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 賈健國
1:賈健國雕刻的第403條龍2:金蟾3:貔貅
一條棕褐色的龍立在桌上,龍高不足2㎝,呈S形盤臥的龍身前后約1.5㎝。它瞪大雙眼,鋒利的牙齒從微張的口里閃出,飄逸的龍須在咆哮中飛揚。一雙利爪緊攥著珠子疊放在身前,片片分明的龍鱗彰顯著不可侵犯的威嚴。
這是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碩士生賈健國刻的第403條龍,也是幾百次練習后第一個讓他滿意的作品。除了龍,賈健國的拿手作品還有很多:上古神獸貔貅、飽滿多汁的玉米……拉開書桌的抽屜,從網上買來的橄欖核如玻璃彈珠般滾動著。小小的果核經過他的巧手,搖身一變成了生動的藝術品。
他是如何在方寸之間雕刻這些精致的玩意的呢?
“其實核雕的技法類似素描,先定位大的輪廓,再處理細節(jié)?!辟Z健國告訴我。以他刻了400余次的龍為例,首先要根據核形進行設計,比如思考如何利用果核兩端的突出部分,他一般將其作為龍頭和龍身。構思完畢就可以動刀了。先用大刀進行定位,去大料,得到龍大致的輪廓。說是大刀,刀頭不過6mm寬,因此需要相當謹慎。
“雕刻雖與素描類似,但更像不可逆的減法,要謹慎許多,一般采取保守的做法?!彼^保守就是能用大刀就用大刀,小刀不做大刀的事。將虬龍凹陷的眼眶、微張的大口、蜷曲的身形等基本特征雕出來后,小刀才能派上用場。接下來是龍鱗、利齒等細節(jié)以及大輪廓的精修。最后經過修光、描線、拋光,一件作品就完成了。整個環(huán)節(jié)中最難的是用小刀扣料,這也是初學者最容易犯錯的地方。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哪怕多刻了半毫米也會對整體產生很大影響。
賈健國與核雕結緣于一次拜訪學長的經歷。大一時,學長書桌上的核雕作品一下就吸引了從小喜歡手工藝品的賈健國??吹剿H感興趣,學長親自展示了刻法,還送了他兩包練手核。離開前,學長告訴他:“你別以為核雕容易,很磨人。刻滿400個才有點意思?!?/p>
如果說最初的100條龍追求的是大輪廓的相似,那么后面的300條龍就是細節(jié)的磨練?!昂髞?,我就專注于龍爪,怎樣才能顯得有力量感。之后是龍須和鬃毛,怎樣顯得飄逸。然后是祥云,怎么能夠顯得柔美協(xié)調?!辟Z健國說,他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反復對比、摸索。每次進步一點,402次磨練才換來讓自己和學長滿意的第403條龍。
400多次練習才能換來一件看得過眼的核雕。在刻出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之前,將近2000個小時的光陰在賈健國的左手留下交錯的刀傷,在右手中指關節(jié)處積起厚厚的老繭。賈健國笑道:“這就是光陰的故事啊。”
責任編輯: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