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安民
高聳的山,潺潺的河,鮮艷的花,蔥綠的草,都給人以無盡的享受,正所謂山亦有感,水亦含情。當我們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身處這青山綠水間,似乎有一雙隱形的翅膀,迫不及待地想要載上我們,與巍峨連綿的山,與纏綿清澈的水,一起歌唱,一起飛翔……
不一樣的山
【名篇引路】
果然,雨過天又晴。天都突兀而立,如古代將軍。緋紅的蓮花峰迎著陽光,舒展了一瓣瓣的含水的花瓣。輕盈云海隙處,看得見山下晶晶的水珠。休寧的白岳山,青陽的九華山,臨安的天目山,九江的匡廬山。遠處如白練一條浮著的,正是長江。這時彩虹一道,掛上了天空。七彩鮮艷,銀海襯底。妙極!妙極了!彩虹并不遠,它近在目前,就在觀察臺邊。不過十步之外,虹腳升起,跨天都,直上青空,至極遠處。仿佛可以從這長虹之腳,拾級而登,臨虹款步,俯覽江山。
(節(jié)選自徐遲《黃山記》)
名師解讀
作者寫雨后的黃山,重點寫了天都的突兀,蓮花峰的美麗,接著寫云海。這些都是黃山的特點。又寫出腳下的長江,如一條白練;頭頂上一道彩虹,近在眼前。多么奇麗的景物,多么美妙的感覺!
【名篇引路】
我穿過密林小徑,奔上左數(shù)峰。上有平臺,可以觀海。但見浩瀚一片,遼無邊際,海上蓬萊,尤為詭奇。我又穿過更密的林子,翻過更奇的山峰,蛇行經(jīng)過更險的懸崖,踏進更深的波浪。一葦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飛來峰上。游興更濃了,我又踏上云層,到那黃山圖上沒有標志,在任何一篇游記中無人提及,根本沒有石級,沒有小徑,沒有航線,沒有方向的云中。僅在巖縫間,松根中,雪浪折皺里載沉載浮,我到海外去了。(節(jié)選自徐遲《黃山記》)
名師解讀
作者在文中重點描寫了攀登黃山的過程及自己的感受,從過程中我們會感受到道路的奇險,更密的林子,更險的懸崖,更深的波浪。最后給人的感覺是,“我”到海外去了。一路都是在巖縫間,松根中,雪浪的折皺里穿行的,具體生動,真實形象。
【名篇引路】
最給湖面添色的,自然應是湖中的那座小島。小島圓如一頂氈帽,周圍綠樹環(huán)繞,中央便是那遠近聞名的格薩爾王廟。傳說格薩爾王東去滅妖歸來,路經(jīng)錯高湖,被那里的景色深深吸引,便在這座小島上停下來,欣賞湖光山色,久久不愿離去。后人為了紀念他,便在小島上建起了這座格薩爾王廟,立起了他的塑像,記下了他的偉跡。廟內(nèi),終日油燈閃爍,經(jīng)聲不絕;廟外,香煙彌漫,經(jīng)幡飄動,引來了無數(shù)信徒和觀光者。
湖四周的山上,是人跡罕見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人在里面,只能借助點點光斑看清景物。各種小鳥鳴叫著從頭頂上飛過。如果你幸運的話,還可以見到麝、鹿等珍貴動物。初秋,青桿菌、娃娃菌、香菇等各種可口的蘑菇長滿了大山,為當?shù)厝藗儙砹丝诟:拓敻弧?/p>
(節(jié)選自邊巴扎西《神秘的錯高湖》)
名師解讀
作者寫出了湖心的島嶼,首先交代位置,然后寫形狀,重點記敘了與之有關的格薩爾王的傳說。第二段寫原始森林中的景物,重點描寫原始森林中遮天蔽日,人跡罕至,突出森林的茂盛。接著寫了豐富的物產(chǎn),引人遐想。
不一樣的水
【名篇引路】
水流雖然比起上游來已經(jīng)從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當湍急,因此頗有放縱不羈之概;河面相當遼闊,每每有大小的洲嶼,戴著新生的雜木。春夏雖然青翠,入了冬季便成為疏落的寒林。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現(xiàn)紅色之外,是濃厚的天青。遠近的灘聲不斷地唱和著。(節(jié)選自郭沫若《峨眉山下》)
名師解讀
作者寫的是峨眉山下的水,水勢湍急,還夾雜著給人放縱不羈的感覺;河面上有雜木,山林,水色有時是紅色的,有時是天青的。此外,還有水的聲音,好像人在唱和一樣,突出了峨眉山下水的特點。
【名篇引路】
一江秋水,依舊是澄藍澈底。兩岸的秋山,依舊在裊娜迎人。蒼江幾曲,就有九簇葦叢,幾彎村落,在那里點綴。你坐在輪船艙里,只須抬一抬頭,劈面就有江岸烏桕樹的紅葉和離天不遠的青山向你招呼。
(節(jié)選自郁達夫《煙影》)
名師解讀
本段寫的是秋水,澄藍澈底,并且用周圍的青山和村落秋山襯托,最后寫人在船上,岸上還有紅葉和遠山,有“人在畫中游”的感覺。山與水是相互依偎,密不可分的。
【名篇引路】
那湖水,被當?shù)厝藗冏u為“圣水”。它冬暖夏涼,當大自然被浸漬于嚴寒之際,它卻依然碧波蕩漾。湖中魚類繁多,湖邊珍禽成群,傳說湖底還有怪畜猛獸。也有人稱自己親眼見過兩條大魚,說是一條就有幾輛卡車連起來那么長,當它們游出湖面嬉戲的時候,攪動得湖水像開了鍋一樣。這給錯高湖又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有時候,人們還能看到這樣的幻景:湖面映出了草原、雪山,甚至能清楚地看到拉薩繁華市場的一角和法會的熱烈場面。這些,就是所說的海市蜃樓吧。
(節(jié)選自邊巴扎西《神秘的錯高湖》)
名師解讀
本段首先寫出水的特定稱謂“圣水”,然后寫重要特點——冬暖夏涼,接著寫湖水里的游魚和岸邊的珍禽。再引用一段傳說,突出魚的巨大無比。引入海市蜃樓,也是和景物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美景和美聞相得益彰。
【名篇引路】
沿河兩岸連山皆深碧一色,山頭常戴了點白雪,河水則清明如玉。在這樣一條河水里旅行,望著水光山色,體會水手們在工作上與飲食上的勇敢處,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節(jié)選自沈從文《湘行散記》)
名師解讀
本段在寫水時,和山是連在一起的。山頭有雪,河水如玉,這也是各自的特點。然后筆鋒一轉(zhuǎn),寫人們的活動和自己的心情。由景到人,轉(zhuǎn)折得非常自然。
【名篇引路】
海濤拍擊巖石和沙灘的聲音永無休止地喧響著。幾乎像一條白線似的浪花從遠處奔騰而來,猛碰到岸邊,發(fā)出富有韻律的激濺的聲音,然后迸著泡沫,消失在沙石之間。后面一排浪花又緊接著追逐上來……
(節(jié)選自秦牧《黃金海岸》)
名師解讀
本段先從海水的聲音寫起,特點是永無休止;再寫水的形狀,一條白線似的,迸著泡沫,消失在沙石之間。最后用擬人的手法來說明,這浪是循環(huán)的,后面的浪花又追逐上來。
【作文題目】
回憶自己親身游歷過的一處景物,寫山景可以,寫水景也行。但是要注意所寫山和水的特點,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來。景物描寫要細致,感悟要深刻、具體、有個性,不要人云亦云。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