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洪波
摘??? 要: 詞文是詞話的前身,現(xiàn)存《季布罵陣詞文》一種;宋代詞話十六種,屬廣義層面的詞話,《也是園書目》著錄;元代詞話遺跡保存在元雜劇當中,數(shù)量眾多,體現(xiàn)說唱與戲劇的融合;明代詞話四種,其中成化刊本十三種,藝術(shù)形式最典型;清代詞話一種,即《梧桐影詞話》,已經(jīng)演變?yōu)殚L篇通俗小說。
關(guān)鍵詞: 詞文??? 詞話??? 敘錄??? 國學(xué)
詞話,是中國古代說唱文學(xué)重要而特殊的種類,源頭可溯至唐代詞文,宋代從屬于說話范疇,元明時期盛行于世且融入雜劇,清代尚有余響。詞話的體式多有變遷,對彈詞、鼓詞、寶卷等說唱文學(xué)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與話本小說或通俗小說有極大的關(guān)系,受到學(xué)界的密切關(guān)注并加以研究。但是,目前尚無學(xué)者對唐宋元明清時期的詞話進行匯總敘錄,或在研究說唱文學(xué)時偶然提起,或在探討話本小說時連帶論述,或在考察通俗小說時順便分析。著名學(xué)者曹伯韓在《國學(xué)常識》一書中就把戲曲、小說、彈詞、鼓詞、寶卷等說唱文學(xué)列為國學(xué)范疇,詞文、詞話對于上述說唱文學(xué)影響甚巨。茲將唐代以來出現(xiàn)的詞文、詞話加以匯總敘錄,為國學(xué)教育教學(xué)提供參考。
一、唐代詞文
唐代詞文是元明詞話的初起形式,現(xiàn)僅存一種明確標示“詞文”的敦煌寫卷,即《大漢三年季布罵陣詞文》。該詞文現(xiàn)存十個寫卷,分別為P3697(夾縫題“大漢三年季布罵”)、P2747、P2648、P3386(末題“大漢三年季布罵陣詞文一卷”)、P3197、S5440、S2056、S5439、S5441等,各寫卷文字有出入。王重民《敦煌變文集》、黃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潘重規(guī)《敦煌變文集新書》等收錄?!都静剂R陣詞文》末尾特別標明此詞文為“詞人”所唱?!霸~人”一詞亦出現(xiàn)在明成化刊本說唱詞話十三種及《大唐秦王詞話》中,因此《季布罵陣詞文》被學(xué)界認定為元明詞話的源頭。全文六百四十韻,全為七言,沒有說白,體制宏大。
二、宋代詞話
清錢曾《也是園書目》卷十“戲曲小說·宋人詞話”類著錄詞話16種,分別為:《燈花婆婆》《種瓜張老》《紫羅蓋頭》《女報冤》《風吹轎兒》《錯斬崔寧》《小亭兒》《西湖三塔》《馮玉梅團圓》《簡帖和尚》《李煥生五陣雨》《小金錢》《宣和遺事》四卷、《煙粉小說》四卷、《奇聞類記》十卷、《湖海奇聞》二卷。
《燈花婆婆》,明晁氏《寶文堂書目》。本事出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前集卷十五《諾皋記》,《太平廣記》收錄,題“劉積中”。
《種瓜張老》,宋羅燁《醉翁談錄》“神仙類”、明晁瑮《寶文堂書目》“子雜類”著錄,明余公仁本《燕居筆記》卷九《張老夫婦成化記》即此篇,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三收錄,題《張古老種瓜娶文女》。據(jù)《太平廣記》卷十六《張老》一文,云此篇出唐李復(fù)言《續(xù)玄怪錄》。清李玉有傳奇《太平線》,系演繹此故事。
《紫羅蓋頭》,明晁氏《寶文堂書目》、清錢曾《述古堂書目》著錄。本事不詳。
《女報冤》,明晁氏《寶文堂書目》清錢曾《述古堂書目》著錄。本事不詳。
《風吹轎兒》,明晁氏《寶文堂書目》清錢曾《述古堂書目》著錄。本事不詳。
《錯斬崔寧》,明晁氏《寶文堂書目》,清姚燮《今樂考證》著錄。本事不詳。繆荃孫刊《京本通俗小說》收錄。明馮夢龍《醒世恒言》收錄,題《十王貫戲言成巧禍》。清初有傳奇《十五貫》,鴛湖逸史有彈詞《十五貫》,均據(jù)此篇演繹。
《小亭兒》,宋羅燁《醉翁談錄》、明晁氏《寶文堂書目》《述古堂書目》、清姚燮《今樂考證》著錄,均題《山亭兒》。其中《述古堂書目》注云,一名《樸刀事跡》,一名《十條龍》。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收錄,題《十條龍?zhí)砧F僧孝義尹宗事跡》。
《西湖三塔》,明晁氏《寶文堂書目》與清姚燮《今樂考證》著錄。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收錄,題《西湖三塔記》。
