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青 簡旭
【片段導入】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閱讀心得】
借物喻人指借助某一事物(動物、植物、靜物)的特點,來比喻人的某種品格。其作用是突出中心思想,使文章的立意更深遠,情感表達得更含蓄,從而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稅凵徴f》就運用了這種手法。細讀可知,牡丹是“花之富貴者”的象征,比喻那些追求功名富貴的人;菊是“花之隱逸者”的象征,比喻那些不趨炎附勢的隱士;蓮是“花之君子者”的象征,比喻那些品行高尚的賢能之士。作者通過正面描寫“菊”是陶淵明這類隱逸者的象征和反面描寫“牡丹”是富貴者的象征,襯托了“蓮”的君子品質。
具體寫作時,同學們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細致描繪,重點突出。借物喻人的作文,寫物是手段,喻人是目的。不管是花草樹木,還是其他靜物、動物,關鍵是要挖掘物與人在形象、品質上的相似之處。可見,只有細膩地刻畫出物的外在形象,并抓住其與人的內在品質相關聯的突出特點來寫,才能讓讀者真正地感受到其精神品質,從而深入地挖掘其思想及情感內涵。
2.擬人對比,形神兼?zhèn)?。擬人是對物的人格化,可使讀者更容易捕捉到物的意境,體味物的深意。正確地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不僅可以讓所描寫的事物在讀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使讀者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從而引起共鳴。
3.抒情議論,挖掘內涵。在借物喻人的作文中,恰當的抒情和議論性語言猶如錦上添花,能起到突出主題、升華主旨的作用。但需要同學們注意的是,抒情、議論時要緊扣敘述、描寫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此外,抒情、議論時要言簡意賅,恰如其分,點到即止,決不可喧賓奪主,破壞文章的含蓄美。
【示范作文一】
走近了,才知道
◎李瑤青
在我家旁邊,有一棵老樹,濃綠覆蓋了枝頭,猶如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震撼人心。
等我走近老樹細細觀察才發(fā)現,它那佇立著的樹干上有很多縱橫密布的傷痕,粗糙的樹皮宛如父親的手。它看起來是那么威嚴,那么高大,不覺間,我竟發(fā)現它與父親有幾分相似。
父親在我心目中是嚴肅的,不像別人的父親那么溫和、慈愛;他對我似乎總是不滿意,我被老師表揚時,他也只是冷冷地說一句:“不要那么驕傲,下次繼續(xù)努力”;他總是忙于工作,對我的生活和學習漠不關心。我以前一直認為父親不愛我,直到那天,我才明白,他只是沉默如山罷了。
那天早上,寒風凜冽,路燈還亮著,整個城市仍然沉浸在美夢中。我不滿地起床、刷牙,獨自去上學——別人都有父母接送,除了我。
出了樓門,我不經意間向自家窗戶一瞥,卻驚訝得幾乎忘記了呼吸——父親一直趴在窗前看著我,眼中有我無法解讀的情緒,似愛,似期盼,又似傷感,都藏在他的眼神中,讓我心中猛地一痛。
原來,父親一直默默地、用我不知道的方式關注著我,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家門前的那棵老樹。我頓時想通了。我呆呆地站在原地,細數著與父親走過的日子。父親的愛,猶如空氣,一直伴隨著我,只是這份愛太平凡,平凡到讓我覺得了無痕跡;這份愛,從未顯山露水,而我也從未回頭看一看,從未走近過。
走在路上,父親的臉不知何時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那張蒼老的臉,黑發(fā)中夾雜著幾根銀絲,看上去不知比實際年齡要蒼老多少歲,但我卻從未發(fā)現。如今,我才知道,父親竟如此辛苦;而我,又是如此的不懂事。我的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了。
