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艷
“中州原善土,白馬馱經(jīng)來?!崩仙徇@句詩中描寫的正是享有中國佛教“祖庭”和“釋源”之稱的洛陽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的白馬寺,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佛教在中國扎根、傳播的最初200年中的整個過程都與其息息相關(guān),因此白馬寺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fā)源地。
因夢而起 流傳千年
相傳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jié)(或云四月八日),漢明帝劉莊夢見一位神仙,金色的身體有光環(huán)繞,輕盈飄蕩從遠方飛來,降落在御殿前。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訪求佛道。三年后,他們同兩位印度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用白馬馱載帶回一批經(jīng)書和佛像。漢明帝見到佛經(jīng)、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印度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并將他們安置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翌年,漢明帝敕令于洛陽城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修僧院,這就是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在漢代以前,“寺”是朝廷下設的政府機構(gòu)名稱,如大理寺是最高法院,鴻臚寺是國賓館等。自從漢明帝讓西域和尚在洛陽鴻臚寺譯經(jīng)后,寺就成了和尚專住的地方,全國各地紛紛效法建立寺院,供僧人集中居住。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jīng),在公元68年以后的150多年時間里,有192部,合計395卷佛經(jīng)在這里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jīng)道場。
布局規(guī)整 古老樸實
白馬寺坐北朝南,為一長形院落,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佛殿位于由南到北的中軸線上,從前到后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臺和毗盧閣等主要建筑。
洛陽白馬寺山門即寺院的大門。為牌坊式拱券三門洞,中門洞高3.08米,寬2.35米,深3.60米,兩側(cè)門洞較小。正面鑲嵌“白馬寺”匾,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三洞皆以灰磚和青石券砌而成,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從字體上看,此種券石應該是東漢遺物,是白馬寺內(nèi)現(xiàn)存最早的文物?!吧介T”是中國佛寺的正門,一般由三個門組成,象征佛教“空門”“無相門”“無愿門”的“三解脫門”。由于中國古代許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門”之稱。
山門外有兩匹石馬,左右相對,石馬1.8米,長2.2米,頭戴轡絡,雕工精細,使人一望便會想起“白馬馱經(jīng)”的故事。然而馱經(jīng)的白馬功勞巨大,為紀念白馬功德,竟將寺院名為“白馬”,怎能讓“白馬”站在山門外呢?據(jù)說白馬死后被隆重埋葬,至今白馬寺還存留著葬白馬的石棺。現(xiàn)在的兩匹石馬是北宋“太師太保、右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魏咸信墓前的神道石刻馬,1935年德浩法師住持白馬寺,將石馬遷置于山門前。
進山門后,東西兩院分別有一座弧形青石圍砌起來的墳冢,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墓。東邊墓碑上刻“圣旨”“敕賜”“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邊墓碑上刻著“圣旨”“敕賜”“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
