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李春紅,孟祥吉
(1.山東衛(wèi)康醫(yī)學檢驗有限公司,淄博市精準基因檢測關鍵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 淄博 255000;2.山東省遺傳性疾病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山東 濟南 250000)
新生兒聽力篩查時需采取早發(fā)現(xiàn)和早診斷等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有資料顯示耳聾患者多為遲發(fā)性,在出生時并未表現(xiàn)出聽力損失,因此單純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具有一定局限性,聯(lián)合耳聾基因分子篩查能夠有效降低先天性耳聾發(fā)病率[1]。現(xiàn)階段來看,人類基因組計劃已經基本完成,加上日益完善的遺傳病檢測技術可顯著預防先天性耳聾的發(fā)生。我國流行病學研究資料顯示,聾人群體中的遺傳性耳聾比例比較高,其中GJB2 基因、GJB3 基因、SrRNA 基因以及SLC26A4基因等是導致我國人群發(fā)生耳聾的重要致病因子[2]。有關研究資料顯示,GJB2 基因突變會導致先天中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發(fā)生,SLC26A4 基因突變會導致大前庭水管綜合征發(fā)生或先天性/后天性中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發(fā)生,GJB3 基因突變會導致后天高頻感音神經性耳聾,SrRNA 基因突變會導致藥物性耳聾情況發(fā)生[3]。
選取本院(在2016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出生的1500 例嬰幼兒一般資料。1500 例嬰幼兒中有792 例男、708 例女,平均年齡為(2.15±0.98)歲。在患兒家長知情下采集血液標本(1 mL~2 mL),采取本院自制問卷調查表調查患兒的基本資料(姓名、性別、年齡、家族有無耳聾病史等)。
采用聚合酶鏈式擴增(擴增儀型號:美國公司生產的CFX96 型)反向點雜交法(采用恒溫雜交儀以及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試劑盒)檢測1500 例嬰幼兒的4 個基因。提取DNA 方法 首先裂解紅細胞、再收集白細胞,最后通過變性液使得蛋白質變性,釋放DNA,在高鹽低pH 狀態(tài)下利用DNA 吸附劑吸附DNA,再在低鹽高pH 狀態(tài)下溶解DNA。聚合酶鏈式擴增:取出反應液管、低速離心、做好標記,再加入已經提取的2uLDNA 檢測標本,再進行聚合酶鏈式擴增。雜交與顯色:在離心管中放置標有編號的膜條,加入雜交液以及聚合酶鏈式擴增產物;將離心管置入沸水中加熱10 min,再放置恒溫雜交儀中90 min;將膜條移送到預熱后的50 mL 雜交液塑料管中,搖勻洗滌15 min;配置顯色液、孵育液、雜交液,棄液體,將膜條置于雜交液中輕搖浸泡0.5 h,棄除孵育液,再用雜交液洗滌兩次,每次5 min。
分析聚合酶鏈式擴增反向點雜交法檢測1500 例嬰幼兒的4 個基因結果(根據膜條藍色顯色位點加以判斷)。
資料分析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精確概率法。所有統(tǒng)計檢驗均為雙側概率檢驗,檢驗水準為0.05。
1500 例嬰幼兒中共檢測出36 例基因攜帶者(占2.4%),其中有18 例GJB2 基因突變(占1.2%,18/1500)、10 例SLC26A4 基因突變(占0.7%,10/1500)、5 例GJB3 基因突變(占0.3%,5/1500)、3 例12SrRNA 基因突變(占0.2%,3/1500)。各組數(shù)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分析1500 例嬰幼兒先天性耳聾基因檢測結果
有關研究顯示,導致先天性耳聾發(fā)生的因素有:其一,遺傳因素;其二,環(huán)境因素[4]。在遺傳中,常見的致遺傳性耳聾基因有:GJB2 基因、SLC26A4 基因、GJB3 基因、12SrRNA 基因等[5]。本文研究結果顯示1500例嬰幼兒中共檢測出36例基因攜帶者(占2.4%),其中有18 例GJB2 基因突變(占1.2%,18/1500)、10 例SLC26A4 基因突變(占0.7%,10/1500)、5 例GJB3 基因突變(占0.3%,5/1500)、3 例12SrRNA基因突變(占0.2%,3/1500)。各組數(shù)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先天性耳聾是一種常見的出生缺陷,主要是因為母體在妊娠以及分娩過程中因遺傳而導致聽力受損。為了有效減少先天性耳聾嬰幼兒的出生,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是最為重要的方法。目前來看,篩查先天性耳聾手段以聽力檢查方式為主,根據新生兒的年齡選擇合適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6-7]。隨著基因分子遺傳學的研究日益深入,遺傳因素對先天性耳聾的相關影響日益受到醫(yī)學專家的高度重視,而采用基因檢測手段具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1500 例嬰幼兒先天性耳聾基因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GJB2 基因突變?yōu)橹鱗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