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明
(盱眙縣人民醫(yī)院急診外科,江蘇 淮安 2117000)
急性膽囊炎多是由于膽囊管發(fā)生阻塞或受到細菌侵襲而導致膽囊發(fā)生炎癥,其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為劇烈的右上腹絞痛,呈陣發(fā)性加重,且常伴有右肩背部的放射痛、惡心、嘔吐、寒戰(zhàn)、發(fā)熱等癥狀,經查體可捫及腫大的膽囊,且右上腹壓痛,超聲檢查可見膽囊明顯增大,膽囊壁增厚,伴或不伴有膽囊結石[1.2]。對于急性膽囊炎的治療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本報告將以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在我行手術治療的110例急性膽囊炎患者為例,對不同手術方式治療急性膽囊炎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觀察組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實施常規(guī)三孔法,臍下緣切口建立人工氣腹,予以1 cm Trocar穿刺置入腹腔鏡,劍突下偏右1cm做1 cm切口,行1 cm Trocar穿刺,又肋緣鎖骨中線下0.5 cm Trocar穿刺,調整患者為頭高腳低位,在腹腔鏡下探查膽囊情況,使用抓鉗將膽囊頸向右上方牽引,垂直于膽囊總管,鈍性分離大囊動脈和膽囊管,電凝鉤游離膽囊總管,在靠近膽囊頸處上鈦夾,并以鈦夾夾斷膽囊動脈,仔細剝離膽囊,以電凝止血后或鈦夾止血,檢查有無出血和膽漏,以齒抓鉗將膽囊取出,檢查腹腔內無積血和液體后拔出腹腔鏡,關閉氣腹,拔出套管,以無菌膠膜閉合切口。
對照組行開腹膽囊切除術,選取患者仰臥位,硬膜外麻醉后常規(guī)消毒鋪巾,在近膽囊處經腹直肌做一10 cm左右切口,將腹直肌縱向分離,暴露膽囊,查看膽囊情況,將膽囊管結扎離斷,將膽囊剝離并切除,止血,必要時膽囊床放置引流管,逐層關腹。
觀察兩組的手術效果,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另外觀察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使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表示,數(shù)據(jù)的比較使用x2檢驗,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指標以(±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報告共選擇100例手術治療的急性膽囊炎患者,患者均為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到我院就診,患者均具有膽囊切除手術指征,所有患者及家屬對于治療方式均知情,并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排除不愿加入不符合手術指征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及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根據(jù)患者的治療方式不同將其分組,開腹膽囊切除術者50例作為對照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者60例作為觀察組。觀察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患者年齡28-75歲,平均年齡(50.0±5.0)歲,病程2-6年,平均病程(3.5±1.0)年。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齡27-76歲,平均年齡(49.5±5.5)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6±1.0)年。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的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長于觀察組,對照組術中的出血量高于觀察組,兩組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手術治療效果比較(±s)
表1 兩組的手術治療效果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排氣時間(h)住院時間(d)對照組 50 108.5±10.2 60.2±5.5 48.5±6.5 7.5±2.0觀察組 60 85.6±10.5 28.5±8.0 25.0±5.0 5.0±1.5 t值 11.538 23.725 21.420 7.483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對照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0%,對照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兩組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開腹膽囊切除術是臨床治療急性膽囊炎的傳統(tǒng)術式,經開腹手術雖可獲得滿意的術野效果,從而將膽囊剝離切除,但是該手術方式的切口大,出血多,對患者造成的損傷嚴重,術后的并發(fā)癥較多,對于一些老年、體弱患者來說,開腹手術的耐受性低。隨醫(yī)學水平的進步,微創(chuàng)理念在外科流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開始逐漸在膽囊炎的治療中應用,該手術方式無需進行大的切口,通過建立三或四個小的操作孔,即可在腹腔鏡的直視下實施膽囊的剝離和切除,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并發(fā)癥少、術后恢復快的優(yōu)點,二氧化碳氣腹的建立擴大了操作術野,方便進一步實施精確的手術操作,對周圍組織損傷小,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提高,其手術適應癥不斷加寬,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逐漸成為臨床治療急性膽囊炎的首選手術方式。從本次的結果中可看出觀察組在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方面短于對組織,術中出血量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的優(yōu)點。但是對于急性發(fā)病時間超過72h患者來說,其膽囊的充血水腫嚴重,膽囊周圍纖維蛋白黏連嚴重,張力大,解剖層次清晰性差,術中剝離膽囊需手術時間長,腹腔鏡手術的難度增加,特別是對于一些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嚴重內科疾病老年患者,一般情況較差,應慎重考慮是否行腹腔鏡治療,可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酌情行傳統(tǒng)的開腹膽囊切除術。
表2 兩組術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大囊炎均具有較好的效果,而腹腔鏡手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更小,患者可更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