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航
內(nèi)容摘要:對核心概念的闡釋是高中生寫作概念型新材料作文的主要任務,而要完成好這一任務,首先必須精準地界定概念,在行文的過程中還需要對這種界定“從一而終”。
關鍵詞:議論文寫作核心概念 界定 從一而終
界定概念就是為概念下定義,主要是明確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概念的內(nèi)涵是指事物的特性,概念的外延是指事物所屬的范圍。概念是思維的細胞,也是分析說理的起點。大多數(shù)的新材料作文都有一個核心概念,學生寫作的過程就是闡釋概念的過程,對核心概念界定得是否準確、清晰,直接關系到議論文寫作的成敗。但是在實際寫作中,學生因為未審讀透材料,無法恰切地抓取核心概念,導致立意跑題或偏題。或者在文章開頭準確界定核心概念之后,在接下來行文的過程中,無法緊扣核心概念,“從一而終”進行闡釋,致使在分論點的確立、選用論據(jù)或分析論證時會偏離或脫離題意。
如何準確界定概念呢?
首先需要清楚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之間的關系。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之間成反比關系,內(nèi)涵越多,外延越小。反之內(nèi)涵越少,外延越大。而內(nèi)涵的大小是根據(jù)對其限制的多少來決定的,內(nèi)涵限制得越多,概念就越小。我們根據(jù)概念外延的大小將之分為大概念和小概念,例如“學生”就是一個大概念,而“高中生”就是一個小概念,因為它的內(nèi)涵大,受到的限制多,因而外延小。
而今的概念型新材料作文文題中涉及到的概念,大多受到材料的限制,概念的內(nèi)涵變大,外延縮小,屬于“小概念”。而不少學生在立意行文時往往會忽略材料的限制,還是大談特談那個內(nèi)涵沒有受到限制的“大概念”,所以一頭扎進審題不準的陷阱,走入偏題離題的誤區(qū)。
例如2019年全國一卷的作文,核心概念是“勞動”?!皠趧印北緛硎莻€“大概念”,但我們審讀材料時應該發(fā)現(xiàn)它受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和“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xiàn)象”的限制,因而在這個作文題中它屬于外延變窄的“小概念”。因為這些限制這里的“勞動”更多指向的是實踐性的勞動,傳達的是對傳統(tǒng)勞動思想、勞動文化的肯定,還要體現(xiàn)對不尊重勞動現(xiàn)象的批評。所以如果不結(jié)合材料只泛泛地談勞動,就會落入話題作文的窠臼,脫離材料的限制界定核心概念就會偏題或跑題。以兩個作文開頭為例:
1.雨果曾言:“未來將屬于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睋Q言之,勞動者始終主宰著時代。他們的身影穿梭在各個時代、地點,沉默而高貴。
2.“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云“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泵珴蓶|與毛岸英的談話中也曾說過:“你在蘇聯(lián)的大學畢業(yè)了,這很好,但學的是書本上的知識,可以說這只是知識的一半。你還需要上一個大學,就是勞動大學?!笨梢?,不管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不管是詩人還是政治家,都很重視勞動。
這兩個開頭都對核心概念“勞動”進行了準確界定。第一個開頭引用雨果的話“未來將屬于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將“勞動”界定為思想性的腦力勞動和實踐性的體力勞動。而第二個開頭用范成大的詩和毛主席的話將“勞動”界定為實踐性的體力勞動。因此這兩個開頭對“勞動”的界定和原材料是完全對稱的,立意精準。有了開頭對核心概念的準確界定,就為接下來的行文確立了思維的方向,立意才切合題意,不至于偏題。
通過對這兩個開頭的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議論文寫作中,在文章的開頭對核心概念進行正確的界定、辨析和澄清,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寫作方法,它不僅可以防止文章開頭確立中心論點時偏題,還可以幫助我們明確全文的思路,行文謀篇不至于偏離題意。
對核心概念準確界定不僅僅體現(xiàn)在開頭,行文時處處都要注意界定概念,否則在分論點的確立、選用論據(jù)、分析論證時也會偏離題意。下面試以一次月考作文為例淺析對核心概念“從一而終”界定的問題。
著名爆款脫口秀演員李誕,在參加一檔節(jié)目時被主持人問及畢業(yè)學校背景,他感慨地說:“我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考上名校。”這句話,引起許多沒有考上名校人的共鳴。但在價值多元的今天,也有人認為:“不是名校畢業(yè),也可以通過努力過上想要的生活,這沒有什么可遺憾的?!?/p>
沒上名校算不算人生的遺憾呢?請談談你的看法。
這里的核心概念就是“遺憾”,但是不少學生在確立論點、選用論據(jù)和分析論證時卻忽視材料對“遺憾”的內(nèi)涵的限制,將它的外延無限放大,泛談成生活中的“大概念”。
【病例1】
