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懷清
我們在對孩子進行后天教育的時候,應(yīng)遵從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及個體差異,少一些強加的要求與否定,也許孩子的內(nèi)心便沒有了這些“怕”的種子。
一年一度的跳繩考核開始了,我?guī)椭?shù)數(shù)。每10個學(xué)生一組,在抽查到第7組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一個學(xué)生抓著跳繩哇哇大哭。
“跳繩又不是什么難事,為什么哭呀?”
“我怕我跳不好,我怕不及格?!焙⒆右贿吙?,一邊嘴里嘟囔著。體育老師勸了半天也沒轍,只好把他送到我的跟前。
“孩子,你自己覺得跳繩跳得不好是嗎?”
“嗯,我一分鐘才跳十幾個,沒他們跳得好?!彼贿吙抟贿呎f。
“其實,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也不會跳繩,連10個都跳不了?!?/p>
“啊?”他聽了我的話,哭聲小多了。
“每次跳繩,繩子就會向一邊跑或者纏在一起,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蔽乙贿呎f一邊拿跳繩給他演示。
“我也是這樣的?!彼V沽丝蘼?,驚訝地看著我。
“你看,我們碰到了同樣的難題?!蔽衣柫寺柤鐚λf。
“可你后來放棄了嗎?”孩子好奇地問我。
我搖了搖頭問:“遇到難題就要解決掉,為什么要放棄?”
“可是我……我一遇到困難就想著放棄?!焙⒆有唪龅卣f。
“這是很正常的呀!好多人都這樣。一開始的時候都害怕困難,可看到別人跳得好就非常羨慕,要是自己能跳得這么好該多好呀!慢慢地,這種羨慕就會讓一種不服輸從心底冒出來,覺得自己也能做到。你有這種羨慕嗎?”
“有。”孩子小聲地說。
“對呀,一旦有了這種想法,就沒有什么可害怕的了,就會在內(nèi)心里給自己加油打氣,告訴自己要堅持,自己能行!”
“光鼓勁兒有什么用,還是跳不好?!焙⒆油蝗幻俺隽艘痪湫箽獾脑?。
“孩子,你知道嗎,當(dāng)我們給自己加油打氣的時候,我們內(nèi)心便有了力量?!蔽逸p撫著他的肩膀說,“這份力量會讓我們付出行動,每天不停地練習(xí),夢想就成真了。”
“真的嗎?”孩子抬頭問,“如果繩子再纏在一起怎么辦?”
“這是我們跳繩之前做好準(zhǔn)備的問題,一定要選一根長短適合自己的跳繩,跳的時候手腳還要配合好,協(xié)調(diào)一致。當(dāng)然,你要多和跳繩好的同學(xué)交流,觀察他們?nèi)绾翁?,尋找差距,也是提高自己的一個方法。”我笑著說。
“哦?!焙⒆尤粲兴嫉攸c點頭。
“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方法和技巧的,跳繩也不例外。”
“嗯,這些我都沒想過?!焙⒆硬缓靡馑嫉卣f。
“要不試一試?不算考試成績?!蔽以囂叫缘貑査?/p>
“可我還是有一點點小怕,怕跳不好?!焙⒆釉僖淮瘟髀冻鏊念檻]。
“你現(xiàn)在的害怕與剛開始的害怕一樣嗎?”我問他。
“不一樣?!焙⒆忧宕嗟鼗卮?。
“說說看。”
“一開始我認(rèn)為自己永遠(yuǎn)跳不好了,一點兒信心都沒有,可現(xiàn)在不是了,我知道自己還有跳好的可能。”孩子一字一句地說,“老師,您不知道,其實我不光是跳繩這件事不自信,做其他事情也沒有信心。”
“為什么?”我驚訝地望著他。
“在家里,媽媽老是讓我按照她的要求做這做那,做不好就挖苦我,我可煩了;在學(xué)校里,老師也經(jīng)常批評我這也學(xué)不好,那也學(xué)不會,在同學(xué)面前我一點面子也沒有?!?/p>
天哪!我震驚了,一個孩子遭受了這么多的否定與批評。難怪孩子會“怕”,其實這種“怕”就是自卑。而自卑的成因卻是外界過多的批評與否定,讓孩子失去了發(fā)展的動力,失去了成功的體驗,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孩子,覺得很委屈是不是?”我攬過他的肩膀安慰道。
“嗯。老師,有時我努力了還是做不好,也沒人理解我?!?/p>
“你把你心里的想法跟媽媽和老師說過嗎?”
“說過,但是沒人在乎,我也就不說了。有時我還肚子疼,媽媽帶我去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什么病也沒有?!?/p>
“是不是心里不舒服的時候就會肚子疼?”
“是的,尤其是聽到那些批評與嘲笑的時候。”
我沉默了,不好的情緒已經(jīng)滲入了孩子的潛意識,有了身體上的反射。難怪剛才孩子對跳繩會有這么過激的反應(yīng)呢?
“孩子,我教你一個方法,當(dāng)你情緒不好的時候先來個深呼吸。來,和我一起做,先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后使勁地呼出,讓不好的情緒就像呼出的氣一樣離開你的身體?!?/p>
孩子連做了三次深呼吸,大叫起來:“老師,我感覺好舒服呀!”
“心里還害怕嗎?”我問道。
“不害怕了?,F(xiàn)在我來做一分鐘計時跳,老師,幫我數(shù)數(shù)好嗎?”孩子主動提出,我很高興,重重地點了點頭。
看著跳繩一起一落,我思緒萬千。每個孩子在接受后天教育的時候,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心理摩擦,摩擦多了就會給孩子留下陰云,若不及時排除,可能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在對孩子進行后天教育的時候,應(yīng)遵從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及個體差異,少一些強加的要求與否定,也許孩子的內(nèi)心便沒有了這些“怕”的種子。
讓孩子像花蕾一般綻放在陽光下,不好嗎?
(責(zé)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