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術界,經(jīng)常能聽到中國古代服飾“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的物化體現(xiàn)”一類的贊美。這些說法究竟是對中國古代服飾的隨意夸贊,還是確實如此?讓我們從中國古代服飾的幾個文化表征著手稍作論述。
信仰體現(xiàn)
衣裳指的是上衣和下裳,是古今日常生活中提及較多的服裝詞匯,也是歷史最悠久的服裝種類?!吨芤住は缔o下》中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的記載。那么,古代的明君們?yōu)槭裁床淮鞴?、不垂袍卻一定要“垂衣裳而天下治”呢?除實用功能和其在歷史上出現(xiàn)的時間因素外,重要的原因在于,衣裳內(nèi)含的古人對天地崇拜的文化信仰。
在生產(chǎn)力和科技水平低下的原始社會,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十分落后,對自然界時常發(fā)生的風暴、雷電、冰雹、地震等現(xiàn)象無法作出科學合理的判斷和解釋,認為這些都是由某種超自然的神力主宰造成的,并把這種力量歸結為天地,認為這是天地震怒發(fā)威所致。因此,人們就對天地倍加敬畏和尊崇,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拜祭天地,祈盼能與天地之神溝通對話,并設立專門的祭祀儀式,且逐漸成為一種信仰。具體到服飾上,就是用衣裳的形式表現(xiàn),上天(乾)者為衣,下地(坤)者為裳。衣裳的顏色同樣用天地之色,中國古代祭祀禮服上衣的顏色用青中略紅的“玄”色,代表拂曉時的天空之色;而下裳的顏色則選用赤黃的大地之色,稱之為“纁”色,合稱“玄上纁下”。這反應了長久以來先民通過服裝對天、地、人三者之間關系的基本認識,折射出古人樸素的“三才”哲學思想。
禮制傳承
由古代宗教信仰發(fā)展而來的禮,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充當著禮序社會、規(guī)范行為的角色,始終左右著古代國家法律制度的確立。歷代服飾制度大多是以禮儀制度為基礎而建立的。以冕服為例,在中國古代服飾體系中,冕服以歷史悠久、內(nèi)容豐富而著稱于世,它既是禮儀文化的完美化身,又是國家制度的出色代表。
在傳承傳統(tǒng)禮儀文化方面,冕服在主體服裝結構、施用色彩、冕板造型等方面都采用了上乾下坤、天圓地方、玄上纁下等直接體現(xiàn)天地寓意的展示方式。
在體現(xiàn)禮序方面,冕服首先根據(jù)所祭祀對象地位等級的不同,將自身名稱對應分為六個等級,依次為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即“六冕”。其次,冕服又根據(jù)穿著者身份的不同進行區(qū)分,從天子到卿大夫所穿冕服雖在名稱上相同,但在各種裝飾標識數(shù)量和色彩上則表現(xiàn)為從多到少,依次而下,等級分明。
在體現(xiàn)德行方面,冕服的設計初衷更為突出。其裝飾以各種動植物和禮器圖案的形式體現(xiàn),設有“十二章紋”,分別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每個圖案對應一種品格,穿著者地位等級越高,要求的章紋數(shù)量越多,其所具備的德行亦越高。
另外,冕服的其他組合內(nèi)容,諸如冕冠上的冕旒、玉衡、充耳,冕服組合所配的舄、革帶、蔽膝、玉佩等,無不具有文化含義。集禮序、人倫、等級、自然動植物、道德標識于一身的冕服,明確地呈現(xiàn)了以服飾承載禮儀文化的事實。
多元一體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其服飾以風格獨特而著稱于世。絢麗多彩的中國服飾文化之所以優(yōu)秀,除擁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外,注重吸收融合其他民族和國家服飾文化的精華,實行服飾制度多元化是另一個重要因素。
明確以吸收外來服飾精華為目的的服裝改革,在中國古代服飾發(fā)展史上主要有兩次。一次是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此次服裝改革在許多史籍中均有記載,詳略不一。改革所帶來的成果是,通過戰(zhàn)車改騎兵及騎兵服裝的引入,改變了當時戰(zhàn)場作戰(zhàn)不利的局面。
