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張年 熊琪 索效軍 陶虎 楊前平 李曉鋒 楊娟 陳明新
摘要:對湖北黑頭羊3個世代的體重、體尺(體高、體斜長、胸圍、管圍)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評估生長性能方面的選育效果。結(jié)果表明,通過3個世代的選育,湖北黑頭羊各世代核心群均有所提高,但各世代間增量不同,基本表現(xiàn)為零世代至一世代增長緩慢,一世代至二世代增長最快,二世代至三世代增長最慢,變異系數(shù)相對穩(wěn)定。選育進入第三世代后,體重、體尺指標基本趨于穩(wěn)定。三世代與零世代相比,體重、體尺指標在各月齡增量顯著,母羊體重平均增量為12.45%,體尺平均增量為4.37%;公羊體重平均增量為15.06%,體尺平均增量為7.40%。
關(guān)鍵詞:湖北黑頭羊;持續(xù)選育;體重;體尺
中圖分類號:S827?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0)04-0116-05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body weight and size(withers height, body oblique length, heart girth, cannon bone circumference) of Hubei black-head goats in three generations, so 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reed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ough three generations of breeding, the core group of each generation of Hubei black-head goats has been improved. However, the increment vari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which basically showed that the growth rate was slow growth from zero generation to first generation, fastest growth from first generation to second generation, and slowest growth from second generation to third genera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s relatively stable. After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breeding, the indexes of body weight and body size were basically stable. Compared with the body weight and size index of zero generation, that of third gener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each month's age. The body weight average increment of ewes was 12.45%, and the body size increment was 4.37%. The weight increment of rams was 15.06% and the body size increment was 7.40%.
Key words: Hubei black-head goats; continuous breeding; body weight; body size
湖北黑頭羊是以波爾山羊與麻城黑山羊為育種材料,將波爾山羊血液導入麻城黑山羊,運用現(xiàn)代動物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的技術(shù)和手段,采用群體繼代選育方法,歷經(jīng)10余年培育而成的具有黑頭白身的新類群。麻城黑山羊是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地方山羊品種,以毛色純黑、繁殖力高、耐粗飼、適應(yīng)性強、肉質(zhì)好而著稱,但其體型較小、生長發(fā)育慢,生產(chǎn)性能仍有待提高。選育的湖北黑頭羊特征為頭頸部毛色為黑色,體軀部為白色,具有體格大、生長快、繁殖率高和抗逆性強等特點。在生長與產(chǎn)肉性能方面優(yōu)于母本麻城黑山羊,在繁殖性能、耐粗飼等方面優(yōu)于父本波爾山羊,目前選育進展到第3世代。前期已對湖北黑頭羊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1]、繁殖性能[2]進行了研究,但是持續(xù)選育的效果還未知曉。
本研究以湖北黑頭羊為研究對象,開展湖北黑頭羊體重、體尺持續(xù)選育研究,旨在分析湖北黑頭羊生長性能方面的選育進展情況,為該品種的持續(xù)選育和加快穩(wěn)定生長性能指標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數(shù)據(jù)來源
數(shù)據(jù)資料來源為湖北黑頭羊培育過程中核心群世代選育階段體重、體尺數(shù)據(jù)資料。共收集了初生、3月齡、6月齡、9月齡、12月齡及18月齡各階段體重、體尺等性狀記錄。
1.2? 飼養(yǎng)管理
試驗在湖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核心育種場進行,采取放牧與補飼相結(jié)合的飼養(yǎng)方式,放牧地為自然草地,粗飼料以紅薯藤、花生秸稈、稻草和天然雜草等為主,精補料主要組成為玉米、豆粕、石粉、食鹽、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用量分別為83.0%、15.0%、1.4%、0.5%、0.1%。初生羔羊母乳喂養(yǎng),自主采食后隨母群放牧,并實行合理補飼,3月齡斷奶。 羔羊精補料的喂飼量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自由采食粗飼料,自由飲水。春秋兩季,參照疫病防疫技術(shù)規(guī)程進行預(yù)防接種、驅(qū)蟲。
1.3? 測定指標
湖北黑頭羊各個生長階段的體重、體高、體斜長、胸圍及管圍。體重:早上飼喂前空腹稱量;體高:鬐甲最高點到地平面的垂直距離;體斜長:肩胛骨前緣到臀端的直線距離;胸圍:肩胛骨后緣垂直體軸繞胸1周的長度;管圍:左前肢管骨最細處的周長。
1.4? 數(shù)據(jù)處理
