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 要:蒙田是別具一格的哲學家,其隨筆具有和、寬、博、辯的風格,傳達了一種獨特的哲學魅力和思想的力量。
關鍵詞:蒙田隨筆;哲學;和;寬;博;辯
大多數(shù)哲學著作,讀起來都是晦澀難懂的。幸運的是,歷史上出現(xiàn)了幾位不自詡為“哲人”的少數(shù)派,他們用樸實而平淡的筆調,娓娓闡述自己對生活的看法,以一種與世無爭的態(tài)度面對世人的評價,讓普通人感受到了哲學的魅力和思想的力量。
蒙田,就是這種少數(shù)派。哲學詞典上這樣描述:“蒙田,1533-1592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文學家、哲學家,人文主義者……否定學院派的溫和懷疑主義,支持皮浪的極端懷疑主義學說”。如果蒙田讀到這段文字,一定會不解的搖搖頭。因為他從來不稱自己是一個哲學家或者文學家,更不會支持帶有極端主義的東西。他說自己“只是個鄉(xiāng)村紳土,到了冬天沒有事情做,才草草記下一點略有哲學內容的雜亂思想”,我更喜歡房龍對他的評價:“這是一個把他整個的心、靈魂、美德和罪惡以及一切都獻給自己的書的、能和不朽的達爾塔昂匹敵的開朗的紳士。”房龍?zhí)岬降摹白约旱臅?,就是蒙田歷時二十載,記錄生活歷程的散文著作——《蒙田隨筆》。
蒙田于1572年父親去世后便隱居于現(xiàn)位于波爾多的蒙田城堡,開始動手寫作隨筆,直到1592年去世。德利爾說:“蒙田善于像哲人那樣講話,像朋友那樣談心。他對人生的特殊敏銳力,記錄了自己在智力上和精神上的發(fā)展歷程,為后代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庇盟约旱脑捴v:“大腦就像脫韁的野馬,成天有想不完的事情,要比給它一件事情思考時還要多想一百倍;我腦海里幻覺叢生,重重疊疊,雜亂無章,為了能夠隨時細察這種愚蠢和奇怪的行為,我開始將之一一筆錄下來,指望日后會自感羞愧?!?/p>
隨筆這一文體,被很多名家用來記載自己生活中的種種感悟,國內外均有不少傳世之作,如國內有洪邁的《容齋隨筆》、李漁的《閑情偶寄》等,而歐洲最有名的當屬并稱西方三大經(jīng)典哲理散文的《培根隨筆》、《帕斯卡爾隨筆集》和本文所評述的《蒙田隨筆》了。讀培根的作品總讓人感到面前仿佛站著一個嚴肅的老者,不停的告訴你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一副緊緊握著真理的樣子,誠然言辭充滿力量,然而可敬卻不可親,更談不上什么可愛了。蒙田則截然不同。他不相信自己真正的掌握了真理,正如他的名言“我真的知道嗎?我懷疑?!?。他也不認為自己的書能對別人有什么真正的用處,他的書不是用來教化別人,而是讓別人來審視自己。他在開篇的序言中就把這本書的性質表述無余:“讀者,這是一本真誠的書。我一上來就要提醒你,我寫這本書純粹是為了我的家庭和我個人,絲毫沒有考慮對你有沒有用,也沒有想贏得榮譽。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薄白x者,我自己就是這部書的材料:你不應該把閑暇浪費在這樣一部毫無價值的書上。再見!”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文人多有的矯揉造作,沽名釣譽。而蒙田當時在歐洲的聲望——不僅是家喻戶曉的文人,也是法蘭西國王和納瓦拉國王的宮廷內侍,教皇親自封的“羅馬市民”、阿基坦地區(qū)首府行政長官、波爾多市長——顯而易見他沒有這種必要,再者,現(xiàn)在所見的蒙田隨筆絕大部分在其有生之年都沒有出版,而是由他一個狂熱崇拜者——德.古內小姐整理才得以面世。由此可見,蒙田的書是一本“自由”、“無拘無束”、“完整的、赤裸裸”的描繪自己真實所想的書,而這種書是值得每個人研讀的,因為你面對的不是一個虛假的皮囊,而是一個赤裸裸的真誠的靈魂。
《蒙田隨筆》全部共一百零七章,一百多萬字,涉及內容之廣泛可謂包羅萬象。統(tǒng)攬全書,可用四個字來概括其特點:和、寬、博、辯。
