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芹
(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蘇泰州 225500)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是一種發(fā)病較急、病情進展較快的疾病[1]。急性闌尾炎主要是因為感染、闌尾梗阻所導致,患者會出現(xiàn)明顯的下腹疼痛或者壓痛的癥狀,并且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頭暈、發(fā)熱癥狀,若治療不及時則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急性闌尾炎疾病需要接受及時的治療,以切除發(fā)生病變的闌尾,減少疾病的危害,在進行手術治療前需要對患者實施全面的檢查,以了解患者具體的病變情況,進而為患者實施合理的治療[3]。目前臨床上在對急性闌尾炎疾病進行檢查診斷時,主要采取超聲檢查的方式,此種檢查方法操作較為簡單,可以重復檢查,并且無輻射、費用低,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4]。在實施超聲檢查時,所使用的探頭不同對疾病檢查的結果有著不同的影響,目前較為常用的探頭有腹部探頭和淺表探頭,為了研究兩種超聲探頭的掃描檢查結果,本文選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患者實施腹部探頭和淺表探頭掃描檢查,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選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齡25~61歲,平均年齡(43.08±1.84)歲;病程 1~ 6 h,平均病程(3.52±0.18)h。本次研究經過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研究委員會批準同意。
納入標準:①均因右下腹疼痛、發(fā)熱、惡心嘔吐等癥狀到醫(yī)院接受治療;②在術后經過病理診斷確診為急性闌尾炎;③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腹部器質性病變者;②伴有重大臟器功能障礙不全者;③因認知障礙、語言障礙交流受限者。
對所有患者實施腹部探頭和淺表探頭超聲掃描檢查。
在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檢查時,使用Philips A7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患者實施掃描檢查,其中腹部探頭的頻率為2~6 MHz,淺表探頭的頻率為5~12 MHz;在進行超聲檢查時患者保持仰臥位,然后使用腹部超聲探頭對闌尾的位置進行探查,并且重點檢查疼痛的部位,在掃描檢查時要重點觀察患者闌尾發(fā)病的部位、闌尾的形狀、大小、闌尾的管腔和管壁情況,在完成腹部探頭檢查后,使用淺表探頭對患者進行檢查,對患者的可疑部位進行重點的探查,仔細分析血流信號,并做好相關的記錄。
統(tǒng)計術后病理診斷的結果,檢查腹部探頭和淺表探頭超聲的單獨檢查結果、聯(lián)合檢查結果的診斷符合率;并觀察急性闌尾炎的超聲影像特征。
超聲診斷標準:闌尾發(fā)生腫大,闌尾區(qū)出現(xiàn)壓痛,闌尾腔內有糞石影或者闌尾腔出現(xiàn)閉塞;闌尾區(qū)有囊實性包塊,并且闌尾的周圍存在積液;闌尾管腔呈現(xiàn)出靶環(huán)狀,闌尾壁出現(xiàn)增厚現(xiàn)象[5-6]。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例(%)]表示;計量資料采用 t檢驗,以(±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8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病理診斷的結果,其中24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3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28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5例闌尾周圍膿腫,見表1。
表1 術后病理診斷結果[例(%)]
腹部探頭聯(lián)合淺表探頭超聲的診斷符合率為97.50%,高于腹部探頭的診斷符合率(81.25%)、淺表探頭超聲診斷符合率(8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淺表探頭超聲的診斷符合率為87.50%,高于腹部探頭超聲檢查的診斷符合率(81.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 2。
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患者在進行超聲檢查時,超聲圖像能夠清晰且層次分明的顯示患者的闌尾輪廓,可以看到患者的闌尾有明顯增粗現(xiàn)象,其直徑約為7~12 mm,在超聲下可見闌尾黏膜下層有增厚現(xiàn)象,伴有較強的回聲,闌尾的管腔縱切為“臘腸形”、橫切為“同心圓”特征,對探頭加壓無變形出現(xiàn),闌尾管內有糞石回聲。
急性壞疽性闌尾炎患者在進行超聲檢查時,通過超聲圖像,可以看到闌尾的結構出現(xiàn)了異常,部分出現(xiàn)腫脹的情況,這時闌尾壁增厚較為明顯,且增厚的程度不一、增厚層次較為模糊;超聲檢查時,其闌尾腔內的回聲呈現(xiàn)出密集點狀,闌尾的周邊有滲出的暗區(qū),闌尾與其周圍的組織有粘連的情況出現(xiàn)。
表2 腹部探頭、淺表探頭超聲單獨檢查和聯(lián)合檢查的結果對比[例(%)]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在進行超聲檢查時,其超聲圖像可見闌尾增粗現(xiàn)象,闌尾的外徑為7~15 mm,有囊狀低回聲,邊界不清晰、形態(tài)不規(guī)整,腔內回聲為密集點狀,闌尾的周邊有液性暗區(qū),橫切面為“靶環(huán)”狀、縱切為“鼠尾”狀,對于伴有糞石的回聲,可見團狀強回聲。
闌尾周圍膿腫患者在進行超聲檢查時,無法顯示闌尾的正常結構,呈現(xiàn)出混合性團塊,闌尾的邊界不規(guī)則且模糊,內部回聲較為復雜,有氣體和糞石的強回聲。
闌尾是人體內的一種器官,位于右下腹部,其具體的功能和作用尚不明確[7]。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闌尾容易出現(xiàn)感染的癥狀,進而出現(xiàn)急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患者會出現(xiàn)強烈的右下腹疼痛、發(fā)熱、惡心嘔吐等多種癥狀,并且病情進展較快,若治療不及時則容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8]。為了減少急性闌尾炎的危害,需要及時對患者實施闌尾切除術治療,通過切除病變的闌尾,可以快速改善病情。在對急性闌尾炎患者治療前,需要通過合理的檢查,了解發(fā)病的具體部位、闌尾形狀、形態(tài)、大小等情況,然后確定具體病情,并實施針對性的治療[9-10]。
超聲檢查是目前急性闌尾炎診斷的主要方法,其中常用的超聲探頭為腹部探頭和淺表探頭,本次研究對急性闌尾炎患者實施腹部探頭和淺表探頭超聲檢查,通過研究得出,腹部探頭聯(lián)合淺表探頭超聲的診斷符合率為97.50%,高于腹部探頭的診斷符合率(81.25%)、淺表探頭超聲診斷符合率(87.50%)(P<0.05);淺表探頭超聲的診斷符合率為87.50%,高于腹部探頭超聲檢查的診斷符合率(81.25%)(P<0.05)。
本研究說明腹部探頭聯(lián)合淺表探頭進行超聲檢查,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有重要意義;腹部探頭具有較強的穿透性,其探測的范圍較廣,可以將闌尾與周邊的組織關系清晰顯示;但是腹部超聲的檢測誤差較大,只能對闌尾病變的大致形態(tài)進行顯示,難以準確顯示闌尾壁層的結構,若患者的病情較輕、發(fā)病時間較短,則難以準確診斷[11]。淺表探頭超聲檢查時,其具有較高的分辨力,能夠清晰顯示闌尾壁的層次,并準確地顯示出闌尾管腔內糞石、闌尾周圍增大腸系膜淋巴結等情況,可以獲得較為清晰的超聲圖像,進而準確地診斷病情;但是淺表探頭超聲對于脂肪較厚或者異位闌尾者的診斷率不高。因此通過兩種探頭相結合檢查,可以提高疾病的診斷符合率[12]。
綜上所述,急性闌尾炎患者在進行疾病檢查診斷時,通過腹部探頭和淺表探頭的聯(lián)合掃描檢查,可以對疾病做出準確的診斷,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后有積極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