《馮玉梅團圓》,明晁氏《寶文堂書目》著錄,題《馮玉梅記》。清錢曾《述古堂書目》,題《馮玉梅團圓記》,清姚燮《今樂考證》著錄。明馮夢龍《醒世恒言》收錄,題《范鰍兒雙鏡重圓》。入話本事出宋洪邁《夷堅志補》卷十一“徐信妻”,明馮夢龍《情史》卷二亦有《徐信》篇。正話本事出元明陶宗儀《說郛》卷三十七《摭青雜說》。
《簡帖和尚》《李煥生五陣雨》《小金錢》《宣和遺事》四卷、《煙粉小說》四卷、《奇聞類記》十卷、《湖海奇聞》二卷。
《李煥生五陣雨》,明晁氏《寶文堂書目》、清姚燮《今樂考證》著錄。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收錄。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五收此篇,題《簡貼僧巧騙皇甫妻》注云,亦名《胡姑姑》,又名《錯下書》。入話本事出宋羅燁《醉翁談錄》乙集卷二《婦人題詠·王氏詩回吳上舍》。正話本事出宋洪邁《夷堅支志》景集卷三《王武功姜》。宋官本雜劇有《簡貼薄媚》,金院本有《錯送書》,宋元戲文有《洪和尚錯下書》待,皆演此事。
《小金錢》,明晁氏《寶文堂書目》著錄為《小金錢記》,繆荃孫刊《京本通俗小說》收錄,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收此篇,題《小夫人金錢贈年少》。本事不詳。宋元戲文有《志誠張主管鬼情案》,系述此事。
《宣和遺事》,明楊士奇《文淵閣書目》著錄,一部一冊,闕。明晁氏《寶文堂書目》、高儒《百川書志》等著錄。清黃丕烈《士禮居叢書》收錄。
《煙粉小說》,明葉盛《菉竹堂書目》著錄。明楊士奇《文淵閣書目》著錄一部一冊,闕。
《奇聞類記》,佚。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認為此書大約為筆記小說之類。
《湖海奇聞》,明晁氏《寶文堂書目》、高儒《百川書志》著錄?!栋俅〞尽分浳寰恚嗪贾芏Y德著,聚人品、脂粉、禽獸、木石、器皿五類靈怪七十二事。
以上《也是園書書》所收詞話實為宋元話本小說,因其中夾雜詩詞韻語而稱詞話。
三、元代詞話
元代詞話盛行,元代完顏納丹等篡《通制條格》:“至元十一年十一月中書省大司家司呈:河南河北道路巡行勸農(nóng)官申:順天路束鹿縣鎮(zhèn)頭店聚眾百人,搬唱詞話。社長田秀等約量斷罪外,本司看詳:除系籍正式樂人外,其余農(nóng)民、市戶、良家子弟,若有不務(wù)正業(yè),習學(xué)散樂,搬唱詞話,并行禁約。都省準呈?!盵1](641)《元史》卷一百五《刑法志第五十三·刑法四》:“諸民間子弟,不務(wù)生業(yè),輒于城市坊鎮(zhèn),演唱詞話,教習雜戲,聚眾淫謔,并禁治之?!盵2](2685)惜元雜詞話無單獨文本流傳,但保存在元雜劇中。關(guān)漢卿《趙盼兒風月救風塵》:“那唱詞話的有兩句留文:‘咱也曾武陵溪畔曾相識。今日佯推不認人。我為你斷夢勞魂?!盵3]戴善夫《陶學(xué)士醉寫風光好》:“咱正是武陵溪畔曾相識。今日佯推不認人。”按《元曲選》中有大量的詞話遺文。《元曲選》中詞話的引端主要“詞云”“訴詞云”“歌云”“斷云”等。據(jù)初步統(tǒng)計,其中以“訴詞云”引出者有5例,如《小尉遲》第四折:
〔小尉遲訴詞云〕告軍師停嗔息怒。聽小將從頭分訴。俺父親投唐以來。撇下我歸依無處……
以“詞云”為引端者有124例,如戴善夫《風光好》第四折:
〔詞云〕當日個有意江南降李主。故書隱語顯文章。豈謂彼中有識者。獨眠孤館早參詳……
以“歌云”為引端者有7例,如《馬陵道》第三折:
〔歌云〕亭亭百尺半死松。直凌白日懸晴空。翠葉毿毿籠彩鳳。高枝曲曲盤蒼龍……
以斷云為引端者4例。如《范張雞黍》第四折:
〔斷云〕圣天子思求良輔。下弓旌廣開賢路。何止是聘及山林。但聞名不遺坵墓……
另外有若干例沒有使用這類引端,但也明顯是采用詞話之體的。如《瀟湘秋夜雨》第四折:
〔張?zhí)煊X云〕當初失卻渡淮船。父子飄流限各天。消息經(jīng)年終杳杳。肝腸無日不懸懸……
元雜劇中所見詞話句式以七言為主,另有十言(攢十字)、五言、六言、八言,甚至十一言等。其中攢十字為后世彈詞、鼓詞、寶卷等說唱文學(xué)中攢十字的始祖。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綜合研究,以探究元代詞話的真實面貌。
四、明代詞話
明代詞話繼續(xù)盛行,主要有以下幾種:
《成化刊本說唱詞話叢刊》,共十三種,明成化年間北京永順堂刊本,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發(fā)現(xiàn)于上海宣氏墓中。上海博物館藏,分別于1973年和1978年影印。此十三種詞話分別為《新編全相說唱足本花關(guān)索出身傳》《新編說唱全相石郎駙馬傳》《新刊全相唐薛仁貴跨海征遼故事》《新刊全相說唱包待制出身傳》《新刊全相說唱包龍圖陳州糶米記》《新刊全相說唱足本仁宗認母傳》《新編說唱包待制斷歪烏盆傳》《新刊說唱包龍圖斷曹國舅公案傳》《新刊全相說唱張文貴傳》《新編說唱包龍圖斷白虎精傳》《全相說唱師官受妻劉都賽上元十五夜看燈傳》《新刊全相鶯哥行孝義傳》《新刊全相開宗義富貴孝義傳》等,都有數(shù)量不等的插圖。這十三種詞話充分體現(xiàn)出詞話的說唱性質(zhì),除《斷白虎精傳》全為七言唱詞話外,其他十二種皆為說唱相間的形式,并且有“說”“唱”陰文標志,在詞話文體中最具代表性。
《大唐秦王詞話》。又名《唐秦王本傳》《秦王演義》《唐傳演義》《大說唐全傳》。明諸圣鄰作,成書于萬歷、天啟年間。全書八卷,每卷八回,共計六十四回。卷首有“四明通家”陸士科撰《唐秦王本傳敘》。每卷前題有“按史校正唐秦王本傳”或“按史校正唐傳演義”字樣,可知此書實系在民間說唱文學(xué)基礎(chǔ)上進行改編潤色“重訂”而成。本書傳書很少,鄭振鐸藏有明刻本,傅惜華藏有碧蕖館藏明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據(jù)以影印,收入《古本小說集成》。全書敘李世民起兵反隋、統(tǒng)一天下之事。從文體上看,《大唐秦王詞話》每卷卷首必有詩詞賦贊,回首亦有詩或詞,正文皆為韻散相間,回末亦有韻文。韻文以七言和攢十字為主,且?guī)в袕娏业臄⑹滦浴?/p>
《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明楊慎著,有上海圖書館藏本、國家圖書館藏本、云南省圖書館藏本。全書共計十段,分為總說、說三代、說秦漢、說三分兩晉、說南北史、說五胡亂華、說隋唐二代、說五代史、說宋遼金夏、說元史等。全文整飭有加,頗具匠心,每段首必有詞,詞后必有詩,詩后必以散文勾勒歷史輪廓,散文后必有攢十字重復(fù)歌唱,然后又必有詞與對句結(jié)之。顯然,它是文人精心構(gòu)制的模仿之作。
《金瓶梅詞話》,題蘭陵笑笑生著。一般認為成書于萬歷年間,實為長篇通俗小說。它之所以被命名為詞話,與書內(nèi)存在大量唱詞不無關(guān)系,甚至本身可能就是說唱之底本。據(jù)統(tǒng)計:《金瓶梅詞話》中有詩170首,詞曲(含小令、小曲)112支,套曲23套,贊賦83首,回末韻文64首,俚俗韻文4首,其他唱詞21處,唱詞數(shù)量十分可觀?!独m(xù)金瓶梅凡例》:“前集名為詞話,多用舊曲,今因題附以新詞?!盵4](692)可見《金瓶梅》名為“詞話”與其多用“舊曲”有關(guān)。
五、清代詞話
《新編梧桐影詞話》又名《新編覺世梧桐影》,共十二回,不題撰人。清嘯花軒刊本,大連圖書館藏。書名列于丁日昌《禁書目》。其書第三回提到崇禎年號,故知其成書當在清初。全書演繹蘇州優(yōu)人王子嘉、和尚三拙騙奸女子,后被枷死故事,語涉猥褻。每回首尾有詩詞韻語,但其實為長篇通俗小說。其命名或受《金瓶梅詞話》的影響。
以上作品雖被命名為詞話,但文體卻大相徑庭。要之,詞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言之,凡說唱文學(xué)及話本小說或長篇通俗小說其中含有詩詞韻語者,皆可寬泛地稱之為詞話;就狹義言之,元明詞話是為正體。元代詞話融入元雜劇中,成為雜劇的組成部分。明代詞話既有《成化刊本說唱詞話叢刊》的原始形式,還有《大唐秦王詞話》的文人改編形式,又有《歷代史略詞話》的文人擬作形式。
參考文獻:
[1]方齡貴.通制條格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1.
[2]宋濂.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3]臧晉叔.元曲選[M].北京:中華書局,1958.本文所引《元曲選》原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一一標注。
[4]朱一玄.金瓶梅資料匯編[G].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2.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河南寶卷文獻整理與價值研究”,項目編號:16BZW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