蒙田從不是一個激進的人,而是一個的“溫順的靈魂”,這一點在其作品中得到了處處體現(xiàn)。他不跟人爭辯,寬容的看待周圍的一切,堅持“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看法的權利”,對于不能認同的觀點,他從不聲色俱厲的批駁,甚至很少做出判斷,只是采取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記錄在自己的空間之內。你在他的書中,看不到“諷刺”這個被各色文人常用的攻擊性武器,更多的是自嘲和自我否定。“我很少感覺這種強烈的情感。我天生感覺遲鈍,并每天用理性將感情約束?!币虼巳】鬃铀Z“君子和而不同”中的“和”來做對蒙田的書的第一個概括是再合適不過了。
其二謂之“寬”,是指蒙田所記錄下來的思想涉及面非常寬廣。季羨林先生說:“蒙田以一個智者的眼光,觀察和思考大千世界的眾生相,蕓蕓眾生,林林總總;他從古希臘一直觀察到十六世紀,從法國一直觀察到古代的埃及和波斯,發(fā)為文章,波瀾壯闊?!逼鋵嵅挥闷渌C據(jù),僅看卷中各章節(jié)的題目就可以看到蒙田是多么認真的思考周圍發(fā)生的一切。在這一百零七章中涉及政治、軍事、禮儀、哲學、宗教、心理、習俗、歷史等諸多方面,讓人不得不驚嘆蒙田觀察之細,思辨之廣。
所謂“博”,乃是指蒙田在書中旁征博引,引古論今,鑒古知今,縱橫數(shù)千年。讀蒙田的書,你必須要能忍受突如其來的典故、趣談和神話,一個接一個歷史典故、奇聞異事?lián)涿娑鴣?,讓你應接不?而同時,他又讓你感覺有千百個來自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智者在對話,每個智者都妙語連珠,嘆為觀止。蒙田的引用,并非“掉書袋”式的炫耀,而是引用的恰到好處,毫無堆砌之感。如《論憂傷》一文,在例子中出現(xiàn)的歷史人物人物達三十余個,時間跨度一千年,引用了奧維德、維吉爾、皮特拉克、卡圖魯斯、塞涅卡等多人詩句。相信每一個讀者在驚嘆蒙田知識之廣博、記憶力之驚人之余(誠然他自己稱自己毫無記憶力),都能享受一次知識面極大擴容之快感。
“辯”是指“思辯”的意思。一本好書,是能不斷引導你思索的書。而一本最好的書,則是引導你思索而又不強加給你任何觀點的書。蒙田的書在我看來當可歸為最好的書一類。隨筆的每一章,都是一個巨大的思考的漩渦,而在這個大漩渦之中,又隱藏著諸多小暗流,讓你的腦袋始終不能清閑下來,一直在汲汲以求的思考。蒙田往往會把正反兩面的觀點論據(jù)告訴你,但他自己并不輕易的下結論,而是小心翼翼的、甚至用一種商量的口吻來說出自己的觀點。如《危機的談判》一文中,蒙田先用阿里奧斯托的名言“得勝總是值得稱贊的,不管靠機遇還是靠欺詐”表明一種觀點,然后又用亞歷山大大帝的話“投機取巧不是我的風格”來表明另一種反對的看法,而作者自己,僅僅說:“哲學家克里希斯波不同意這種(阿里奧斯托)的觀點,我也不太同意?!弊髡邇H僅是“不太同意”,至于讀者自己的判斷,蒙田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當然,蒙田的書也并非盡善盡美,正如很多批評家所說的,蒙田很多時候寫著寫著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想表達什么意思了,有的時候通篇找不到中心思想和核心觀點。然而這些畢竟是少數(shù),瑕不掩瑜。換一個角度講,常寫文章的人都會有這種經(jīng)歷——思緒常如天馬行空,不知所至,不知所止,必須不斷的加以束縛才能順利的完成文章,蒙田文中出現(xiàn)的不知所云就是這種對思緒不加約束的結果,不過這也恰恰反應了蒙田在寫作中自然、真實、不刻意雕琢的一面,這種真誠是難能可貴的。
莎士比亞說 “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漢姆雷特”,同樣的“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蒙田”。對《蒙田隨筆》的理解因人而異,你大可不比在意任何文章的看法。你只要記得,當你希望拋開世俗的煩惱,在夜深的時候尋求一點精神的給養(yǎng)的時候,請不要忘記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