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金如
【摘? 要】目的:探討無痛分娩對產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間分娩的產婦120例,將其隨機分為2組,每組60例。對照組采用自然分娩,實驗組采用無痛分娩,對比2組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以及分娩結局。結果:實驗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產婦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痛分娩可顯著縮短產程時間,降低剖宮產率,并且對新生兒無任何不良影響,安全可靠。
【關鍵詞】無痛分娩;產婦產程;分娩結局;影響
引言
有統(tǒng)計顯示,我國的剖宮產率達40%-60%,剖宮產率居高不下,其中孕婦害怕疼痛是剖宮產率較高的主要原因。分娩伴有劇烈疼痛感,出現應激反應,導致體內激素分泌變化,影響孕婦與新生兒結局。因此,無痛分娩當前得到了廣泛推廣,旨在通過推行安全、有效的分娩鎮(zhèn)痛,降低剖宮產率[1]。因此,本研究以自然分娩作為對比,探究無痛分娩對產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20名產婦為研究對象,將孕婦隨機編入觀察組與對照組。納入標準:1)單胎初產頭位產婦;2)知情同意;3)無陰道分娩禁忌證者。排除標準:1)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2)意識障礙及精神類疾病者;3)對研究期間所使用的藥物存在過敏史者;4)臨床資料不完整者。兩組產婦均為60例,實驗組產婦年齡為23-37歲,平均年齡為(28.94±3.96)歲,產婦孕周為37-40周,孕周平均值為(38.70±1.51)周,BMI平均值為(23.11±2.67)kg/m3。對照組產婦年齡為24-36歲,平均年齡為(28.83±3.83)歲,產婦孕周為37-41周,平均值為(38.83±1.62)周,BMI平均值為(23.41±2.55)kg/m3。經檢驗,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方法
給予兩組產婦吸氧,并對血氧飽和度、血壓以及心電圖等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監(jiān)測,如果分娩過程中產婦有宮縮乏力現象出現,則采用縮宮素對其進行治療,對照組行傳統(tǒng)陰道分娩,分娩過程中未應用任何鎮(zhèn)痛藥物,采用傳統(tǒng)助產方式[2]。實驗組產婦行無痛分娩,進入產房之后,對產婦宮口變化情況進行仔細觀察,等到宮口張開2cm以上時,經L2-L3椎間隙進行穿刺,進入到硬膜外腔,采用4mL1%的利多卡因,觀察沒有異?,F象出現之后,硬膜外置管,深度控制在3cm,同時在硬膜外腔追加8mL0.9%的氯化鈉溶液、1.5mL0.75%的羅哌卡因、6μg舒芬太尼,獲得確切效果之后,連接自控式電子鎮(zhèn)痛泵,經泵給予產婦88mL 0.9%的氯化鈉溶液、11mL0.75%的羅哌卡因與4μg舒芬太尼行鎮(zhèn)痛處理,泵入速度控制為8mL/h,若產婦有宮縮痛伴隨出現,則按追加鍵追加用藥,每次泵入量控制在5mL;當產婦進入第二產程之后,給藥暫時停止,娩出胎兒后行藥物鎮(zhèn)痛處理;會陰側切、產道裂傷縫合時,產婦通常會有疼痛感伴隨出現,醫(yī)護人員要囑咐產婦在有該現象出現時,自己按壓鎮(zhèn)痛泵來追加用藥,促使疼痛得到緩解;產后產婦需留產房行2h觀察,沒有異常現象出現之后,鎮(zhèn)痛泵撤除[3]。
1.4評價指標
記錄2組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產程包括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比較2組分娩結局,包括胎心異常、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以及剖宮產等發(fā)生情況。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
2.2分娩結局
3 討論
分娩會導致產婦陰道擴張、會陰擴張,劇烈的疼痛可致產婦子宮動脈痙攣、呼吸性堿中毒、供氧不足等問題,是一個極為艱難的生理和心理過程。分娩不僅會對產婦造成嚴重的生理痛苦,還會給產婦造成難以愈合的心理創(chuàng)傷。調查顯示,部分產婦會出現產后抑郁癥,其發(fā)病率還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疼痛極為嚴重時還會讓產婦喪失理智,有自殺沖動,加重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此外,分娩時的疼痛不僅會對產婦身體造成損害,還會導致胎兒供氧量減少,加大對氧氣的消耗,透支身體。無痛分娩即為分娩鎮(zhèn)痛,主要是應用現代臨床醫(yī)學技術減輕或消除產婦在分娩時的疼痛感。臨床上應用最廣的分娩鎮(zhèn)痛術為藥物鎮(zhèn)痛法[4]。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無痛分娩可縮短產程時間,降低剖宮產率。無痛分娩中使用的芬太尼為強效麻醉性鎮(zhèn)痛藥,屬于阿片受體激動劑,起效快,有顯著的鎮(zhèn)痛效果,缺點是藥效持續(xù)時間短,需聯合用藥。羅哌卡因屬于酰胺類局麻藥物,在濃度較低時能夠對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發(fā)揮阻滯作用,麻醉效果顯著,阻滯時間長,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心臟毒性小。二者合用,通過阻斷疼痛刺激的傳入和交感神經的傳出,降低血中腎上腺皮質激素濃度,增強鎮(zhèn)痛效果,還能減少用藥量,有效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保持宮縮的正常極性和節(jié)律,減輕疼痛感,推動產程進展。
參考文獻
[1] 趙玉青,張文.無痛分娩技術對自然分娩初產婦分娩結局及泌乳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9,2322:98-100.
[2] 徐瑞雪.初產婦分娩應用會陰無保護聯合無痛分娩的結局與產后盆底功能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20:62.
[3] 康穎旎,吳秀娥.自由體位分娩結合導樂陪伴對無痛分娩初產婦分娩自控感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8:3237-3239.
[4] 孫岳琴,郭益萍.無痛分娩對初產婦的分娩效果、視覺模擬疼痛評分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20:4630-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