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專
【摘要】 目的 探究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血液灌流治療方式實施在重度藥物中毒患者臨床搶救過程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74例重度藥物中毒患者, 根據(jù)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參照組與試驗組, 各37例。試驗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內科搶救治療+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治療+血液灌流治療, 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內科搶救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搶救成功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意識恢復時間、膽堿酯酶活力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中間綜合征發(fā)生情況及搶救效果滿意情況。結果 試驗組搶救成功率94.59%明顯高于參照組的64.8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11%, 與參照組的0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從意識恢復時間、膽堿酯酶活力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中間綜合征發(fā)生率為2.70%(1/37), 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7.03%(10/3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649, P=0.003<0.05)。試驗組搶救效果總滿意率86.49%明顯高于參照組的64.8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重度藥物中毒患者臨床搶救過程中選取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血液灌流治療方式所獲得的效果更佳, 證明兩者結合治療的優(yōu)越性。
【關鍵詞】 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血液灌流;重度藥物中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3.022
重度藥物中毒患者患病比較急, 死亡幾率比較大, 需盡快予以對應臨床搶救[1, 2]。本研究選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74例重度藥物中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研究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治療+血液灌流治療方式實施在重度藥物中毒患者臨床搶救過程中的應用價值?,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74例重度藥物中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參照組與試驗組, 各37例。參照組患者平均年齡(44.84±3.87)歲;試驗組患者平均年齡(44.76±3.7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參照組 接受常規(guī)內科搶救治療。實施洗胃處理, 予以對應導瀉, 參考患者中毒藥品類型選擇針對性解毒藥品, 若患者呼吸較難, 予以氣管插管和呼吸機實施輔助呼吸干預, 實施腦水腫治療、肺水腫治療、抗休克治療, 對患者體內水電解質紊亂予以糾正, 對其體內酸堿平衡喪失情況予以糾正等。
1. 2. 2 試驗組 接受常規(guī)內科搶救治療+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治療+血液灌流治療。常規(guī)內科搶救治療具體內容依據(jù)參照組有關描述, 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治療時采取透析機及血濾器實施治療, 透析總時長為2.0~2.5 h,
血流量為150~250 ml/min, 采取血液灌流器實施血液灌流治療, 使血液灌流器和血濾器予以串聯(lián)共予以2~3 h治療, 之后僅實施血液濾過予以2~3 h治療, 血流量是150~200 ml/min, 采取肝素鈉實施抗凝干預, 存在出血傾向的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療等。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搶救成功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意識恢復時間、膽堿酯酶活力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中間綜合征發(fā)生情況及搶救效果滿意情況。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肉眼血尿、早期凝血。搶救效果滿意情況參考文獻[2]分為不滿意、一般滿意、較為滿意、非常滿意, 總滿意率=(一般滿意+較為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搶救成功情況比較 試驗組搶救成功率明顯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11%, 與參照組的0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意識恢復時間、膽堿酯酶活力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試驗組從意識恢復時間、膽堿酯酶活力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 4 兩組中間綜合征發(fā)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中間綜合征發(fā)生率為2.70%(1/37), 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7.03%(10/3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649, P=0.003<0.05)。
2. 5 兩組搶救效果滿意情況比較 試驗組搶救效果總滿意率86.49%明顯高于參照組的64.8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重度藥物中毒患者病情相對比較危重, 應盡快予以患者有效搶救, 積極挽救患者生命。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血液灌流治療方式都是重度藥物中毒患者臨床常用的搶救方法。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治療方式通過使患者血液自動脈經(jīng)由血泵流進灌流器, 依據(jù)吸附效果除去患者血液內存在的中毒藥物, 之后使凈化后的血液自靜脈流進患者機體, 進而得到凈化血液的效果。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治療方式用于重度藥物中毒患者可對其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平衡喪失予以改善, 將腦水腫及肺水腫癥狀緩解[3-5]。此外, 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治療方式依據(jù)對應加溫作用能夠予以重度藥物中毒患者保暖, 且患者存在高熱時可降低其體溫, 并有助于減少患者機體炎性因子等。
綜上所述, 在重度藥物中毒患者臨床搶救過程中運用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治療+血液灌流治療方式所得到的效果較優(yōu), 有助于提升患者搶救成功率, 促進患者盡早恢復意識, 盡快改善其膽堿酯酶水平, 降低其中間綜合征發(fā)生率, 縮短其住院總時間, 并沒有明顯增加不良反應, 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 可提高患者對搶救效果的滿意程度, 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暉霞. 對急性重度藥物中毒患者進行血液灌流治療的效果分析.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9, 17(20):95-96.
[2] 王忠祥. 急性重度藥物中毒患者采用急診床旁血液灌流治療的臨床價值分析.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9, 35(1):76-77.
[3] 張家春, 徐曉艷, 宋振民, 等. 血液灌流療法聯(lián)合血必凈治療重度鎮(zhèn)靜催眠藥物中毒的療效觀察.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9, 17(14):51-53.
[4] 柏海濤. 護理干預聯(lián)合連續(xù)血漿吸附濾過對急性藥物中毒患者的療效及對凝血功能的影響. 血栓與止血學, 2018, 24(4):678-679.
[5] 宗靜. 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療藥物中毒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0):145-146.
[收稿日期: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