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蒔蒲養(yǎng)心:文人案頭的芥子須彌

2020-07-07 09:33:34盧曉菡
讀者欣賞 2020年5期
關鍵詞:石菖蒲菖蒲文人

盧曉菡

蒲石圖 紙本水墨 45.5×32.5cm 清 王玖

宋人張端義在《貴耳集》中寫道:“徐淵子朝聞彈疏,坐小舟載菖蒲數(shù)盆,書兩篋,翩然而去,人爭相望,若似神仙。”這令徐淵子與書并攜、翩然若仙的舟中之物,正是被文人譽為“天下第一雅草”的菖蒲。

《禮記·月令》中有“冬至后,菖始生。菖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記載。晉代嵇含在《南方草木狀》中描述:“番禺東有澗,生菖蒲,皆一寸九節(jié)?!绷頁?jù)明代李時珍的說法:“菖蒲,乃蒲類之昌盛者,故曰菖蒲?!边@大概就是菖蒲名字的由來。

在《詩經》中就有“彼澤之陂,有蒲與荷”的句子。這種與蒹葭、荇菜、卷耳、桑一起自田間水畔、古老詩歌中走來的植物,似乎天然帶著詩的氣質,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語境中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靈草”。

而自藥用移入書齋案頭,成為文人觀賞蒔養(yǎng)之清供,則是菖蒲的另一段身世。

菖蒲圖 絹本水墨 31.5×46.5cm 清 金農

古時蘇州植蒲有年的張聽蕉曾言:“菖蒲有山林氣,無富貴氣。有潔凈形,無骯臟形,清氣出風塵以外,靈機在水石之間,此為靜品,此為壽品,玩者珍惜。”清末大儒俞曲園則贊其“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侶白石”。清王玖也在其《蒲石圖》上題跋贊頌:“人間千花萬草盡榮艷,未必敢與此草爭高名。”

說到底,菖蒲乃“賤草”一株,何以得此盛名?

尋常草木的清潔秉性

菖蒲屬天南星科,多年生,一名菖歇,一名堯韭。生于陂澤者為濱菖,生于溪澗者為水菖,生于水石中者為石菖。石菖蒲高只數(shù)寸,葉纖細,因而又稱細葉菖蒲。

《遵生八箋》中言:“石菖蒲品之佳者有六:金錢、牛頂、虎須、劍脊、香苗、臺蒲。”植于盆中、成為書齋清供者,大都為石菖蒲中的金錢、虎須、香苗。

菖蒲并非珍稀物種,常見于溪邊山澗或陡峭石壁,于寒冬剛盡時覺醒,卻也不易得,須留心采擷。一如王安石經天柱山,“沿崖涉澗三十里”,才從石頭上尋得幾株。

清代畫家金農的《菖蒲圖》,以內斂的短細小筆,畫了一束在盆中密實生長的菖蒲,著實體現(xiàn)了文人心中這一草木理想的樣子——短、細、密。而其味道卻有一種鄉(xiāng)野之氣,吸入肺腑不覺一陣清氣上揚。其色四季皆綠,帶著一股淡淡的清逸之氣,頗具文人的仙風道骨。

菖蒲會開花,只是鮮少被人見到。金農說:“莫訝菖蒲花罕見,不逢知己不開花?!痹瓉眍H具性情的菖蒲,但逢有緣人,才將自己最旺盛的生命綻放流露。

一次,蘇轍見盆里菖蒲忽然開花,以為是吉兆,便乘興寫下一首詩:“石貧攢石養(yǎng)菖蒲,沮洳沙泉韭葉鋪。世說華開難值偶,天將壽考報勤劬。心中本有長生藥,根底暗添無限須。更爾屈蟠增瘦硬,他年老病要相扶?!币源俗鳛閴鄱Y送給遠方的兄長。蘇軾讀后,繼而作《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反饋之——小小綠植偶然生發(fā)幾朵花,也能引發(fā)昆季相隔千里的唱和,實在溫馨可愛。

