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海英
“修身自讀書始”,古人的話,強調了書籍對凈化靈魂、造就人格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讀書,不僅能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更能怡情養(yǎng)性、提升境界、達理通事,而且還讓人脫離低級趣味,賦予人們一個寧靜的心態(tài)、理智的頭腦、開闊的胸襟。
法國教育家盧卡·彭納,他對讀書的理解就更深刻些,他說:“書籍是汩汩的清泉,它能洗滌靈魂上的灰塵,它使你情操變得高尚,并得到知識的浸潤。”
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品質、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先天生就的是肉體,后天養(yǎng)成多來自于讀書。讀書的過程,是一種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直至獲取新思想、指導行為進步的過程。這個過程使自己得到知識浸潤、受到書香熏陶,能向人們直接提供認識世界的智、發(fā)展世界的力、善身的道、修身的德。
生活中,有人面對世間萬象迷惑不解,失去方向;有人面對人生困難,精神不振;有人面對誘惑,意志不堅。這一切主要緣于知識背囊里空空蕩蕩,缺乏一個富足的知識家園。如果擁有一個充實的家園,就不會隨波逐流,患上空虛、“惡搞胡來”等病癥,就會內心充實、心態(tài)平和、樂觀豁達、堤壩更堅。更何況,當今世界,人類知識總量正在以幾何級數(shù)遞增,讀幾年書用一輩子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只有經常堅持讀書,像蓄電池那樣不斷地充電,才能及時補充知識、開闊視野。
盧卡·彭納的這段話,概括了人們對于書的愛好和認識。你想,一個由身體或其他原因而喪失信心的人,因為看了積極向上的書而鼓起了勇氣,這書就給了他無窮的力量。你想,一個行將墮落的青年,看了《道德概論》這樣的書,改邪歸正了,這書,不就是對他靈魂的洗禮嗎?一個有哥們兒義氣的小伙子,看了《理想》這樣的書,改掉了壞習氣,這書,不就是凈化了他的靈魂嗎?一個潛心研究的青年,鉆研某一門科學,終于摘取了科學成果,這些書籍,不就是浸潤了他的靈魂嗎?
“學而優(yōu)則仕,仕而優(yōu)則學”。學習,除了實踐的學習,大多則是書本上的學習?,F(xiàn)在不少人身上看不到文化修養(yǎng),看不到人格魅力,只看到專斷無修養(yǎng)不文明的舉止,人身上有了庸俗之氣和浮躁之氣。一個業(yè)余時間喜歡閉門靜靜讀書的人,和一個稍有空閑就縱情于娛樂場所的人,在他朋友圈中的影響,肯定是截然不同的。毛澤東一生與書籍為伴,獲得了淵博的知識,造就了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所具有的非凡才能。可以說,讀書是汲取文化養(yǎng)分、打好文化基礎、提高能力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途徑,在增長我們才能的同時,它還像一把掃帚,可以掃掉我們靈魂深處的塵垢。
讀書,使我們睜開雙眼。每一本好書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能給我們靈魂一遍又一遍洗塵,讓我們在精神上永遠保持干凈光亮。
編輯:汐顏 xiyanbianj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