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一個個關系到中國命運的歷史緊要關頭,武漢都立于時代前沿。這里的人,一次次將這座城市推向令人矚目的高度
2020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武漢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說:“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必將通過打贏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再次被載入史冊!”回顧近現(xiàn)代史,我們發(fā)現(xiàn),在一個個關系到中國命運的歷史緊要關頭,武漢都立于時代前沿。這里的人,一次次將這座城市推向令人矚目的高度。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本蓬^鳥是上古時代楚國人民信仰的一種神鳥,聰明而尊貴。楚國發(fā)展起來后,與中原的周王朝交惡,致使這一形象被抹黑。但楚人很有個性,對周王朝很不服。直至今日,湖北方言中仍有“不服周”一詞,意思是不服。同樣流傳下來的,還有屈原的的愛國主義精神。
時代雖易,楚魂永恒。作為湖北最重要的大都會,武漢承載了更重的時代重托,許多震驚南北的大事件,一一在這里發(fā)生。
張之洞為官40多年,幾乎有一半時間在湖北。張之洞督辦了武漢的第一次“中部崛起”。在他去世兩年后,他一手培養(yǎng)起來的湖北新軍,手持“漢陽造”,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湖北人、首義功臣居正去世后,政論家徐復觀回顧革命,總結道:“楚人任俠敢任,而常有守孤抱以輕天下之情,故歷史上秉大義以發(fā)天下之大難者多為楚人。”
首義十五年后,武漢再次成為全國革命的中心,甚至被當時的國民政府定為“國都”,群豪薈萃。
1927年上半年,毛澤東住在武昌區(qū)都府堤41號,在此完成了著名的《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大革命失敗后,他在漢口參加了“八七會議”,將中國的革命推向了新時代。
當周恩來在武漢發(fā)起空前盛大的抗戰(zhàn)獻金運動時,三鎮(zhèn)上百萬人幾乎擠破了獻金臺。在上海、南京相繼失守后,國民政府遷往武漢,武漢一度成為全國抗戰(zhàn)的中心。
武漢人見證了中國近代以來的屈辱與重生。1949年,武漢人萬眾一心,將一個完好的城市交到解放軍手中。在新時代,武漢打響的第一槍,是建成了“當驚世界殊”的武漢長江大橋。在毛澤東已公開發(fā)表的詩詞中,唯一吟誦過的現(xiàn)代建筑只有武漢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2020年,是武漢長江大橋開工65周年。春天,無數(sh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線戰(zhàn)士從橋上經(jīng)過,無數(shù)救災物資從橋上運過,武漢再一次在危急關頭,展現(xiàn)了這座城市的團結、堅毅、勇敢、愛國。大哉武漢!壯哉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