著名脫口秀演員李誕因沒有考上名校而感到遺憾,而在價值多元的今天,即使不是名校畢業(yè),通過自己努力過上內(nèi)心希望的生活,有什么可遺憾的呢?因此遵從內(nèi)心不遺憾。
遵從內(nèi)心,是蝸牛不恥緩慢而游遍天涯海角;遵從內(nèi)心,是水滴不忘微小而滴穿堅硬巖石。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只有遵從內(nèi)心才能為其增添色彩,描繪出人生優(yōu)美的畫卷。(王發(fā)權(quán))
【病例2】
遺憾是什么?遺憾是一張白紙上沾染的污點,是一處小樹下抹不去的影子,是一件衣服上洗不掉的污漬。人生在世,起起落落,有失敗也有成功,但無論境遇如何我們都要努力,否則就會留下遺憾。(王育釩)
面對概念型材料作文,學生需要把握兩個點,一個是材料,一個是概念,兩者都要重視。界定材料作文中的核心概念,不能只看概念不顧材料。
因此在文章開頭轉(zhuǎn)述材料鋪墊出論點時,一定要注意材料中對核心概念的內(nèi)涵的限制,不能無限放大概念。否則,立意就會偏離材料的限制范圍。
這則作文題中的核心概念是“遺憾”,本是個“大概念”,但在材料中它受到了“未上名?!钡南拗疲兂闪恕靶「拍睢?,如果仍舊寫成生活中的“遺憾”,那么古今中外所有人的遺憾,上至國家小至個人的遺憾,生活中、工作中任何方面的遺憾都可寫進作文。但事實上不行。上面的“遺憾”都不可寫進作文。
因為上面例舉的“遺憾”是個“大概念”,寫進作文中必須受到材料的限制,將它變成“小概念”,也就是把“大遺憾”變成“小遺憾”。如何變?要受到材料中的“沒上名?!钡南拗?,行文中的“遺憾”一定要在“沒上名?!钡那疤嵯聛碚?。否則就偏離了題意甚至離題。
病例1和病例2在界定核心概念“遺憾”時顯然沒有受到“沒上名?!钡南拗?,將它放大成生活中的“大概念”,致使一個離題一個偏題。因此在確立中心論點或分論點時,一定要緊扣材料的限制來界定概念。
【示例】
十年寒窗苦讀,我們猶如一匹匹奔騰的駿馬,朝著目標進發(fā),沖過那道唯一卻狹窄的獨木橋。可如果當你筋疲力盡沖過這最后一道關卡時,你發(fā)現(xiàn),迎接你的不是皇冠,而是草根,看著身上受的傷,踏過的荊棘,你心中疲勞感和不滿足感將何處安放?你無可奈何,繼續(xù)行走,即使將來的你達到了目標,但你心中這一個缺口卻再也無法彌補,它將成為你人生永久的遺憾。(王彥文)
這一開頭用形象的描述對“遺憾”在“沒上名校”的限制下做了精準的界定,生動地闡釋了未上名校的“遺憾”,內(nèi)涵和外延與原材料完全對稱。
【病例3】屈原忠君愛國,卻屢遭放逐,至死都留下了他的美政理想無法實現(xiàn)的遺憾。王安石當年游褒禪山未盡興,他說“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边@是他的遺憾,推行新政卻一再受到阻礙,最終不得以退隱,遺憾伴隨他一生。英國前首相特雷莎·梅自上任一直為“脫歐”四處奔走,直到她辭職,也沒能完成這個心愿,這是她的遺憾。(王惠)
病例3的一組排例中的“遺憾”顯然都沒有受到“未上名?!钡南拗?,內(nèi)涵變小了,自然就放大了“遺憾”的外延,致使論據(jù)偏離了題意。
【示例】我國著名文學家、小說家沈從文先生,僅有小學文憑,卻能創(chuàng)作出一篇篇優(yōu)美雅致的有關湘西風情的小說,成為一代文壇宗師。僅僅站在讀者角度,我們往往只欽佩于大師手筆,卻不曾思慮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這樣一個學歷低的人竟然在中國文壇上占據(jù)一席之地,我等上不了名校,是不是也不要過于自慚形穢,過多遺憾了呢?所以說,學歷的高低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涵養(yǎng)深淺,而后天的努力,才是決定我們生活的航標。(王晴)
這里敘述沈從文的事例因受到“未上名校”的限制,很切合“遺憾”在材料中的核心內(nèi)涵。
【病例4】你要相信當老天為你關上門的時候,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畢竟通往羅馬的路不止一條。遺憾不是空氣,而是天上的烏云,總會有散開的那天;遺憾不是海嘯,而是一朵小浪,折騰一下就過去了;遺憾不是石頭,而是一團泥土,一捏就碎了。
不要輕易的被遺憾打敗,要放寬心態(tài),調(diào)整腳步,盡我所能全力以赴,讓遺憾不再是遺憾。(蔡石艷)
在分析論證的時候,學生也會不注意材料的限制,放大核心概念的外延,導致偏離了題意。病例4在剖析“遺憾”時,就忽視了“未上名校”的限制,把材料中的“小遺憾”放大成了生活中的“大遺憾”,所以論證說理偏題了。
【示例】沒上名校不算人生的遺憾,關鍵在于你如何看待??忌厦V皇请x你想要過的生活更近了一步。如果你因為沒上名校而自卑自棄,放棄了接下來的生活,那么你連最后的努力機會都放棄了。無論上名校與否,都要去努力追求。只要努力去實現(xiàn)自身價值,就無愧于心,就能與上名校的同學一樣沒有遺憾了。(鄺原)
這里始終緊扣“未上名?!钡南拗苼砥饰觥斑z憾”的內(nèi)涵,所以外延與原材料不偏不離。
綜上可知,對核心概念的界定在一篇議論文的寫作中必須貫穿始終,從開頭論點的提出、行文中論據(jù)的選用、分析論證等都必須緊扣核心概念,“從一而終”,才不至于跑題或偏題,否則作文就會功虧一簣。
參考文獻
[1]議論文寫作界定核心概念的三大原則[J].朱華華.學語文.2017(05)
[2]試探議論文寫作中對核心概念的闡釋[J] .沈奇.教育科學.2017(12)
(作者單位:海南省澄邁縣澄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