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老余煨的湯瓶雞,一絕。
②我千里迢迢從北京過來,一定要趕到小飯店去吃個湯瓶雞。老余的小飯店在大山深處的國道邊上,一路七彎八繞,才能在小飯店里吃上一頓。放下筷子,卻是深深的滿足:道道菜都好吃!
③小飯店開了三十年,如今已成風(fēng)景。飯店老板兼首席大廚老余,是風(fēng)景中的風(fēng)景。老余技藝滿身,會做菜還能聊天。會做菜不稀奇,一個大廚,沒有一手絕活怎么行?沒有推陳出新的功夫,怎么在飲食叢林里屹立不倒?所以作為大廚,手中一柄鐵勺,那是安身立命的武器,舞出一朵花來,也不是什么過分的事,吃飯工具而已。但能聊天,就不一樣了。
④老余聊天,并非瞎扯。老余聊天,是“海聊”“神聊”,就如說書一般,娓娓道來,使人如浴溫泉,一席終了,賓主盡歡,來者神清氣爽,依依拱手作別。老余有如此功力,原因一是老余有聊天的天賦,二是老余肚里有故事。有時候,你真說不好那些食客來到這里,到底是為了吃老余做的湯瓶雞呢,還是為了聽老余講故事。
⑤但老余最大的本事,乃在書法。四十年前,老余還是小余,小余還是村莊里小學(xué)校的代課老師,小余老師在教孩子們識字的時候,認識到把字寫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他開始學(xué)寫毛筆字。后來,他出了門,打工謀生,不得不把手中的毛筆也放下了。
⑥一人一瓶啤酒,我和老余面對面坐著聊天。老余說,他這家小飯店,其實不只是家小飯店。我的理解是,這既是老余自我修行、觀照內(nèi)心的地方,也是老余結(jié)交眾生、看見世界的地方。
⑦怎么說呢,老余1985年從外地回到老家,跟妻子一道,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飯店,名曰“春燕”——春天的燕子飛回來了。就此,老余開啟了他作為一名廚師的生涯。從此以后,鍋碗瓢盆,油鹽醬醋,老余的日子充滿了人間的煙火.充滿了扎實的幸福。
⑧幾年之后,小飯店挪了地方,轉(zhuǎn)移到百步遠的一幢小木屋。老余把飯店的名字改為“途中”,一直用到現(xiàn)在。
⑨我問老余:“‘途中何謂?”
⑩老余答曰:“活著活著,越來越明白,人生永遠是在半道上。比方說吧,我老余菜燒得好,方圓百里,大家都知道我老余廚藝不錯,這就到頂了嗎?不可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開飯店掙了錢,日子過得舒坦起來,我就可以蹺蹺二郎腿了嗎?遠著呢。人活著,哪里是為了掙錢?一天不干活,我就一天不痛快。這是為了過得充實——那我老余,為什么還要寫字呢?寫字,那是我的愛好,是心里真正歡喜的事。后來我把這個愛好又撿起來了。我一拿起筆,筆一動,宣紙上劃拉出筆畫來,嘿,我的精神就愉快了!……你說,我是不是每件事都在‘途中?”
11老余見我點頭,又說:“你再看看這個‘途字。余,在走路。說明我老余,一直是在路上的。這是一種快樂。一路上看看風(fēng)景,不是很好嗎?”
