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仕威 郭平
議論文寫作需要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講邏輯就是講推理,那些不分主次、先后,不辨真假、正偽,不明整體與局部、原因與結果,不懂演繹或歸納等情況就成為了議論文寫作的大忌,也成為考生議論文寫作的思維瓶頸。
我們該如何突破這些思維瓶頸?可采用連續(xù)性追問法,并在追問中優(yōu)化思維路徑,思維推進都是依賴“追問”來完成的。問哪類問題就朝哪個方向思考,問題即方向。在某個方向上思考的程度又將引發(fā)新問題的產生,即形成新的追問。有了問題指向,在問題的引導下,思考就能不斷深入。
觀點追問
1.追問概念。要理解別人的觀點,首先要把握別人觀點里的關鍵詞。觀點里的關鍵詞是什么?這個關鍵詞有限定嗎?它們的內涵與外延是什么?跟通常意義上的這個詞有沒有區(qū)別?如果有好幾個關鍵詞,它們之間有沒有關系?有怎樣的關系?在這些關鍵詞的關系里,有沒有隱含的條件和特殊的語境?這些都需要進行概念上的追問,直至把它們思考明白。比如,2017浙江卷作文題目中作家的觀點“人要讀三本書”,“書”是關鍵詞。對這個關鍵詞有限定:“有字”“無字”“心靈”。但這個限定還不是很明確,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間,應該都是廣義的,而不是狹義的。它們應該還有許多隱含的條件和特殊的語境。比如“有字”可以指向的是文化,“無字”可以指向的是社會生活,“心靈”可以指向個體自我,這樣“三本書”的范圍就具體化、明確化了。另外,作家所說的“有字之書”,還有隱含的條件,那就是“有字之書”并非包括所有的讀物,它更應該趨向于人類文化經典,在豐富人生閱歷、滋養(yǎng)人類心靈、提高人生價值等方面有積極意義的書。有一篇高分作文就能抓住這一點,在行文中對“有字之書”進行補充限定,這樣寫道:有字之書是貫通了個體與群體、當代與未來,在人的雙腳還不夠堅實時,眼光便能深邃至整個世界的書,是“融入前人經驗和智慧的書”。
另外,“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三者之間有沒有關系,有怎樣的關系,在作家觀點里沒有明說。實質上它們之間可能存在多種關系,也可能各有側重。比如,作家把三者遞進起來,從通常意義的“書”即“有字即為書”說起,再擴大到社會生活,再反觀到人之內心。要評說,就要學會追問概念,多角度多層面深入問題。這是理解別人觀點的重要步驟,也是提出自己觀點的前提。
2.追問結論。主要結論是什么?這個說法對嗎?我能接受這個觀點嗎?如果要接受這個觀點,有沒有附加的條件?這個附加的條件可以是什么?有沒有更好的結論可以來替代它?如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題目: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則為文局促,品行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應該是一致的。金代元好問《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高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背離。
材料包含有兩種觀點:“文品如人品”和“文品與人品背離”。觀點要成立必須是附加有條件的,正如某考生在《且以作品論英雄》一文中指出的那樣,“作品本身定然有著作者個人人品的滲透”,這時才可以說“文如其人”。但“高尚作品背后不一定是脫俗之人”,因此“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背離”。同時,也需要追問己見。我的主要結論是什么?這個說法對嗎?別人能接受嗎?有沒有更好的可以來替代它?
論證追問
1.追問理由。有沒有理由證明或證實這個觀點?若有,是怎樣的理由?若沒有,可能的理由或隱藏的理由是什么?比如,作家說人要讀三本書。你若認同這個觀點,有什么理由可以證明或證實這個觀點?有考生就順著作家的觀點列出了三條理由:一是“有字之書是奠定個人思想的基礎”;二是“從有字之書中獲得的思想體悟要在無字之書中得到驗證與升華”;三是“翻開心靈之書,是近乎嚴酷的自省,是冷靜地直面內心與自我對話的過程”,所以人要讀這三本大書。
2.追問過程。這些理由是不是可以一一接受?這些理由充分嗎?它能說服我嗎?是否有其他相關的原因可以強化這個觀點?有沒有其他的相關原因弱化這個觀點?其論據(jù)是否還有其他可以補充的?或者說完全可以用其他論據(jù)來替代?還有沒有什么漏洞?等等。所以考生在論述過程中,要就每一條理由再做深入分析,為理由的成立尋求普遍性的規(guī)律,從而獲得理由成立的保證,也就是通過大家普遍認同的帶有規(guī)律性的判斷來讓理由成立。同時,還需要一些用于支撐的事實材料。
對觀點和論證的不斷追問過程,也是不斷深入思考的過程,據(jù)此展開思維,即可成文。當然,如果在追問對方觀點和論證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漏洞或問題,就需要反駁對方,形成己見和自己的論證。同理,自己的觀點和論證是否成立,是否經得起別人的推敲,首先得需要自己先推敲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