供于案頭的山野氣息

清幽的山澗和潔凈的溪岸本是菖蒲自然的居所。愛蒲人于此類人杰地靈、湍水擊石之處將菖蒲請到堂前,好生伺候,以紫砂、陶瓦、枯木、奇石為載體,植蒲其上,精剪、細培、馴化后衍生為案頭供奉——看似不過園藝而已,實則植蒲定性,蒔蒲養(yǎng)心。

終究,這些親手進行的日常操持需要主人付出諸多勤謹與耐心。因此,《群芳譜》說菖蒲“愈久則愈密,愈瘠則愈細,可以適情,可以養(yǎng)性,書齋左右一有此君,便覺清趣瀟灑”。蘇軾亦言,菖蒲“蒼然于幾案間,久而益可喜也”。

菖蒲八哥圖紙本設色73×33cm現(xiàn)代潘天壽

菖蒲制成盆景之事始于唐代,宋起風行。文人愛它,多半是對著眼前這小小的一抹青翠郁蔥,悟出了袁宏道筆下瓶花的意味——無須遠至山林,便能在咫尺間觀望得道于自然天地。人們以一盆蒲草,將美與道衍生到案頭、居處,乃至心思停駐的任意一時一處,當真如佛語中的“芥子須彌”——諸相皆非真,巨細可相容。細密短小的菖蒲容納了宇宙洪荒、萬水千山的自然之象,日月精華便在那初露的尖細嫩芽上畢數(shù)盡顯。

且不論其還有更為實用的價值。如高濂言:“書齋蒲石之供,夜則可收燈煙,曉取垂露潤眼,此為至清具也?!惫湃讼嘈?,夜晚秉燭夜讀、披卷著述,蒲葉能夠吸收燈燭的油煙;晨起時,以蒲葉上的凝露潤洗倦目,則使人神清目明。

至元代,菖蒲不僅為端午節(jié)的必備藥材,更與插花藝術相結合,多了一層審美、裝飾甚至言志的功能。如明末清初陳洪綬的《勸蒲觴圖》,就是作于端午節(jié)、以蒲明志的代表畫作。圖中人物簪艾草、捧蒲觴、持節(jié)、佩劍,未必不是其趣之所向與節(jié)之堅守的表征。

古時菖蒲的蒔養(yǎng)之道

現(xiàn)代文人依舊愛菖蒲,且仍然心照不宣地遵循古法蒔養(yǎng):供養(yǎng)菖蒲所需不多,淺水與清風即可使其久活。正如蘇軾在《石菖蒲贊》里所說,那些在石頭上生長的草木,大多的根莖須得有些許土來附著,“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漬以清水,置盆中,可數(shù)十年不枯”。

但“欲其苗蒼翠藩衍,非歲月不可”(高濂《遵生八箋》)。更講究些,則“石上種蒲草,得有舊石,盛以官哥均州定窯方圓盆中,養(yǎng)以河水。天落水時,令出見天日,夜受風露,則草石長青。若置之書齋,塵積蒲葉山石,則憔悴弊矣”(文震亨《長物志》)。

加之,有心人會遵循昔人種訣:“春遲出,夏不惜,秋水深,冬藏密?!奔创悍种髮⑤牌岩瞥鍪覂?,農歷四月十四逢菖蒲生誕即刻精剪,修葉宜凈;秋燥澆透水;冬天避冰害。

另據(jù)“異根不帶塵埃氣,孤操愛結泉石盟”,乃知養(yǎng)菖蒲,須盆、石得當,水、時適宜。

勸蒲觴圖 絹本設色 明 陳洪綬

蒲用之盆頗多,民者用瓦陶,貴者用瓷砂,雅者則用磚銅,云盆、枯木、貝殼之屬亦佳。至于容器色彩,多為青、藍、白等淡雅樸素之色,或石、砂本色,以襯托草色的蒼翠。造型、紋飾亦古拙簡樸,以圓形居多。如潘天壽《菖蒲八哥圖》、溥心畬《盆花菖蒲圖》、黃山壽《菖蒲清供扇面》中均以圓盆示之。