在Excel中建立原始數(shù)據(jù)庫,對不可信的數(shù)據(jù)進行剔除,用SPSS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湖北黑頭羊母羊體重、體尺世代選育
由表1可見,通過3個世代的系統(tǒng)選育,湖北黑頭羊母羊隨著選育世代的增加,體重、體尺指標逐漸提高,初生體重從零世代的2.14 kg提高到2.47 kg,提高了15.42%;3月齡體重從9.45 kg提高到10.70 kg,提高了13.23%;6月齡體重從17.20 kg提高到19.64 kg,提高了14.19%;9月齡體重從22.52 kg提高到24.76 kg,提高了9.95%;12月齡體重從29.99 kg提高到33.80 kg,提高了12.70%;18月齡體重從35.61 kg提高到38.89 kg,提高了9.21%。
3月齡體高提高了7.63%,體斜長提高了5.80%,胸圍提高了5.17%,管圍提高了3.88%;6月齡體高提高了6.24%,體斜長提高了3.14%,胸圍提高了4.50%,管圍提高了1.88%;9月齡體高提高了3.99%,體斜長提高了3.09%,胸圍提高了2.87%,管圍提高了2.54%;12月齡體高提高了7.87%,體斜長提高5.70%,胸圍提高了3.01%,管圍提高了5.84%;18月齡體高提高了4.91%,體斜長提高了3.72%,胸圍提高了2.33%,管圍提高了3.29%。
湖北黑頭羊母羊各世代體重、體尺指標選育進程如圖1和圖2所示。結(jié)果表明,選育進入第三代時,湖北黑頭羊母羊的體重、體尺指標趨于穩(wěn)定。以各世代9月齡體重為例,零世代、一世代、二世代及三世代母羊的平均體重分別為22.52、23.16、24.59、24.76 kg,從零世代的22.52 kg提高到24.76 kg,提高了9.95%;但各世代的增量不是均等的,一世代比零世代提高了2.84%,二世代比一世代提高了6.17%,三世代比二世代提高了0.69%。
2.2? 湖北黑頭羊公羊體重、體尺世代選育
由表2可見,通過3個世代的系統(tǒng)選育,湖北黑頭羊公羊隨著選育世代的增加,體重體尺指標逐漸提高,初生體重從零世代的2.42 kg提高到2.73 kg,提高了12.81%;3月齡體重從10.74 kg提高到13.81 kg,提高了28.58%;6月齡體重從17.30 kg提高到20.71 kg,提高了19.71%;9月齡體重從24.73 kg提高到27.59 kg,提高了11.56%;12月齡體重從33.79 kg提高到38.25 kg,提高了13.20%;18月齡體重從50.91 kg提高到53.20 kg,提高了4.50%。
3月齡體高提高了7.59%,體斜長提高了8.20%,胸圍提高了6.32%,管圍提高了7.03%;6月齡體高提高了6.67%,體斜長提高了7.32%,胸圍提高了9.23%,管圍提高了8.47%;9月齡體高提高了8.70%,體斜長提高了5.97%,胸圍提高了5.06%,管圍提高了9.71%;12月齡體高提高了11.76%,體斜長3.57%,胸圍提高了4.19%,管圍提高了12.82%;18月齡體高提高了10.99%,體斜長提高了5.05%,胸圍提高了1.63%,管圍提高了7.80%。
湖北黑頭羊公羊各世代體重、體尺指標選育進程如圖3和圖4所示。結(jié)果表明,選育進入第三代時,湖北黑頭羊公羊的體重、體尺指標趨于穩(wěn)定。以各世代9月齡體重為例,零世代、一世代、二世代及三世代公羊的平均體重分別為24.73、25.46、27.44及27.59 kg,從零世代的24.73 kg提高到27.59 kg,提高了11.56%;但各世代的增量不是均等的,一世代比零世代提高了2.95%,二世代比一世代提高了7.78%,三世代比二世代提高了0.55%。
3? 小結(jié)與討論
麻城黑山羊全身被毛黑色,是國家級優(yōu)良地方山羊品種,產(chǎn)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地區(qū),中心產(chǎn)區(qū)為湖北省麻城市。麻城黑山羊原稱青羊,后改稱為福田河黑山羊,2002年經(jīng)湖北省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核確定正式命名為麻城黑山羊,并于2009年通過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鑒定,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目錄[3,4]。麻城黑山羊具有適應(yīng)性強、抗病能力強、繁殖力高、性成熟早、肉質(zhì)好等特征[4,5],但其體型較小,生長發(fā)育慢。波爾山羊是中國引進的由南非培育的世界上優(yōu)秀的肉用型山羊品種,特點是生長速度快、體型大、結(jié)構(gòu)均勻[6,7]。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湖北黑頭羊是以麻城黑山羊為母本,以波爾山羊為父本,通過橫交固定、繼代選育、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技術(shù)歷經(jīng)10余年選育的具有“黑頭白身”的新品種。
本研究分析湖北黑頭羊零世代至三世代的體重、體尺(體高、體斜長、胸圍、管圍)指標發(fā)現(xiàn),通過世代選育,母羊及公羊各世代核心群均有提高,但各世代間的增量不同,基本呈現(xiàn)為零世代至一世代增長緩慢,一世代至二世代增長最快,二世代至三世代增長最慢。選育進入第三世代后,湖北黑頭羊的體重、體尺指標基本趨于穩(wěn)定。三世代與零世代相比,體重、體尺指標在各月齡增量顯著,母羊體重平均增量為12.45%,體尺平均增量為4.37%;公羊體重平均增量為15.06%,體尺平均增量為7.40%。
參考文獻:
[1] 張? 年,索效軍,熊? 琪,等.湖北黑頭羊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的研究[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3,52(20):4987-4990.
[2] 張? 年,索效軍,楊前平,等.湖北黑頭羊母羊繁殖性能測定[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8(12):77-80.
[3] 丁山河,陳紅頌.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4.
[4] 朱乃軍.麻城黑山羊品種介紹[J].中國畜牧業(yè),2012(4):54-56.
[5] 索效軍,陳明新,張? 年,等.麻城黑山羊的種質(zhì)和適應(yīng)性研究[J].家畜生態(tài)學報,2010,31(2):25-28.
[6] 由? 烽.波爾山羊的特點、生產(chǎn)性能及飼養(yǎng)方式[J].現(xiàn)代畜牧科技,2017(7):21.
[7] 李沐森,劉佳賀,郭文場.波爾山羊的特征特性及羊場的建設(shè)[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17,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