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寬 窄巷子是成都一處著名景區(qū),偶有外地同學朋友來蓉,定會陪同前往領略寬窄巷子獨特的建筑藝術和生活情調(diào)。但作為一名紀檢監(jiān)察干部,行走在寬窄巷子之間卻另有一種感受,那就是“寬窄有度、寬嚴相濟”。
寬窄巷子歷史悠久,寬嚴相濟同樣源遠流長,可追溯到上古時期?!渡袝涡獭分杏涊d“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春秋時期,《左傳》中記載“寬猛相濟”的施政策略。鄭國政治家子產(chǎn)提出“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鬃訉Υ烁叨荣潛P,稱其“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清代四川鹽運使趙藩在武侯祠有聯(lián)云,“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不審勢則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均體現(xiàn)了寬嚴相濟的思想。
寬巷子與窄巷子之間還有兩條小巷將彼此之間相互貫通,一寬一窄,頗有曲徑通幽之感?!兑捉?jīng)》有云“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就是規(guī)律。寬是陽窄就是陰,寬是陽嚴就是陰,兩者交相輝映,互通互補。寬窄搭配得好,則建筑典雅別致;寬嚴運用得當,則管理游刃有余。
寬窄互通,寬嚴互補。歷史給我們留下太多此類記憶。清康熙年間禮部尚書張英家人因鄰里修房發(fā)生糾紛,張家人本想利用張英的權勢解決此事,不曾想?yún)s收到“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哪見當年秦始皇”的家書,彼此雙方的寬容和忍讓,留下“六尺巷”的佳話代代相傳。
但寬嚴把握不當,定會適得其反。寬,是寬容,而不是縱容;嚴,是嚴格,而不是嚴酷。該寬不寬是為酷,該嚴不嚴是為縱。秦國統(tǒng)一六國后,實行嚴刑峻法,900余名戊卒因不能按期抵達漁陽被迫揭竿而起,揭開了中國農(nóng)民起義的序幕。唐朝天寶年間,唐玄宗內(nèi)縱楊國忠、外縱安祿山,最終導致“安史之亂”,唐朝由此盛極而衰。
在民國初年的一次城市勘測中,測量人員在度量之后,便隨手將寬一點的那條標為寬巷子,窄一點的那條標為窄巷子,有水井的那條標為井巷子。中國古人崇尚大道至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博大精深的道理。在紀檢監(jiān)察工作的實踐中更是如此。當前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的提出和運用,是新時代對寬嚴相濟最好的注解。
作為一名紀檢監(jiān)察干部,要在嚴格依規(guī)依紀依法的前提下,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綜合分析、分類處置,“育好樹、正歪樹、治病樹、拔爛樹”,真正起到懲治極少數(shù)、教育大多數(shù)的作用,實現(xiàn)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作者系四川省紀委監(jiān)委第六紀檢監(jiān)察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