35 0.78 0.32 P值 >0.05 >0.05 >0.05 >0.05
治療后,兩組患者SGRQ的評分相比,P>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GRQ評分的比較(分,)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GRQ評分的比較(分,)
?
在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4。
表4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的比較
慢阻肺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慢性病。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加上其多合并有基礎(chǔ)性疾病,其機體對治療的耐受性與對藥物的敏感性降低,進而增加了對其進行治療的難度[3]。相關(guān)的研究結(jié)果證實,糖皮質(zhì)激素可有效地抑制慢阻肺患者全身的炎癥反應(yīng),改善其臨床癥狀及體征[4]。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是一種合成的糖皮質(zhì)激素。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慢阻肺的作用機制是:1)該藥可與患者肺泡細胞與氣道細胞中的激素受體結(jié)合,抑制炎癥因子的合成與釋放,減輕其氣道炎癥反應(yīng)的程度。2)該藥可促進患者體內(nèi)嗜酸性粒細胞的凋亡,抑制腺體的過度分泌與痰液的形成,改善其呼吸功能。3)該藥具有較強的抗病毒與抗過敏作用[5-6]。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PaCO2的水平、PaO2的水平和SGRQ的評分相比,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率更低,P<0.05。此研究結(jié)果與馬莉[7]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與按照常規(guī)療程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相比,按照短療程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對急性加重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進行治療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更低,且不影響其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