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云明
看慣了云貴高原的山水湖泊,想看一下寬廣遼闊的大海,并和大海有個親密的接觸,我們一家三口坐上了由昆明開往北海的動車,打算小住幾天,把附近的景點都看個夠。
北海是個海濱港口城市,整個市轄縣區(qū)范圍三面環(huán)水,得天獨厚的資源使這里的本土居民世代以打漁和航運為生。我國古代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也是從這里起航的,據(jù)考證,從漢代起,這里就開始有絲綢的貿(mào)易的運輸,所以北海有海上絲路首城和“海上海”的美譽。
北海比我所在的城市氣溫高出10度,我們可以說是隨時大汗淋漓,臉上的汗水一直擦不完,就連T恤也浸泡在汗水里,在太陽下時間長了甚至會虛脫中暑。只有在商店里或是賓館的空調(diào)下,才會感覺舒服一些。而當?shù)厝藚s沒有那么大的反應,應該是適應了這種氣候,有的人還穿得住外衣,正午廣場的樹蔭下,許多中老年人還在跳著廣場舞。
白天,趁著精力充沛,我們就去有著天下第一灘之稱的銀灘,有“海上森林”之美的紅樹林,還去了海底世界和中國南珠博物館、中山公園、北部灣廣場、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清代德國領事館等景點。晚上,就在外沙港口和老街上體驗豐富多彩的夜市生活。
我認為,在北海,最美的景色還應該是外沙古渡的落日、晚霞和漁民歸港的景象,以及夜色闌珊下的老城休閑生活。
傍晚時分,在高溫天氣中旅途勞累了一天的游客,坐在外沙港口的水泥臺階上或棧道上,看著太陽慢慢的沉入西邊大海的懷抱,直到周邊的紅暈也越來越弱,最后完全消失在夜幕里。在這樣的意境下,看看一望無際的大海,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路程,把不開心的往事都讓大海帶走,把美好的旅游記憶帶回去,這是多么愜意的事。
外沙原來只是北海老城外的一個沙崗洲,四面環(huán)水,由于城市的擴大,現(xiàn)在外沙已經(jīng)和城市連續(xù)為一體,看不出島的樣子了,但幾公里的海岸線最適宜觀??闯?。
這里以賣海鮮著稱,各種檔次的海鮮餐館酒店很多,金庸先生就曾經(jīng)在這里題字“外沙海鮮島”,幾個大字剛柔相濟,“?!钡娜c水化成一豎很得體,與前后字的豎畫都此起彼伏呼應。外沙海鮮島以旅游度假和海鮮美食文化為一體,著重體現(xiàn)南亞及歐式建筑風格,風格迥異的異域文化,讓游客不需出境就可以體驗出國的感覺。
遠處的鐵甲大漁船聚在一起,密密麻麻地數(shù)不清楚有多少。近處,一些用木船打漁的漁民也漸漸的歸港。他們有的在清理一天的勞動收獲,有的幾個人坐在船頭上一起吃著簡單的晚餐。還有一條船,幾個人正從小貨車上把大量的冰塊搬運到船艙里,我想應該是用于海鮮的保鮮吧,補給好必要的物資,他們又要連夜出發(fā)。
在這樣的港灣里,風兒輕輕地撫摸著海面,一個個的海浪把停泊在這里的船兒輕輕地搖晃著,好像是大海母親在為嬰兒搖搖籃,船舷上固定著的一圈防撞用的舊輪胎互相摩擦碰撞著,和海浪一起演奏出悅耳動聽的交響樂章。忽而幾只水鳥鳴叫著從遠處飛來,時而落在水面上,時而飛到船頂上,為傍晚的外沙又增添了一些魅力和生機。
港口邊的堤岸上,一些騎電動車的婦女,穿戴著漁民水上生活特有的衣服帽子,會把當天收獲的海鮮向游客售賣,只可惜外來游客大多不方便自己加工海鮮,因而總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北海老城是北海城市的發(fā)源地,始建于1821年,由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組成,作為歷史名城的核心區(qū),因建筑風格與眾不同,被學者譽為“近代建筑年鑒”。記得,以前昆明也有一條類似的百年老街,叫“同仁街”,但被后來的舊城改造拆除了重建,雖然這里現(xiàn)在也是熱鬧的商業(yè)區(qū),但已經(jīng)沒有了歷史文化內(nèi)涵,很是可惜。
北海老街,已經(jīng)歷經(jīng)了百年的洗禮,自從1876年《煙臺條約》簽訂以后,這里就成為通商口岸對外國人開放了,因而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所有的房子都建成中西合璧的騎樓式建筑風格,每一層樓之間的層高也與眾不同,這里三四層的房子有其它地方的四五層房子高。由于當時在北海的外國人很多,人們的文化生活也中西融合了。電影機、留聲機、照相機、酒吧、西醫(yī)醫(yī)院、教堂在北海老街成了新鮮時髦的事物。
有些可惜,一些老街上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已經(jīng)成了危房,門窗破損,墻壁開裂,長年沒有使用。只有墻面上長滿的蕨類植物和苔蘚,訴說和記憶著它曾經(jīng)的滄桑與繁華。
白天,老街上熙熙攘攘,所有的店鋪生意紅火,以賣海鮮干制品、越南特產(chǎn)、工藝品、珠寶、餐館和小吃店居多。有意思的是這里開著許多的“糖水鋪”,顧名思義,這個糖水鋪就是賣小甜點的,有龜苓膏、椰奶凍、冰激凌、稀粥等,類似于我們云南賣木瓜水、米涼蝦、抓抓粉的冷飲店。
夜晚,老街上店鋪和招牌上的燈光把整條街照得通亮,老街也更加多姿,更加熱鬧。沒有了太陽的炙烤,街上也稍微的有了些涼風。走在這樣的夜色里,會給我以心曠神怡的感覺。
北海老街上的特色美食很多,除了各類糖水以外,海鮮、海鮮的干制品、云吞都是外地游客的最愛。看到一家店鋪前排了幾十個人的長隊,過去看了才知道,原來是在等待品嘗“李姨蝦餅”,李姨的蝦餅因為上了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欄目而名聲大振,才有了長年累月,排隊購買的景象。
在徐徐晚風中,走在老街上,東安碼頭、基督教禮拜堂、丸一藥房、街渡口、廣連升酒坊舊址、接龍橋雙水井、三皇廟、大清郵政北海分局等一個個文物古跡和歷史遺跡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讓人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老街時光,回到了車水馬龍的漁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