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聾啞人,靠乞討為生。他不是孤兒,他也曾經(jīng)有過一個溫暖的家。夜深人靜,他常常想起記不清模樣的家人、家門口的那條小河,還有爸爸常常給他講的一個故事。故事的最后,有一句童謠朗朗上口,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腦海中:“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盱眙?!?/p>
他和家人走散,是十年前的一個下午:還記得那天放學(xué)回家,爸爸來接自己。他盯住小攤上的一個玩具風(fēng)車,不肯挪步。爸爸卻說,家里沒有余錢買玩具,快回家吧。他生氣了,轉(zhuǎn)頭往相反的方向就走。爸爸也生氣了,自己先回了家。爸爸想,孩子大了,過不了多久,肚子餓了,就會自己回家的。誰知他這一走,竟再也沒找到回家的路……他依稀記得,半路上遇見了一輛面包車,車上的陌生人對他招招手,他稀里糊涂地上了車。羊入虎口,面包車去了遙遠(yuǎn)的北方,他被迫開始了乞討生涯。
十年了,他遇到聾啞人就向?qū)Ψ酱蚵?,“Xu Yi在哪兒”。可他又不知道確切的兩個字怎么寫,有誰能知道那是一個南方的小城呢?功夫不負(fù)有心人,終于有一天,他遇見了一個讀過書、有見識的聾啞人朋友,朋友告訴他,在潮濕又溫暖的南方,有一個地方叫“盱眙”,可能是他要尋找的家鄉(xiāng)。朋友熱心地幫他寫了一封求助信,幾經(jīng)輾轉(zhuǎn),盱眙縣警方收到了這封信。又是一番查找,所有信息都和多年前的一起走失案對上了……
十年之后,父子相見,無語凝噎。爸爸白了頭發(fā),他成了大小伙子。他對著爸爸,激動地用手語比畫道:“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盱眙?!边@句無聲的童謠,在他腦海里縈繞了十年。
這個故事中的童謠,就像一座燈塔,指引他這艘在浩渺大海上無助漂泊的小船,找到了回家的方向。故事、故土、故人。他循著故事中那首童謠發(fā)出的微弱光芒,終于找到了故土,尋回了故人。
故事是會發(fā)光的,它能照亮未來,也能點(diǎn)亮回憶,讓你不再孤獨(dú)地在黑暗中徘徊。
(插圖:丁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