放學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又看見了那棵老樹。在夕陽的余暉下,老樹仍然頑強地挺立著,為綠陰下的小草提供了一個安心的庇護所。父親端坐在樹下,手中拿著報紙,依舊是那么的不茍言笑。但這次,我沒有冷淡地走開,而是微笑著走近父親。
我悄悄對他說:“爸,我愛你!”父親驚訝地抬起頭,眼中浮現出一抹欣慰,他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那觸感如同老樹般粗糙。我靜靜地坐在他身邊,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
(江西奉新縣第二中學七·29班)
點評
文中,小作者妙用借物喻人法行文,點明了父親就像老樹一樣高大,用他的臂膀默默地庇護著“我”,歲月也無情地在他身上留下了衰老的痕跡。習作貼近生活,情真意切,將父親對“我”細膩的情感描繪深刻,易與讀者產生共鳴。文中的語言描寫并不多,父親的“不要那么驕傲,下次繼續(xù)努力”表現了其對“我”的嚴厲,同時滲透著小小的欣慰與默默的關愛;結尾,“爸,我愛你”表達出小作者對父親濃濃的感恩與愛。簡潔的語言間,表達的感情卻十分豐富、精妙,令人回味。
(王紀金)
【示范作文二】
奶奶的菊
◎簡 旭
奶奶愛菊,愛菊的淡雅,愛菊的熱烈。
秋天,奶奶在菜地摘菜時,發(fā)現了一叢稀疏的菊花。卷曲的花瓣掉了一半,被別人踩倒,像一地破碎的夢。雖然它已奄奄一息,但奶奶還是將這叢菊移到了后院。奶奶非常照顧它,給它施肥,并摘掉生蟲的葉子。秋去春來,那叢菊花頑強地挺過了一個嚴冬。在和煦的陽光下,花枝萌發(fā)出新葉,盡情地沐浴著陽光。
又是一年秋,菊花開了。未開的花苞像一顆顆小球,在枝葉上跳動著。盛開的呢,則像一個個太陽,金黃的花瓣簇擁著花蕊,向空氣中彌散著幽香,令人聞之神清氣爽。它在蕭瑟的秋風中向世人展示著美好,成為這個百花枯萎的季節(jié)里的一道風景。
偶爾,奶奶也會摘下幾朵,放在陽光下晾曬。等菊瓣染上淺淺的褐色時,就把它們丟進熱水里。小小的花瓣吸足了水分,在水中綻開,將水渲染出淺淺的黃。這樣,一杯菊花茶就泡好了。輕抿一口,微苦的茶水在口腔中發(fā)出淡淡的甜,含著秋的氣息。
那年秋天,奶奶生病了。她躺在床上,無助地看窗外。窗外就是后院,菊花長高了不少,在秋風中搖曳。那年的秋天,格外的涼。
后來,奶奶住進了醫(yī)院,爺爺也去照看她,只剩下空蕩蕩的老屋和那叢菊花。直到第二年春天,奶奶病好了,才回到老家。走在熟悉的土路上,奶奶突然想起了那叢菊花。天,就要黑了。飛鳥著急地銜著夕陽回巢,飄飛的浮云被涂上了一層金邊。奶奶到家了,她大跨步地沖進后院——那叢菊花一如往昔,在夕陽下露出甜美的笑靨。
后來,奶奶和爺爺被爸爸接到了城里居住。那叢菊花也被裝在一個花盆里帶來了。挖它的時候,爺爺驚奇地發(fā)現,它的根,扎得很深。
奶奶一生都清淡如菊,一生都頑強如菊。她在農村過著菊般清淡的生活,頑強地戰(zhàn)勝病魔;而菊,也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頑強地熬過了幾年春夏秋冬。
奶奶愛菊,也如菊。她的一生清淡如菊,卻也頑強如菊。
(江西奉新縣第二中學七·18班)
點評
習作借物喻人,“奶奶一生都清淡如菊,一生都頑強如菊。她在農村過著菊般清淡的生活,頑強地戰(zhàn)勝病魔;而菊,也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頑強地熬過了幾年春夏秋冬”一句給人眼前一亮之感,放在結尾,更能點明主旨,深化全文中心。
習作語言淡雅如菊、流暢如泉,雖是平凡的小事,卻記敘得深刻,將奶奶質樸堅強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王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