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用 “天南地北”形容距離遙遠,一般認為“天南”指的是海南省最南端的天涯海角, “地北”在歷史上則統(tǒng)指漠北等苦寒的高原地帶。幾經(jīng)歷史變遷,現(xiàn)在中國最遙遠的地北,應(yīng)該是黑龍江省漠河縣的北極村了。一南一北,遙相呼應(yīng),朱雀配玄武;一海疆一內(nèi)陸,一水一火,水火濟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兩個地方我都十分向往。
兩年前曾去了 “天南”的天涯海角旅游。去年夏天回國,北京酷熱難耐,便去東北一游,一為避暑,二為游覽中國最北的北極村,完成走天南闖地北的“壯舉”。
旅游大巴到達漠河的北極村時,時間是晚上七點多。若在北京,在這個鐘點,就是沒有月上柳梢頭,也應(yīng)該是人約黃昏后了。但這里的太陽還高高地掛在西南上空,離日落還遠。
北極村原名漠河村,位于中國的最北端,開發(fā)為旅游景點以后改為現(xiàn)名。買過進村的門票以后,車子開了進去。透過車窗,我發(fā)現(xiàn),房子都是新的,布局整齊劃一,色彩鮮艷亮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聽導游講,村民原先以漁獵為生,開發(fā)成旅游景點以后,搞起與旅游有關(guān)的家庭旅館和土特產(chǎn)品等產(chǎn)業(yè),居民致富后蓋起了新房。因為離俄羅斯甚近,受其影響深,房屋建筑都是俄式風格。
下榻的旅館叫北極光旅館。車子在旅館門前停下,我走下車,環(huán)顧四周,小馬路對面是一條郁郁蔥蔥的綠化帶,綠化帶后面?zhèn)鱽黼[隱流水聲。導游告訴大家,綠化帶后面就是中俄界河黑龍江,對面是俄羅斯。我很想看看承載了太多歷史滄桑的黑龍江是什么樣子,但坐了一天車實在太累,只好作罷。
我和妻子拉著行李箱打開房門,發(fā)現(xiàn)室內(nèi)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猶如跌入密封的地窖。外面陽光熾烈,人的瞳孔縮到了極小,驀地進入沒有一絲光線的黑屋子,瞳孔便瞬間洞開到最大。莫非房間沒有窗戶?我急忙重新打開房門,隨即射進一束光柱。室內(nèi)不但有窗戶而且很大,只是掛著很厚重的深色窗簾,擋住了窗外的光線。我恍然想起,這里已近北極,夏季白天長達二十多個小時,夜間只有區(qū)區(qū)二、三個鐘頭。為了不影響游客休息,所以用厚厚的深色窗簾遮住窗戶,制造夜晚的環(huán)境氛圍。
雖然如此,第二天,我還是不到五點鐘就醒了。拉開窗簾,太陽已經(jīng)升起老高,陽光亮得睜不開眼睛。我與妻子走出客店,街上已有當?shù)厝嘶顒?,有的清掃院落,有的在庭院的菜園子忙活,澆水施肥。挑擔的推車的小販你來我往。有位蹬三輪車的中年婦女牽著一只鹿,鹿膘肥肚圓,很健壯,兩只長長的鹿角如方天畫戟,很漂亮。我好奇,走上前搭訕。她正要去“神州北極”廣場擺攤賣土特產(chǎn),鹿是她家養(yǎng)的,供游客跟鹿照相,當然是要收錢的。
我跟隨中年婦女來到 “神州北極”廣場,北面就是界河黑龍江。廣場平坦開闊,五星紅旗高高飄揚,不遠處矗立一塊碑石,上面鐫刻著 “神州北極”四個草書大字,蒼挺遒勁,雄渾奔放,氣勢飛動。
我來到廣場北緣,中俄界河黑龍江出現(xiàn)在面前。在我的想象中,黑龍江是一條浩瀚的大江,波濤洶涌,奔騰不息,沉雷般的濤聲震耳欲聾。作為國界,江心矗立著帶刺的鐵絲網(wǎng)和障礙物。但出現(xiàn)在眼前的黑龍江,與想象中的大相徑庭。江面出奇地平靜,默無聲息地靜靜流淌。別說驚濤駭浪,連微微泛起的漣漪都是柔柔的,飄逸靈動的旋律如舒緩的催眠曲。江心沒有任何標志,更沒有鐵絲網(wǎng)障礙物,與普通河流無異。如果不是有人告訴我,我絕對看不出那是兩國的界河。對面的俄羅斯與我方不同,是一片森林覆蓋的丘陵,沒有村莊,沒有哨所,也沒有哨兵,連老百姓也看不到,安靜得如月球表面。
時代在變遷,歷史翻開新的篇章。如今,兩國人民和平相處,友好交往,黑龍江才得以如此平靜安詳?shù)亓魈?,滋潤和撫育兩國淳樸善良的人民,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p>
來到北極村是一定要去看看中國的北極點的。我和妻子離開黑龍江,向北極點走去。一路上隨處可見用楷、篆、隸、草等各種書體,王、柳、顏、米、蔡等各個流派,書寫在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石頭上的“北”字。各具特點,爭奇斗艷,琳瑯滿目,恍若進入“北”字的迷陣。再往前走,出現(xiàn)一座用 “北”字組成的長廊,每根柱子都是一個夸張、變形、藝術(shù)化了的“北”字造型。構(gòu)思奇巧,別出心裁,突出了北極村的地域特點,讓人耳目一新。
穿過 “北”字長廊,遠遠望見一個白色標志物,高聳入云。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巨無霸的 “北”字,其他的 “北”字都是它的小兄弟。這個巨大 “北”字的正下方,便是中國最北的 “北極點”。
人們不遠萬里來到這里,為的就是看看這個。爭相與之合影,以證明自己到過這里。我和妻子也拍了一張,以為紀念。
拍完照擠出人群,打算去另外的景點游覽。剛一轉(zhuǎn)身,驀地怔了一下,隨即忍不住笑出了聲。不遠處一塊不規(guī)則柱形刻石上的五個字使我忍俊不住。哪五個字呢?——“我找到北了!”五個草書大字,字體流暢,氣勢靈動飛揚,動感極強,彷彿在與人一起歡笑。
我來到刻石前,反覆琢磨這五個字,越琢磨越覺得有意思。 “我找到北了!”這句話人們不常說,而它的反義 “找不到北”,幾乎是掛在人們嘴邊的口頭禪。它的字面意思是走路迷失方向,找不到應(yīng)走的路徑,引申為在生活中找不到目標或迷失方向,感到迷茫困惑,不知如何是好。遇到這種情況,人們總是無可奈何地感嘆: “找不到北了?!?/p>
“我找到北了!”這五個字鐫刻在這里,我想有兩層意義:第一層,自然是找到方向之北,來到中國最北端了。另一層寓意,北字指的是人生之北。人們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 “北”,即人生的方向、目標、理想、追求。人的一生經(jīng)歷千事萬事,曲折復(fù)雜,千頭萬緒,山重水復(fù)……仔細想想,其實只是在做一件事,就是追求、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也就是心中的“北”。有的人幸運,順風順水,順利地找到并實現(xiàn)了心中的 “北”;有的人則不一定那么順利,必須歷盡艱辛、曲折、坎坷、挫折,但最終還是找到并實現(xiàn)了。可還有些人并沒有這樣幸運,雖受盡百般磨難、千般辛苦,最終仍沒有找到和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憾終生。
朋友,你找到 “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