12現(xiàn)在老余一有空,就鉆進二樓的書房,在那里練字。他一鉆進書房,身上的煙火氣就消失了,就有了書卷氣,有了沉靜氣。他習(xí)的是王羲之的帖。我問老余:“寫字跟做菜,相通嗎?”老余說:“異曲同工。做菜要掌握火候,知道什么時候加料;寫字要懂得運筆,熟悉筆、墨的性情?!?/p>
13這么一想,老余說得真對。做菜,寫字,道理是相通的。說白了,是一種悟性,是你對工具的熟悉。當你對筆、墨與紙的關(guān)系,或者對菜肴與水火的關(guān)系了解透徹、運用嫻熟之時,這些東西就會成為表達內(nèi)心的工具。工具不再重要,內(nèi)心才變得最重要。
14這就是境界,也是人生。
15對老余來說,做菜的時候,鍋鏟就是他的毛筆;寫字的時候,毛筆就是他的鍋鏟。做什么不重要,用什么心思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16比方說吧,有一回,有熟客要接待朋友,讓老余煨好二十個湯瓶雞,第二天中午送到縣城去。老余想來想去,決定不送。不送,不是因為老余耍大牌,也不是嫌路太遠,更不是煨不出那么些雞。真正的原因,是老余知道,他的湯瓶雞只有在這個山高林密的路邊飯店味道才正宗。他煨湯瓶雞,要用木炭火,煨上三小時??炝耍土?,出來的味道都不對;煨好送去,肉老了,湯涼了,味道更不對——到時,豈不是要砸他的招牌嗎?也只好得罪熟客了。
17老余開店幾十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見識過,都打過交道。老余聽話聽音,三句話一接,就知道對方的身份甚至口味。
18現(xiàn)在,老余也是偶爾才下廚了。他下廚已不再是為了掙錢,就像他寫字不是為了搞藝術(shù)一樣。人家說:“老余,你的字這么好,可以去參加‘省展‘國展了。”老余搖頭,說:“不去。人家王羲之、張旭,有沒有參加過‘省展‘國展?肯定沒有嘛?!比思矣终f:“老余,你的飯店這么有名,怎么不多開幾家分店,搞連鎖店?”老余又搖頭,說:“我只要一個小小的店就夠了?!?/p>
19繼續(xù)喝酒,聊天。老余說:“做菜跟書法,還有一個相通的地方,就是永遠沒有第一,也永遠沒有終點——不過都是‘途中。”
20我盛了一碗雞湯,慢慢喝了,味道真好。溪魚、老豆腐、絲瓜、紅燒肉,道道菜都好吃……
(周華誠/文,選自《人民日報》2019年8月14日,有改動)
1.從老余的角度,概括本文都寫了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理解第1⑩段畫線句子中加點的字?
現(xiàn)在老余一有空,就鉆進二樓的書房,在那里練字。他一鉆進書房,身上的煙火氣就消失了,就有了書卷氣,有了沉靜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余為什么給自己的飯店改名為“途中”?
4.有人說文中寫老余得罪熟客的第16段可有可無,你怎么看?請說說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認為文中的老余是一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滑縣道口鎮(zhèn)抗大初級中學(xué) 胡義鵬/設(shè)題)
【參考答案】
1.①老余擅長做菜,還擅長與人聊天;②老余回鄉(xiāng)開小飯店,業(yè)余喜歡練習(xí)書法;③老余和“我”聊天,他認為做菜和寫字的道理是相通的;④老余為了維護飯店的聲譽,拒絕 了熟客讓他往縣城送二十個湯瓶雞的要求;⑤老余拒絕別人提出的讓他參加書法展、搞連鎖店的建議。2.“鉆進”在這里有專心投入的意思,作者連用兩個“鉆進”,既表現(xiàn)了老余業(yè)余時間很喜歡練習(xí)書法,又形象地表現(xiàn)出他練習(xí)書法時專注、投入的態(tài)度,突出了老余對書法藝術(shù)的酷愛。 3.①“途中”的“途”字,拆開是“辶”和“余”,“余”是主人公老余的姓,暗寓主人公老余一直走在“途中”;②“途中”是老余對人生境界的概括,人做每件事都是在“途中”,要學(xué)會享受“途中”的風(fēng)景和快樂。(答題指導(dǎo):本題考查對文章關(guān)鍵詞的理解。文章中的關(guān)鍵詞一般有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巴尽弊趾屠嫌嗟男帐嫌嘘P(guān)聯(lián),這是它的表層含義;老余用“途中”二字講出了做菜和書法的相通處及對人生的理解,這是它的深層含義。答題時注意有條理作答即可。) 4.不能刪去。這段文字屬于補敘,通過寫老余拒絕為熟客送湯瓶雞,表現(xiàn)了老余經(jīng)營飯店很用心思,突出了他堅持原則、不唯利是圖的優(yōu)秀品質(zhì),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飽滿。(答題指導(dǎo):本題考查文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答題時要結(jié)合知識儲備,分析該文段在文章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上的具體作用。本段出現(xiàn)在文章后半部分,又是對上一段中最后一句話的補充說明,所以,應(yīng)先點明該段落屬于補敘,再分析說明其作用是為了突出主人公老余的形象即可。) 5.文中的老余是一個廚藝高超、擅長書法、善于與人交流、淡泊名利、有原則、有智慧的人。(答出三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