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有一種罕見的氣質(zhì)或氣度。那些身份,或許都可以通過努力獲得,但氣度是與生俱來的。他的這種氣質(zhì)、氣度,表現(xiàn)在他的“好朋友”這一身份上。
好朋友不稀奇,誰都有。俗言道:曹操也有知心人。不過請留意,蔡瀾的“好朋友”項下有括號:很多人的好朋友。要成為“很多人的好朋友”,這就難了。與他相知逾40年,從未在任何場合聽任何人說過他的壞話,他憑什么能做到這一點?憑的,就是他天生的氣質(zhì),真誠交友的俠氣。真心,能交到好朋友,那是必然的事。
以真誠待人,人未必以真誠回報。誠然,蔡瀾一生中吃所謂“朋友”的虧不少,即便他從來不提,大家也知道。更妙的是,讓他吃虧的人知道占了他的便宜,自知不是,反而對他衷心佩服。
許多朋友都不是他刻意結(jié)交的,卻成為意氣相投的好友,友情深厚,何止深千尺。他本身有這樣的程度,所交的朋友自然也不會相去甚遠。這里所謂“程度”并不是指才能、地位,而是指“意氣”。意氣相投,哪怕你是販夫走卒,一樣是朋友;意氣不投,哪怕你是高官富商,照樣不屑一顧。這是交友的最高原則。
這種原則并不刻意,蔡瀾最可愛的氣質(zhì)之一,就是不刻意做君子。有順其自然的瀟灑,有不著一字的風流,所以一遇上可交之友,自然而然友情長久,合乎君子交友的原則。從古至今,凡有這樣氣質(zhì)者,必不會將利害得失放在交友準則上,故而交友必廣,必然人人稱道。
蔡瀾以“真”為生命真諦,行文如此,做人如此。所以他看世人,不論青眼白眼,都出自“真”,都不計較利害得失,只求心中真喜歡。世人看他,不論青眼白眼,他也渾不計較,只是我行我素:“豈能盡如他意,但求無愧我心?!保ㄕ浴恫虨懻f:世間事貴痛快》倪匡著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