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占芬
(貴陽市白云區(qū)醫(yī)院,貴州 貴陽 5500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口唇發(fā)紺、肺部有哮鳴音等,病情嚴重者可出現(xiàn)低氧血癥、二氧化碳潴留等并發(fā)癥[1]。本文對貴陽市白云區(qū)醫(yī)院接診的86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對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甲潑尼龍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
選取貴陽市白云區(qū)醫(yī)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接診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均符合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標準[2],其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為25%~60%。其中排除合并有糖尿病、癲癇或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將其均分為甲潑尼龍組和地塞米松組。地塞米松組43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齡為42~86歲,平均年齡(64.3±8.6)歲。甲潑尼龍組43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其年齡為43~87歲,平均年齡(64.7±7.9)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本研究經(jīng)貴陽市白云區(qū)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包括為其靜脈滴注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及二羥丙茶堿、讓其霧化吸入氨溴索、β2受體激動劑、對其進行吸氧治療等。在此基礎上,為地塞米松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進行治療。地塞米松的用法是:靜脈滴注,4 mg/次,2次/d,連用10 d。為甲潑尼龍組患者采用甲潑尼龍進行治療。甲潑尼龍的用法是:靜脈滴注,40 mg/次,1 ~ 2 次 /d,連用 10 d。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后其肺功能指標的改善情況。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其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FVC提高25%以上;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其FEV1、FEV1/FVC提高15%~25%;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未改善,其FEV1、FEV1/FVC提高不足15%。總有效率=(總例數(shù)-無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甲潑尼龍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26例(占60.47%),為有效的患者有14例(占32.56%),為無效的患者有3例(占6.98%),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02%(40/43);地塞米松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17例(占39.53%),為有效的患者有14例(占32.56%),為無效的患者有12例(占27.91%),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2.09%(31/43)。甲潑尼龍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地塞米松組患者,P<0.05。
治療前,地塞米松組患者的FEV1、FEV1/FVC分別為(0.79±0.35)L、(47.53±5.92)%,甲潑尼龍組患者的FEV1、FEV1/FVC 分別為(0.82±0.26)L、(47.37±6.02)%;兩組患者的FEV1、FEV1/FVC相比,P>0.05。治療后,地塞米松組患者的FEV1、FEV1/FVC分別為(1.24±0.29)L、(61.74±4.95)%,甲潑尼龍組患者的FEV1、FEV1/FVC分別為(1.46±0.25)L、(68.65±5.87)%;兩組患者的 FEV1、FEV1/FVC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且甲潑尼龍組患者的FEV1、FEV1/FVC均高于地塞米松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FEV1、FEV1/FVC的對比()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FEV1、FEV1/FVC的對比()
組別 例數(shù) FEV1(L)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地塞米松組 43 0.79±0.35 1.24±0.29 47.53±5.92 61.74±4.95甲潑尼龍組 43 0.82±0.26 1.46±0.25 47.37±6.02 68.65±5.87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不完全可逆性呼吸氣流受限、呼吸困難、口唇發(fā)紺、肺部有哮鳴音等。有研究指出,用糖皮質激素對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地減輕其氣道的炎癥反應。甲潑尼龍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糖皮質激素。此藥能有效地滲透至肺組織內,并可通過抑制酸性黏多糖在支氣管腺體中的合成來減少支氣管內的滲出物。有研究表明,用甲潑尼龍對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地緩解其呼吸困難的癥狀,改善其肺功能。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甲潑尼龍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3.02%)高于地塞米松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2.09%),P<0.05;治療后,甲潑尼龍組患者的FEV1、FEV1/FVC均高于地塞米松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對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甲潑尼龍進行治療的效果良好。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