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100029) 李 麗 蔣力生
1.各家觀點
張家山三四七號漢墓整理小組(簡稱“整理小組”)據(jù)《說文解字》“約,纏束也”,《方言》“墮,壞也”,提出“約隋”之“隋”當通“墮”[1]117。高大倫先生認為隋當讀為本字,據(jù)《廣韻·果韻》“隋,裂肉也”,進一步解釋句意為“腸道因纏束而出現(xiàn)斷裂”[2]。
我們認為整理小組、高先生之說均可商榷。
鋼筋的應力-應變關系采用彈塑性硬化的兩折線模型,如圖1所示。其中彈性模量Es=2.0×105 MPa、屈服強度fy、強化段應變長度Δεy及極限強度fu根據(jù)材性試驗確定,泊松比為0.3。
叚,在此處當通“瘕”。瘕,見于《說文解字·疒部》,曰:“瘕,女病也?!眱H言其為女病,未言具體為何種病癥。在醫(yī)籍中,有指婦女腹中結塊病者。如《素問·骨空論篇第六十》載:“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靈樞·水脹第五十七》載:“石瘕生于胞中,寒氣客于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于女子,可導而下?!盵13]亦泛指一般腹中結塊病。如《玉篇·疒部》載:“瘕,腹中病?!盵14]《素問·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載:“寸口脈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13]《諸病源候論》卷二十“疝瘕候”載:“疝者,痛也;瘕者,假也。其病雖有結瘕,而虛假可推移,故謂之疝瘕也。由寒邪與臟腑相搏所成。其病,腹內急痛,腰背相引痛,亦引小腹痛?!盵15]
3.“約隋”表示大腸失去了蠕動能力
又,員,上古音亦在匣紐文部,為方圓字之本字,亦被借用來表物數(shù)之義。如《說文解字·員部》載:“員,物數(shù)也。”引申指官員或人員的數(shù)額,如《周禮·夏官·庾人》載:“正校人員選?!编嵭⒃唬骸罢龁T選者,選擇可備員者平之?!盵11]由人數(shù)義又引申有眾義?!赌印ぬ柫睢份d:“必重發(fā)侯,為養(yǎng)其親若妻子,為異舍,無與員同所?!睂O詒讓《墨子間詁》引《廣雅·釋詁三》曰:“員,眾也?!盵21]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簡注》載:“員,眾人。”[22]
按,云、員古音相近,而皆有眾多義,二者當為同源詞。則匣紐諄部字或多有“眾、多”之義。“”從云得聲,其義亦可能與“多”相關。
首先來看“鉛”。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有“鉛丹”“粉錫”兩藥,謂鉛丹“治吐逆,胃反,驚癇,癲疾,除熱,下氣”,謂粉錫“治伏尸,毒螫,殺三蟲”[23]293?!睹t(yī)別錄》謂:鉛丹“除毒熱臍攣,金瘡溢血”[24]109,粉錫“去鱉瘕,治惡瘡”[24]215。后世亦有用鉛丹或粉錫外敷來治療瘡病者。如《本草綱目》“金石部·粉錫”下引《備急方》用粉錫外涂治療“干濕癬瘡”[25]337,又“鉛丹”下引《孫氏集效方》用鉛丹合黃柏研細,外敷治療“遠近臁瘡”[25]340。由于缺文較多,簡文中之“鉛”所指為二者中哪一個,尚不能確定。
接下來看“蘭”,在簡文中或指澤蘭?!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謂其治“大腹水腫,身面四肢浮腫,骨節(jié)中水,金瘡,癰腫瘡膿”[23]171?!侗静菥V目》卷十“草部·澤蘭”引《集簡方》用澤蘭搗爛外敷來治療“瘡腫初起”[25]629。
按:據(jù)《說文解字》、段注、《爾雅》《本草綱目》可知,椿即今之香椿,樗即今之臭椿,栲即樗之生山中者。《說文解字》“”與“栲”上古均為溪紐幽部字,二者音同,為改換形符的異體字。后在此義上栲行而廢。《說文解字》之“樗”有異體字“檴”,讀若華。而《說文解字》“山”,《爾雅》《毛詩》均作“山樗”。樗、檴、上古音均在匣紐魚部,讀音相同。但《說文解字》又有“木”,故“”或為“樗”改換形符的異體字,同時又為一種木名,與“山樗”無關,并不一定是訛字。
又按,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鉛丹、粉錫、澤蘭、椿樗,都可以外用治療瘡癰腫毒之類的外科疾病。而部分瘡癰類病癥的發(fā)病部位面積較大,呈現(xiàn)成片出現(xiàn)甚至病發(fā)全身的特征,在出土醫(yī)籍與傳世醫(yī)籍中均有相關記載,舉例如下。
傳世醫(yī)籍,如《諸病源候論》中有相關病候[15]。卷九“時氣病諸候·時氣皰瘡候”載:“重者周帀遍身,其狀如火瘡。”卷三十一“丹毒病諸候·石火丹候”載:“石火丹者,丹發(fā)通身?!本砣鞍b疽病諸候·疽候”載:“若發(fā)尻尾,名曰兌疽。若不急治,便通洞一身?!本砣鞍b疽病諸候·行疽候”載:“行疽候者,發(fā)瘡小者如豆,大者如錢,往來帀身,及生面上,謂之行疽。”“水疽候”載:“其腫狀如物裹水,多發(fā)于手足……亦有發(fā)身體數(shù)處而壯熱?!本砣濉隘彶≈T候·頭面身體諸瘡候”載:“濕熱相搏,故頭面身體皆生瘡。”“白頭瘡候”載:“白頭瘡者,由體虛帶風熱,遍身生瘡?!?“雁瘡候”載:“雁瘡者,其狀生于體上,如濕癬、疬瘍,多著四肢,乃遍身?!薄耙蒿L瘡候”載:“逸風瘡,生則遍體。”“漆瘡候”載“其有重者,遍身作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