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婷
粉彩的造型時代特征鮮明,總體風格秀麗精巧,具有一種陰柔的美,無論是大小器皿都制作精工,極講究,規(guī)矩方圓,一絲不茍,注重細部處理,反映了當時制瓷工匠的高度技巧和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官窯器的胎體普遍堅硬潔白,結(jié)構(gòu)細密,胎體輕重適度,達到了所謂“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消”的地步。釉面平滑,光潔無瑕,釉質(zhì)瑩潤、勻凈,光潔無瑕,多數(shù)為純白,器外與器底的釉色一致。
這些粉彩器物中紋飾與造型十分協(xié)調(diào)和諧,描繪技巧上,精益求精,多運用寫實手法,紋飾工整、細膩,層次清晰,運筆自然、流暢,其精者達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民窯粉彩不如官窯粉彩精妙,但它自成一格,用彩較重,常畫民間風俗、吉祥平安、山水、花卉與人物故事。粉彩具有用色濃艷、裝飾方法多樣、富麗華縟的風格。粉彩器紋飾種類眾多,有山水、人物故事、花鳥、嬰戲、仕女、花果、花卉、題詩,均以當時名畫家的繪畫為藍本,兼糅西方繪畫技法,勾染皴擦,濃淡分水,清新明艷,立體感強。
“吉祥”其意為預示好運之征兆、祥瑞。語出《莊子·人世間》:“虛室生白,吉祥止止。”成玄英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把美好的故事和喜慶的征兆繪成圖像,用來表達求吉驅(qū)兇觀念;可以是自身祈愿的,也可以是相互祝頌的。反過來講,就是許多吉祥紋圖的題材和構(gòu)圖,都有“福善之事”和“嘉慶之征”作為創(chuàng)作的素材。上古之時,便有將福善之事、嘉慶之征訴諸感性顯現(xiàn)的形式,即繪成圖畫,俗稱“吉祥圖”或“瑞應圖”。
粉彩九桃紋天球瓶(圖1)形制精美,構(gòu)圖疏密有致。瓶身撇口,長頸,溜肩,球形腹,圈足微外撇。作品胎質(zhì)潔白,釉質(zhì)粉潤如雪,口沿和圈足外壁飾青花圖案,腹部主體為描繪著層次清晰且富有立體感的桃樹一株,桃枝延伸至瓶頸,桃干茁壯有擎天之姿,綠葉濃淡深淺,向背陰陽,完全來自畫師寫生得來,無一荒疏草率之筆。桃實的布局更體現(xiàn)傳統(tǒng)繪畫“攢三聚五”的法則,每只壽桃也角度各異,立體感十足,印證了“清水之色便于堆填”的工藝特征,采用長枝繪制的桃樹枝干,“長枝”或為“長治”之諧音,意為“過枝”,整幅畫面,構(gòu)圖繁復,繪制頗為不易。果實飽滿枝葉茂盛,碩果嬌花在細潤晶瑩的白底襯托下,華而不俗,美而不妖。畫者運用成熟的渲染手法和嬌艷的飾彩,非常成功地表現(xiàn)出成熟桃果香濃欲滴的神韻,形成葉有陰陽向背、樹有老枝新芽的精彩效果。桃花含苞欲放或全然盛開,皆具冰清玉潤之質(zhì)、回風舞雪之姿。
天球瓶以器腹圓鼓近似天球得名,最早見于明初,是時正逢鄭和帶領(lǐng)浩大船隊下西洋之航海時代,天球器型可能取自中東回教銅器或料器造形。天球瓶器型盛行于乾隆一朝,可見各式釉彩、紋飾作例,然而類同此件粉彩桃紋天球瓶,鳳毛麟角,現(xiàn)知僅有寥寥幾例。
桃實紋色澤粉柔,嫩黃漸變嬌紅,間綴巧致紅斑,桃葉扶疏,露桃枝曼妙之姿,尤其珍罕。
傳說桃木可以驅(qū)鬼,自古伊始,桃乃吉祥長壽之征,桃枝且能避邪:孔子所編的《詩經(jīng)·國風》中即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等句,以繁盛桃花贊譽美滿幸福之婚姻家庭。
桃為長壽之果實,傳說西王母種有仙桃,“三千陽春始一花”,果實要待三千年才成熟,僅用以宴請眾仙。《西游記》中,猴王孫悟空也曾偷得蟠桃,后奉觀世音菩薩之命,隨唐僧玄奘遠渡西天求取佛經(jīng)。
“九”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至尊之數(shù),“九桃”寓意萬壽無疆,體現(xiàn)了人們期盼長壽的美好愿望。九桃天球瓶就是運用吉物來構(gòu)成一種吉祥圖案。桃本身就是一種吉祥之物,繪制九桃便是吉祥寓意的直接昭示,這也是吉祥圖案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粉彩云蝠紋瓶(圖2),這件器物是光緒時期,直口長頸,溜肩,鼓腹,圈足??谘?、足部分別繪有如意云紋、蓮瓣紋,瓶體滿繪粉彩云紋,紅色蝙蝠飛翔云間。“紅”與“洪”、“蝠”與“?!本鶠橹C音,畫面寓意洪福齊天。畫面整體規(guī)律整齊,紋飾精細,色彩明麗。
蝙蝠紋與其他紋樣比較起來是一種極具特色的紋樣。它的使用歷史十分悠遠,可追溯至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但其真正的繁榮時期是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被廣泛地運用在瓷器上,成為了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吉祥藝術(shù)符號。因“蝠”與“?!睘橹C音,這種語言文字成其“吉祥寓意”得以表現(xiàn)的不可或缺的中介構(gòu)成因素。
粉彩描金百蝶紋賞瓶(圖3),這件器物同是光緒時期,瓶口微撇,長頸,圓肩,鼓腹,腹下內(nèi)收,圈足。通體用粉彩繪制各色蝴蝶近百只,彩蝶形態(tài)各異,翩翩起舞,口沿下飾粉彩如意云紋,肩部飾纏枝花卉托壽字紋,頸部裝飾蓮瓣紋,肩部一周金粉凸弦紋作裝飾,承托出百蝶瓶的高貴與華麗。“蝶”與“耋”同音,百蝶寓意壽至耄耋之意。
像“蝠”和“蝶”都是運用諧音,借蝙蝠的“蝠”和蝴蝶的“蝶”來表現(xiàn)吉祥寓意,這種諧音法在吉祥圖案中運用得非常廣泛。
粉彩作為商品還大量銷往歐洲各國,數(shù)量極為可觀,多是盤、碗、碟等日用瓷及陳設(shè)瓷,紋飾不拘一格,這種中國傳統(tǒng)圖案,大都包含了美好的寓意和祝福。一件器物上有的用色多達近二十種,同一種顏色又有濃淡、深淺和陰陽向背之分,色彩周圍往往帶有七色光,十分講究料色的層次變化。彩色普遍秀麗濕潤,紛紜璀璨。
從這些器物中我們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吉祥圖案,吉祥物和吉祥圖案可以說是吉祥觀念的具體表現(xiàn)——為了表達對幸福、歡樂喜慶的向往,人們便把事物固有的屬性予以加工,或加上藝術(shù)的象征意義,例如把某個事物附會神話傳說或取其名稱的諧音,并視為吉兆,或把美好的故事和喜慶的征兆繪成圖像。就裝飾“吉祥圖案”形形色色的器物本身,我們可以體會到人們所期盼、所祈禱的一種心理形態(tài)和對生活的一種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