寺內(nèi)的主要建筑大雄殿始建于唐宋,元代重建,明代改建。現(xiàn)為高臺懸山式建筑,面闊五間,長19.95米,進深三間,寬11.55米。其大小與前二殿相差不大,但其殿頂與前二殿卻不同,為懸山式。若按寺院建筑的等級講,大雄殿應是寺中等級最高,面積最大的建筑,而現(xiàn)在卻是懸山式(建筑等級依次為:廡殿頂、歇山式、懸山式、硬山式),這是不合規(guī)制的。推測該殿宋元時為九開間,明代重建時將其兩端砍掉改為五開間,把歇山改為懸山。民國時,德浩和尚主持修白馬寺時,將要動手改修大雄殿時,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工程就此停了下來,殿頂仍為懸山。
大雄殿前有月臺,長16.25米,寬6.64米,這是寺內(nèi)其他殿所沒有的。從殿前有月臺的規(guī)制看,該殿還是保持著寺內(nèi)主殿的地位。大雄殿正中置一大型木構(gòu)閣式佛龕,兩側(cè)有樓梯可供上下。大龕雕工精細,全部貼金,富麗堂皇,十分壯觀。在大龕的上層額正中,雕刻著一只大鵬金翅鳥,展翅欲飛。兩旁各雕三條龍,構(gòu)成一幅統(tǒng)一和諧的畫面。木龕內(nèi)供奉三尊主佛,下為須彌佛壇,其上有三個仰蓮瓣寶座。三主佛大小、形制、風格基本相同,通高2.25米,皆通體髹金,髻如覆甌,發(fā)如積粟,面如滿月,作閉目入定狀。胸中有“卍”字,背后有銅質(zhì)圓形背光。整個形象給人以莊嚴、圣潔、恬靜之感,使人肅然起敬。中間的主尊,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尊稱為“大雄”,“大雄”是佛教的德號。“大”者,是包含萬有的意思;“雄”者,是攝伏群魔的意思。因為釋迦牟尼佛具足圓覺智慧,能雄鎮(zhèn)大千世界?!按笮鄣睢泵从纱硕鴣?。
白馬寺的后部是一座磚砌的高臺即清涼臺,其東西長42.80米,南北寬32.40米,高約6米,雄渾古樸,蔚為壯觀。相傳,清涼臺是東漢明帝劉莊避暑讀書的地方。印度騰、蘭二高僧曾在此臺禪居和譯經(jīng)傳教,第一部漢文佛經(jīng)《四十二章經(jīng)》就在這里譯出。
整個白馬寺的軸線建筑,前低后高,錯落有致,布局規(guī)整,表現(xiàn)出中國古建筑群的獨特風格,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寺院建制受到中國傳統(tǒng)府第規(guī)制的影響。
夾纻干漆 文物瑰寶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大雄殿內(nèi)供奉的三主佛、二天將、十八羅漢,這些佛像皆為元代“夾芝干漆”遺像作品,為一級傳世極稀的文物瑰寶。正因為此種造像在國內(nèi)已非常罕見,所以它們就成了研究古代佛教雕塑藝術(shù),尤其是元、明時期佛教藝術(shù)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
“夾纻干漆”遺像工藝,不同于泥塑、木雕、石刻、銅鑄等,它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獨辟蹊徑培育出來的一株工藝名花。所謂“夾纻干漆”工藝,就是先用泥、沙等作成原胎,然后以纻麻(布)、絲、棕等裱裹,再行涂漆,如此反復裹涂,最后繪彩描金,并脫去原胎。因此又叫“脫胎漆”像,“脫胎漆”像或“行像”。此種造像重量輕,造型美,色澤鮮,耐酸堿,耐高溫,防潮防腐,結(jié)實堅牢。據(jù)說,在我國古代,好的夾纻干漆遺像作品,其價值要比銅高過10倍。令人遺憾的是,自宋代以后,夾纻干漆造像工藝便漸漸失傳了,而元、明時期的作品,則更屬鳳毛麟角。今天,我們只能從像日本奈良府招提寺金堂內(nèi)供置的佛像,以及鑒真大和尚坐像那里大體窺見我國盛唐時期“夾纻干漆”造像工藝的若干風貌。從我國佛教造像史來看,白馬寺現(xiàn)存的這組佛教文物,應當是最后一批夾纻干漆造像中的杰作。據(jù)目前所知,這里的十八羅漢,為國內(nèi)僅存的一例。
河南唯一的比丘尼道場
洛陽白馬寺齊云塔院位于白馬寺山門外東南200米處,有洛陽東白馬寺之稱,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場。院內(nèi)主要建筑是金代重修的齊云塔和新建的齋堂、客堂、禪房等。
齊云塔始建于東漢明帝時,本稱“釋迦舍利塔”,后屢毀于戰(zhàn)火,至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得以重修。金修釋迦舍利塔為四方形、疊澀密檐式磚塔,共13層,高約25米,是洛陽一帶現(xiàn)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筑之一。清代,洛陽白馬寺住持如琇依據(jù)東漢明帝創(chuàng)建齊云塔的記載改稱“齊云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洛陽市人民政府對齊云塔實施保護,于1990年建成占地15畝的齊云塔院。該院坐北朝南,平面為長方形。在由南到北的中軸線上分布著山門、放生池、石拱橋、齊云塔等建筑。
歷經(jīng)1900多年的風雨,洛陽白馬寺依舊屹立與此,向往來的世人展示著中國古建筑、佛教造像、雕刻藝術(shù)、繪畫藝術(shù)的獨特魅力,這些出自古代匠師和勞動人民之手的藝術(shù)杰作將繼續(xù)綻放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