另一次改革是隋唐時期引入胡裝“圓領袍”。在隋代以前,中國古代傳統(tǒng)服裝除首服外,主體服裝包括寬博的上衣、下裳、深衣、袍衫、大帶、履鞋等內(nèi)容組合。其中,上衣、袍、衫等絕大多數(shù)衣類服裝結構都采用的是交領右衽的樣式,而自隋代開始,一種領式為圓形結構的官服—圓領袍廣泛流行。這種窄袖、合身、長短過膝的圓領式袍服并不是周漢以來的中國傳統(tǒng)服飾,經(jīng)研究后發(fā)現(xiàn),圓領袍來自遙遠的南歐草原,是標準的中國古代西服。
趙武靈王引入的“胡服”合襠褲、靴子,改變了中國古代軍服和其他服飾的結構,使服飾內(nèi)容更加實用與豐富。而自隋代始引入的圓領袍,不僅再次改變了中國古代服飾的結構,更重要的是,拓展了中國古代服飾制度體系,使服飾體系更加明確,禮制得到了進一步彰顯。
科技含量
科學技術是任何行業(yè)發(fā)展的動力,中國古代服飾中就包含了許多科技內(nèi)容。如“五行”學說,它將世間萬物劃分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性質(zhì)。除五行相生、相克等關系外,五行與方位和色彩的關系更為人熟知,即木—東方—青色,火—南方—紅色,土—中央—黃色,金—西方—白色,水—北方—黑色。這五種方位顏色被稱為“五時色”,在周漢時期服飾制度中被廣泛應用。五時色,指的是古人在一年的春、夏、季夏、秋、冬五個不同節(jié)氣時段,所穿禮服也要分別對應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以順應自然。
服飾中,最能體現(xiàn)科技含量的當屬紡織。中國古代以麻、絲、毛、棉為原料的紡織品種類多達數(shù)十種,其中又以絲織物種類最多。中國是絲織品發(fā)明國,擁有六千多年的養(yǎng)蠶歷史,以絹、紗、綺、綾、羅、錦、緞等為代表的絲織技術早在周漢時期就已經(jīng)十分發(fā)達,著名的長沙馬王堆漢墓曾出土過一件重量僅有49克的素紗襌衣,絲織技術水平震驚學界。
時代標志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不曾出現(xiàn)斷代的文明古國,在長久的歷史時間跨度中,文化相繼傳承,但各代服飾制度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既有傳承,又有創(chuàng)新,形成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服飾特色。
這當中,有原始社會晚期,被黃帝、堯、舜等賢君沿用的上衣下裳;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將上衣下裳連為一體,兼具多種禮儀功能,被儒士們廣為推崇的新式禮服—深衣。相比之下,組合起來的成套禮服更是時代韻味十足,如頭戴長冠、身穿寬大單衣、足穿履是西漢官員常見的形象;而頭戴進賢冠、身穿大袖袍、足蹬履又是東漢官員的標配。此后,組合禮服的時代特征性延續(xù)不衰,如唐代官員的幞頭、圓領袍、革帶、靴子組合,宋代儒士的方巾、褙子、交領袍、履或線鞋組合,元代官員的瓦楞帽、質(zhì)孫服、革帶、靴子組合,明代官員的烏紗帽、補服、革帶、長靴的常服組合,以及清代官員的頂戴花翎、補褂、袍、腰帶、長靴組合等,無不體現(xiàn)著時代特征。
這些表現(xiàn)內(nèi)容不一的各時代禮服,不僅對不同朝代的統(tǒng)治起到了鞏固作用,而且還裝點了時代,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源流的視覺標識,正如明末學人葉夢珠所言:“一代之興,必有一代冠服之制。”
在歷史長河中,中國古代服飾不斷演化,上啟史前,下迄明清,兼容自身創(chuàng)造與外來特色、禮制規(guī)范與時代流行,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以上僅扼要列舉了部分中國古代服飾的文化表征,服飾所承載的各種文化含義遠不止于此,還有許多古代服飾文化表征未被學界認知和解構,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去實現(xiàn)。
趙連賞,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中國服飾文化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