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 夫
剛剛仙逝的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被人們譽為魔幻現(xiàn)實主義大師,身后有無數(shù)崇拜者,是許多作家的偶像。
著名作家莫言就是馬爾克斯的忠實粉絲。他說:“《百年孤獨》我很早就讀過,他的書改變了我的文學觀念。讀他的書,有一種強烈的共鳴感,讀起來好像是馬爾克斯在講述我的故事一樣?!薄澳Щ矛F(xiàn)實主義文學從根本上顛覆了我們這一代作家。我在1984年第一次讀到《百年孤獨》,心情就像當年馬爾克斯在巴黎讀到了卡夫卡的《變形記》一樣:原來小說可以這么寫!”2012年10月,莫言在瑞典摘得諾獎桂冠,頒獎辭中就說他的作品是“夢幻的現(xiàn)實主義”。
然而,馬爾克斯大師也有自己的偶像。他最崇拜的文學大師是奧地利作家卡夫卡,馬爾克斯曾經(jīng)告訴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是卡夫卡使我懂得了可以用另外的方法寫作。”還有一次,馬爾克斯對老友門多薩回憶說:“那是在大學一年級讀法律的時候,我讀到了《變形記》。我至今還記得開頭第一句,是這樣寫的:‘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我想,我姥姥不也這么講故事的嗎。我就是在那個時候?qū)π≌f寫作手法產(chǎn)生興趣的,當時我就立志要寫出同樣偉大的小說。”
而卡夫卡,與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并稱為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先驅(qū)和大師,使小說史迎來了新的紀元,成為一種全新的小說觀念的先驅(qū)。但卡夫卡也是有偶像的,他的偶像是西方現(xiàn)代哲學的開創(chuàng)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尼采的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尼采的文學理念和創(chuàng)作手法,都深深地影響了卡夫卡,他的室內(nèi)掛著尼采的畫像,枕邊放著尼采的著作,將尼采視為神明。
尼采雖然心高氣傲,目空天下,可他也有自己的偶像。他回憶說,在萊比錫期間,他偶然在舊書攤上購得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欣喜若狂,手不釋卷,廢寢忘食,每日沉浸在這本書中,心中充滿神經(jīng)質(zhì)的激動。他覺得書中的內(nèi)容就像一面巨大的鏡子,映現(xiàn)了世界、人生和他的心境。從此,他將叔本華視為心中的偶像,發(fā)揮并闡釋叔本華的思想,推崇并宣傳叔本華的主張,被認為是叔本華唯意志論的忠實繼承者。
歷史就是這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一部文學史,其實就是許多偶像級人物在爭奇斗艷,創(chuàng)新立異,并引領著文學隊伍不斷前行,推出新作品,開辟新境界。面對偶像,人們往往有兩種態(tài)度:一種是匍匐在偶像腳下,永遠仰視,無限崇拜,不敢平視;一種是先仰視,繼而平視,最后可能是超越后的俯視。譬如馬爾克斯就超越了偶像卡夫卡,尼采則超越了偶像叔本華,而莫言正在超越偶像馬爾克斯。文學事業(yè)就是這樣,那些敢想敢干的有為作家,大膽站在偶像的肩膀上,崇拜,模仿,借鑒,創(chuàng)新,一代超越一代,不斷推出名著,不斷創(chuàng)新寫作手法,又不斷推出新的偶像,這樣,才有了文化百花園的姹紫嫣紅,滿園春色。別忘了,偶像不是造神之需,偶像是用來效仿的,也是用來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