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園平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宜興紫砂作為陶瓷藝術的一個特殊門類,集裝飾藝術與實用藝術于一身,囊括了民族文化的形象精髓,在眾多陶瓷藝術體系中,紫砂是最完善和題材最豐富的,不論是藝術的形式演繹還是思想的詮釋,紫砂都最大程度的體現了藝術的無盡魅力。當代社會,飲茶文化興盛,在茶、陶文化的交融中,紫砂文化的精髓都被發(fā)揮到極致。而紫砂文化在長期的發(fā)展中自身不僅呈現出陶瓷文化的技藝和精妙,更是在造型、泥色、書法、繪畫、陶刻等方面顯露出了傳統(tǒng)技藝的博大精深。同時紫砂作品也是絕佳的藝術載體,各種文化形式都可以和紫砂合作,展現其特殊的一面?!短祈崚毂P》是在紫砂作品中引入了敦煌壁畫,并通過陶刻的技法,展現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妙絕倫。
敦煌壁畫是東方文化之寶庫,其表現題材之寬泛、手法之豐富、時間跨度之大,令后人嘆為觀止。本人曾對敦煌題材運用到紫砂工藝美術的創(chuàng)作做過一個系列的探索,這種藝術形式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表現方式受到紫砂收藏者、愛好者的廣泛喜愛。敦煌藝術在中國整個藝術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與價值,它擺脫了傳統(tǒng)的文化框架,帶著西域特色以及佛教信仰,散發(fā)出無限的幻想,和蓬勃的熱力,無論是線條、色彩還是形象,都帶著奔放的活力,生動而熱烈,給遵循傳統(tǒng)禮教和人文倫理的人們以強烈的沖擊。走進敦煌,瞻仰那些神秘而龐大的壁畫,總會讓人胸潮澎湃,熾熱的色彩、流動的線條,在西域藝人酣暢淋漓地繪畫中,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這個大漠狂沙的民族血液里的奔放不羈的激情。可以說敦煌壁畫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筑工程的偉大成就,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頑強毅力和聰明才智。
正是因為敦煌藝術如此的絢麗多姿,紫砂藝人們被激發(fā)出了創(chuàng)作靈感,《唐韻掛盤》正是我對敦煌藝術的一次致敬。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難題。眾所周知,敦煌藝術是細膩而繁復的,但是紫砂陶由于材質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不易完整地表現出敦煌唐代壁畫的細膩豐富。而且紫砂器制作大件不易,但小器物又難以表現好唐風的雍容、靈動、大氣、細膩。燒成中也有難題,主要是如何讓泥彩在同一溫度下,呈現出豐富、鮮亮如初的繪畫效果,這也是技術中的一大挑戰(zhàn)。為了克服這些難題,除了要有高超的制作技藝和陶刻技巧,還需要充分了解紫砂泥特質,并智慧地運用這種特質來解決制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首先在制作坯件時選用較為細膩密實的泥科,并精心制作好坯體,才能將其挺勁、勻稱、富有韌性的性質表現好。對題材的選擇運用,宜以喜氣、祥和為主。在鐫刻過程中,除了運用紫砂陶刻中基本技法外,我還借鑒、綜合其他工藝門類的雕刻、裝飾手法,如圓雕丶半圓雕等等來處理頭飾、胸飾、衣紋著飾,使之更加生動傳神,富于立體的表現力。細節(jié)之處也都考慮到位,“大唐之舞”四字采用篆書結構加以形變,并摻入適當的裝飾性,印章的設計及落款的書寫,力求做到與畫面相融相洽,渾然一體。也正是本人這樣對藝術精益求精的高要求和大制作,才能在材質普遍相對粗糙的紫砂器上比較完好地表現出了敦煌唐代壁畫的細膩豐富。
《唐韻掛盤》作為一件精美的紫砂陶刻作品,通過紫砂藝人高超的制作手法和精湛的陶刻技藝展現了唐代時期西域的藝術風情,作品中既有紫砂陶藝的傳統(tǒng)藝術風格,還含有異域文化的激情與奔放。《唐韻掛盤》中的人物形象受到西域傳來的宗教信仰的啟發(fā),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擺脫了傳統(tǒng)的審美模式,人物的造型、服飾、色彩等都以夸張、奔放為主,凸顯了敦煌藝術的豪放自由和瀟灑不羈。在此件紫砂掛盤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對色彩的著墨和鋼刀的刻繪,向大家展示了瀟灑清秀的人物和服飾、透體薄紗的質感、飛天神靈的飄逸,讓更多的人見識到了大唐盛世的華麗與輝煌。
藝術創(chuàng)作的神奇之處就是可以大膽發(fā)揮想象力,思維越廣,創(chuàng)作深度越大,《唐韻掛盤》就很好的證實了這一點。紫砂陶藝和敦煌壁畫通過紫砂藝人的精心設計和傾心制作,最后完美融合,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紫砂陶刻帶來的精美藝術享受,還能汲取陶刻章法中流露出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
當代紫砂藝術創(chuàng)作,既要保留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又要體現現代藝術的時尚感,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結合在一起,才能為作品帶來新鮮有趣感,從而吸引人的視線,給欣賞者帶去不一樣的觀賞體驗和樂趣。紫砂藝術經歷了五、六百年的風雨磨礪后,在現代進入了百花齊放的局面,紫砂藝人們?yōu)榱顺掷m(xù)這樣的繁榮局面,需要帶著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進行設計制作,從而制作出更加有趣味、有價值的作品。只有這樣不停歇的努力,紫砂藝術方能綿延發(fā)展,永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