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奶鳳
摘 要 為探究特福力對柑橘吹綿蚧的防治效果,在田間進行防效試驗。試驗結果表明,特福力(22%氟啶蟲胺腈懸浮劑)4 000倍液、5 000倍液2種劑量處理對柑橘吹綿蚧若蟲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施藥后21~28 d的防治效果極顯著高于對照藥劑樂斯本(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劑量處理,且持效性長,能有效控制當代吹綿蚧的為害。特福力是一種毒性較低的農(nóng)藥,生產(chǎn)上推薦其4 000倍液在吹綿蚧低齡若蟲期施藥防治,可以作為低毒性柑橘吹綿蚧防治藥劑加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 氟啶蟲胺腈;柑橘吹綿蚧;防效
中圖分類號:S482.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6.008
柑橘是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的主要經(jīng)濟作物,柑橘吹綿蚧是為害縣域柑橘的主要害蟲。該蟲食性很雜,以若蟲、成蟲群集在植物的葉芽、嫩枝及枝條上為害。發(fā)生嚴重時,葉色發(fā)黃,造成落葉和枝梢枯萎,甚至枝條或全株枯死,并能誘發(fā)煤污病,使植物的花、葉、嫩梢變黑,嚴重影響柑橘產(chǎn)量和果品質(zhì)量[1-2]。基于此,開展特福力(22%氟啶蟲胺腈懸浮劑)防治柑橘吹綿蚧若蟲的田間防治效果試驗,探究其對柑橘吹綿蚧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劑量,以期篩選出防治柑橘吹綿蚧的高效低毒新藥劑,并在生產(chǎn)上加以推廣使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福建省霞浦縣沙江鎮(zhèn)八寶村柑橘園(山垅田,海拔23 m)進行,試驗植株為5年生臍橙,種植密度為780株/hm2,試驗地土質(zhì)為砂質(zhì)壤土,肥力中上,所有小區(qū)的栽培和管理條件一致,采用相同肥水管理水平。
1.2 供試藥劑
供試藥劑為特福力(22%氟啶蟲胺腈懸浮劑)和樂斯本(48%毒死蜱乳劑),均由美國陶氏益農(nóng)公司生產(chǎn)。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3個藥劑處理,分別為特福力4 000倍液(A)、特福力5 000倍液(B)、樂斯本1 000倍液(C),同時設清水噴霧處理為空白對照(CK)。每處理重復5次,每重復為1個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為667 m2,共20個小區(qū),各處理小區(qū)隨機排列。
1.4 施藥時間與方法
選擇第一代吹綿蚧低齡若蟲始盛期(爬蟲期)噴霧施藥1次,施藥時間為2015年6月5日,施藥時為臍橙幼果期,用藥液量為1 800 kg·hm-2(空白對照區(qū)以清水代替),使用當?shù)爻S玫腍D-400可調(diào)控壓噴霧器(最大工作壓力5 kg·cm-2)進行全面均勻噴霧,以植株梢、葉片濕潤為度。試驗期間沒有對柑橘其他病蟲害進行防治等農(nóng)事操作。
1.5 施藥期間天氣情況
施藥當天天氣陰,日平均氣溫20.80 ℃,最高氣溫23.30 ℃,最低氣溫18.50 ℃。整個試驗期間日平均氣溫27.92 ℃,最低氣溫18.50 ℃,最高氣溫35.90 ℃,降雨天氣7 d,晴天6 d,陰天28 d。
1.6 調(diào)查時間及方法
枝梢和葉片上的吹綿蚧防治效果調(diào)查,按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定株調(diào)查1株,在每株的東南西北中方向各選2~4條新梢,掛牌定點調(diào)查。施藥前調(diào)查各處理區(qū)吹綿蚧蟲口密度,施藥后14 d、21 d、28 d分別調(diào)查各小區(qū)枝梢和葉片上的殘留活蟲數(shù),按照公式(1)和公式(2)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
2 結果與分析
2.1 藥效試驗結果
從表1可見,各藥劑處理對吹綿蚧均有較好的控制效果。各藥劑處理后14 d、21 d、28 d,吹綿蚧活蟲數(shù)均有下降,藥后14 d,平均蟲口減退率為77.70%%~90.08%;藥后21 d,平均蟲口減退率為81.31%~90.06%;藥后28 d,平均蟲口減退率為77.80%~89.94%。
差異性結果分析表明,藥前各處理的蟲口基數(shù)無顯著差異,藥后14 d,特福力4 000倍液、樂斯本1 000倍液防效無顯著差異,分別為89.39%、90.53%,極顯著高于特福力5 000倍液處理的78.72%;藥后21 d,特福力4 000倍液的防效最佳,為91.48%,極顯著高于特福力
5 000倍液、樂斯本1 000倍液的防效,特福力5 000倍液、樂斯本1 000倍液的防效無顯著差異,特福力5 000倍液略高,分別為84.16%、83.07%;藥后28 d,各藥劑處理的防效差異極顯著,分別為90.35%、81.05%、78.74%,其中特福力4 000倍液處理防效最高,特福力5 000倍液處理次之,樂斯本1 000倍液處理的防效最低。
2.2 對作物的直接影響
根據(jù)施藥后目測觀察,試驗藥特福力對柑橘株高、葉色、幼果等生長性狀均無不良影響,亦無促進生長作用,安全無藥害。
2.3 試驗藥劑對柑橘與環(huán)境的影響
試驗濃度范圍內(nèi),特福力對柑橘生長安全無藥害,對蜘蛛、瓢蟲等天敵無不良影響,對蜜蜂較安全。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藥劑特福力4 000倍液、5 000倍液2種劑量處理對柑橘吹綿蚧若蟲具有較好的田間控制效果,在柑橘蚧殼蟲的低齡若蟲期施用一次,施藥后14 d的防效低于對照藥劑樂斯本1 000倍液,速效性較差,施藥后21 d、28 d的防治效果均高于對照處理,且持效性長,能有效地控制住當代吹綿蚧的為害。吹綿蚧發(fā)生嚴重的果園建議在第1次噴藥后15 d左右再噴第2次藥劑。在本次試驗濃度內(nèi),對柑橘葉色、花、幼果等生長性狀均無不良影響,亦無促進生長作用,安全無藥害,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天敵影響小。因此,22%氟啶蟲胺腈(特福力)是一種毒性較低的農(nóng)藥,生產(chǎn)上推薦22%氟啶蟲胺腈(特福力)SC特福力 4 000倍液在吹綿蚧低齡若蟲期施藥防治,可以作為防治柑橘吹綿蚧的毒性較高藥劑殺撲磷的替代產(chǎn)品加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唐建清,梁居林,鄧淑嫻,等.6種藥劑對柑橘矢尖蚧及吹綿蚧防治效果試驗[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6(7):108-109.
[2] 張新玲,劉俊磊,趙天喜,等.不同藥劑防治吹綿蚧試驗[J].河南農(nóng)業(yè)科技,2001,21(2):32-37.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