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州
摘要:在師生互動教學中,要凸顯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主導者,要積極探索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而學生作為主體,需要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意識,激發(fā)學習熱情,配合教師完成互動教學活動。只有教師和學生雙向發(fā)力,才能達到有效的互動,從而有效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師生互動;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現(xiàn)代教育理念普遍認為,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是保證語文教學成果的必要條件。事實上,教育本來就是教與學的有機結合,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在教和學方面的互動交流與有效反饋。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交流同樣重要。教師作為語文課堂的主導者,必須主動探索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互動學習熱情,推動教學成果的有效轉化。
一、“君子”協(xié)定,師生共同構建平等教學氛圍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并不是特別有效。這和師生地位的不平等有直接關系。這種不平等,體現(xiàn)在學生對教師有一定的敬畏情緒,且受到課堂秩序、課堂紀律的約束,不能對教師的教學指導做出良好的反饋。而作為教師,有時候也會比較強調教師的威嚴和課堂秩序管理,在言談舉止方面比較嚴肅。這種情況下,師生的互動就缺乏一個良好的氛圍。
君子協(xié)定,指教師可以和學生做好溝通,重新定義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關系。我們不是不尊重課堂秩序,而是希望通過事先的溝通對話來幫助學生緩解面對教師時候的緊張情緒。事實上,教師作為課堂氛圍和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其言行舉止、教學狀態(tài)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我們先把自己的姿態(tài)放低一些,有親和力一些,再向學生傳達鼓勵、認可的信號,讓學生放下包袱,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
例如在學習光未然先生所作《黃河頌》時,教師跟同學們用商量的口吻對話:“光未然老先生這首詩特別有感染力,教師每次讀的時候都覺得熱情澎湃。同學們,你們想感受一下詩歌的魅力嗎?我們找?guī)讉€同學來朗誦或者歌唱這首詩好不好?”在得到部分同學的回應之后,教師又繼續(xù)說到:“在課堂上唱歌,這樣的機會并不是很多哦。而且教師保證,這次上臺唱歌的同學一定不會挨批評的?!蓖ㄟ^這樣活潑的方式打消學生的顧慮,創(chuàng)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讓我們的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二、話題激勵,師生互動需要一個“引子”
有效的師生互動需要建立在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之上?!霸挷煌稒C半句多”,只有找到共同的話題,才能讓互動有效進行。至于話題的選擇,則需要教師根據課程安排和教學內容靈活安排。
比如我們在學《驛路梨花》時,教師想將課文中哈尼小姑娘梨花樂于助人的精神挖掘出來,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但為了讓學生熱情參與討論,教師可以用下面的話題來引導大家的思考:同學們,如果今天有這么一間屋子出現(xiàn),里面的米面糧油等物品都免費使用,你會相信嗎?如果你用了這些東西,會想著補充一些米面糧油等生活物品,以便讓其他人也可以使用嗎?如果你是這個房子的主人,因為免費讓大家使用各類物資而投入巨大,你還會堅持下去嗎?我提出這幾個問題,讓大家把對課文的理解延伸到對現(xiàn)實生活的考量中來。教師根據同學們的反饋提出自己的觀點,大家形成互動。比如有的同學提出:“如果我用了屋子里的物資,我會想著還回去;但作為屋子的主人,我可能也堅持不了太久。因為我覺得可能會有很多人用過了就不去補充物資,這會給我造成很大的壓力?!睂τ谶@名同學的發(fā)言,也有不少同學表示認同。從大家的觀點中教師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現(xiàn)代人的誠信意識有所質疑,認為人們不會像課文中主人公那樣心懷感恩,有借有還。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告訴同學們:“其實大家的想法我能理解。很多時候,人們渴望社會充滿正能量,但又會對那些不道德、無原則的事情難以接受。但我想,正能量是可以相互傳染的。當我們從自身做起,力所能及地傳遞正能量的時候,我們的社會就多一點好的轉變。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家說對嗎?”
我用這樣的方式和同學們互動,并不是照本宣科地告訴大家要怎樣,而是通過討論,各抒己見,引導學生的想法向好的地方轉變。這樣的師生互動是有一定的深度和感染力的。
三、信息技術支持,互動教學需要言之有物
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除了要有好的話題引導之外,也需要有充分的素材作為參照。因為學生的經驗閱歷有限,對于一些東西沒有太充分的了解,在和教師的互動交流方面難免會存在表達空洞、無話可說的情況。例如我們討論陶淵明的人物形象,要讓學生對陶淵明的生平事跡、人物背景、作品風格等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展開討論。所以,在保證師生有效互動方面,我們需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素材資料作為參考。這也正是信息技術發(fā)揮作用的舞臺。
在學到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記》時,我們對陶淵明的人物形象、藝術風格等做了探討。在探討中,教師通過網絡搜集了很多關于陶淵明的資料,其中既有百度百科關于陶淵明的人物資料,也包括國內一些學者對陶淵明及其構建的桃花源的文學賞析、文藝評論類文章,還包括對陶淵明所作一些詩歌等文章的解讀賞鑒。有了這樣完善的資料的支持,讓同學們自發(fā)地認識和解讀陶淵明。有的學生著重分析陶淵明在時代背景下“有志不得伸”的慘淡人生歷程;有的同學側重分析桃花源千百年來所構筑的一種文人氣質,歸隱情懷。大家的論點都是根據資料素材來構建的,有一定的說服力和合理性,也使我們的教學活動進行得很圓滿。
四、合作教學,讓師生互動高效、優(yōu)質推進
我認為,師生互動并不應該只是停留在彼此的對話交流方面,更要體現(xiàn)在學習的合作方面。教師要和學生打成一片,一起學習、一起探究、一起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合作教學就是要通過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帶領大家一起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例如圍繞景物描寫開展的寫作課題活動,教師會帶領大家一起對目標物的形象、特點、細節(jié)等進行分析。樹是什么形態(tài),花有怎樣的顏色,葉子的脈絡是否完整,邊緣是否平滑等,教師都會帶著大家去觀察、討論。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形成良好的氛圍,完成課題活動,實現(xiàn)共同進步,這是師生互動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張新記.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教育教學論壇,2011(7).
[2]李改梅.初中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師生互動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1(7).
(責編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