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摘? ? 要: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實施方式之一,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發(fā)展為學前兒童自身的發(fā)展以及終身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趯W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的興趣,筆者深入蘭州市某幼兒園中進行調查與研究,該園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存在的諸多問題中,教學條件較差,教學方法單一以及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中音樂教材的缺失最為主要,該園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多為音樂歌唱活,家長與幼兒園配合不夠默契等問題炙手可熱。
關鍵詞: 幼兒;音樂教育;存在問題
葉圣陶說:“音樂是世界的語言?!币魳窞槿祟愃餐斫?,并能產生共鳴,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對學前兒童自身的發(fā)展以及終身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1]為了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課程的有效實施以及對學前兒童音樂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就需要找出切實可行的策略解決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的主要因素。隨著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對學前兒童音樂教學開始重視,對學前兒童音樂教學方法的研究也在探索中不斷前行與發(fā)展。[2]影響蘭州市某幼兒園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的因素有很多,筆者通過訪談與研究進行了歸納與總結,其中主要因素有:
一、活動模式程式化,靈活性不足
該幼兒園教學缺乏硬件設施,其中經濟條件較差嚴重制約著幼兒園教學水平的提高。全園10個班,多為鋼琴,電子琴或電鋼等彈奏樂器,如鑼、鼓、镲、豎琴等樂器學前兒童見都沒見過。樂器的嚴重缺乏,導致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死板呆滯,使得學前兒童缺少體驗、實踐和探索的機會。學前兒童獲得的知識往往只能通過老師單一的講述進行傳播,失去音樂教學材料為學前兒童帶來的快樂,無法激發(fā)學前兒童的音樂學習興趣,更不能讓幼兒切身感受藝術的魅力。老師也只能單一乏味的講述或者播放圖片供學前兒童進行簡單學習與粗淺的理解。筆者在與該園老師進行訪談時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中教材缺失問題提出了可行的建議與意見,卻因資金問題并未得到很好的解決。
因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尚不完全成熟,決定了學前兒童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動作表演的不協(xié)調性和不精確性,即他們難以像成人一樣把動作表演到位?;顒幽J教^程式化和目的化,會導致影響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的正常有序進行,更是影響學前兒童健康全面并且影響其終身的發(fā)展,也會影響學前兒童在教育活動中感受音樂與體驗快樂。
二、已有的實踐經驗與現(xiàn)有的工作要求的障礙
首先該幼兒園音樂教學選材單一,絕大多數(shù)都是以歌唱活動為主,對于打擊樂器、韻律活動、音樂游戲、音樂欣賞等方面接觸極較少,對除了鍵盤器樂伴奏以外沒有出現(xiàn)其他樂器伴奏。音樂環(huán)境的布置,更多地體現(xiàn)在環(huán)境裝飾上,能操作的材料缺乏,無法有效地引導學前兒童進行音樂活動。其次,該園教學方法較為老舊,教師多數(shù)是憑借教材設定進行示范與講解,學前兒童以模仿為主,教師唱一句學前兒童跟一句,跟唱學會了就集體大聲喊唱。再者,教學形式機械、固化;幼兒園音樂教學教研質量較低,教師的教學理念跟不上;幼兒教師對音樂教育目標存在著片面的認識,忽視了學前兒童的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也忽略了學前兒童各種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包括音樂器樂聲樂專業(yè)化方面的培養(yǎng)。
幼兒教師在組織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幼兒教師的實踐經驗固然重要,但現(xiàn)有的工作要求與實踐經驗不相匹配,對學前兒童教育活動展開的目的與意義有很大的阻礙。
三、教師年齡、學科、教齡和個性特征的影響
該幼兒園是蘭州市一所公立幼兒園,幼兒園的31名教師中,有 14名教師原來都是小學教師,后來才被借調或公招到該園,還有4名則是非師范類專業(yè)畢業(yè)的高中或中專學歷的外聘老師。此外,教師隊伍呈現(xiàn)老齡化趨勢,35歲以下的教師僅占10%,老師們對學前兒童音樂活動教學法了解很少,相關音樂活動的培訓也較少,音樂素養(yǎng)較低,整個幼兒園音樂教學水平提高緩慢,因此教師整體的專業(yè)水平很低。教師的年齡以及教師的學科對學前兒童全面健康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師不同的知識貯備以及音樂素養(yǎng)對該園以及該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教師年齡偏大或者很難接受新鮮事物甚至堅守固有的傳統(tǒng)的學前兒童音樂教學模式都對學前兒童的發(fā)展起到了阻礙作用。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旨在讓幼兒感受音樂體會音樂并且通過音樂表達學前兒童自身的感受,并非讓學前兒童一味地學習“新”知識,記牢“新”概念。
該兒園對教師知識的傳授以及學前兒童能力的培養(yǎng)之間的關系沒有很好的將之平衡,在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過程中,該園的做法沒有合理的安排,對學前兒童終身發(fā)展以及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了阻礙作用,也影響了學前兒童對音樂審美能力日積月累的培養(yǎng)。
四、音樂教育內容中非音樂性內容比重太大
教師簡潔精煉、適當、確切的語言與教師的肢體動作在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中能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也對學前兒童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學前兒童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間接地作用。但是在蘭州市某幼兒園卻出現(xiàn)了這樣的現(xiàn)狀,該園很少去考慮應該如何有效運用這一工具,所以在教師進行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的時候就容易出現(xiàn)說太多“廢”話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說完要求又說內容教師語句重復啰嗦,有的教師講解內容的時間有時候比學前兒童歌唱或演奏的時間還要長,將音樂課變成了“語言課”。使得音樂教育中非音樂性內容比重過大。幼兒教師在開展音樂活動前應該要求語言應精簡,內容要求明確簡易,教師再配合恰當?shù)捏w態(tài)語言,孩子也是自然而然領會教師的要求。
注釋:
[1]關春梅.淺談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改革的啟示[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2(23):19-22.
[2]駱麗娟.影響新教師職業(yè)適應的幼兒園環(huán)境因素分析[D].西南大學,2011(02).16-2
參考文獻:
[1]趙璇.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9(07).12-13.
[2]段曉華.幼兒園音樂教育現(xiàn)狀及提升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1(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