蒲石秋菊絹本設色 24.4×24.6cm 近代 居廉

清供圖紙本設色 清 任伯年

盆下配以石榴、香櫞、佛手、柿子,如朱屺瞻《歲朝清供》中描繪,既富自然野趣,又十分值得玩味。亦可置茶書墨香旁,搭配出更具深味的祥兆美意。如菖蒲與矮松(《明人十八學士圖》)、靈芝(吳昌碩《菖蒲壽石》)搭配,就有延年益壽的寓意;與水仙、天竹子、牡丹、佛手、荔枝等水果花卉(吳昌碩《歲朝清供圖》)搭配,則生出更多歡喜、清新之味。

附石亦是一種植蒲的古法,尤令文人青眼有加。宋時文人間大興賞石之風,菖蒲依石生長,恰為這愛石增添了另一樣“玩伴”。正所謂“一石十八景,一草九種姿”。布置點綴、經營設計那本無生命的石頭,令其上雀躍生長生命力盎然的小植株,便成了文人書齋中流行的細節(jié)。石須置水中,長久滋養(yǎng)著菖蒲。菖蒲葉形可任其生長,株形則追求山野之氣。與石相附,彼此相映相生,一同成為觀賞對象。

歲朝清貢圖 紙本設色 152×80.5cm 清 吳昌碩

花卉冊之一 紙本水墨 25cm×32cm 清 金農 遼寧省博物館藏

附石選用的石頭以昆山石為最佳,素有“雁山菖蒲昆山石”(陸游《菖蒲》)的說法,宋代的《云林石譜》中也有印證。昆山石出自昆山市馬鞍山下,以白色為貴,因其竅孔遍布,栽種菖蒲于石上,能令其生長茂盛。而青色菖蒲配上白色昆石,色彩清雅,十分清目。明陳淳的《昆璧圖》以水墨法描繪了石菖蒲和昆山石組成的附石式盆景,確鑿地將這一搭配呈獻于世人。而除昆山石外,武康石、羊肚石亦可做菖蒲附石的佳材。

附石菖蒲也可先種于圓石上過渡,再移植于奇石上。宋人吳懌在《種藝必用》中就記載道:“菖蒲,初種在圓石上,一再移于好石之上,極細而不粗?!本恿遁牌焉让妗肪彤嬘蟹N于圓石上的菖蒲。

文人之于菖蒲的際遇

愛蒲人與蒲草的際遇,超平物外,是類似陶淵明之于菊、鄭板橋之于竹的緣分。文震亨《長物志》有載:“花有四雅,蘭花淡雅,菊花高雅,水仙素雅,菖蒲清雅。”菖蒲繼承了屈子以來香草美人的比興傳統(tǒng),與蘭、菊、水仙一樣因簡而潔,因俗而雅,有出塵之致,其俊秀卓然的氣韻也正合文人寧靜致遠的秉性。因此,從愛蒲、惜蒲、蒔蒲,到畫蒲、詠蒲、賞蒲,無不體現(xiàn)著文人對菖蒲之風骨氣節(jié)與貞潔品格的追求。

昆璧圖紙本水墨80.1×34.8cm 明 陳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蒲蝶圖紙本水墨 111.8×57.8cm 明 項圣謨 故宮博物院藏

松陰蓮蒲圖(局部) 紙本設色 31×54.7cm 明 朱瞻基 故宮博物院藏

對儒士而言,菖蒲不假日色,不資寸土,只與清泉、白石為伍,仿佛不肯與濁世同流合污的高士化身,是君子品行的映照。于是,每日清晨至院中侍弄它,為其澆水、剪葉、修形,讓這草間精靈恣意生長,已成為愛蒲人不得擱置的“日課”,被賦予了修持自身的含義。

文人愛蒲,有孰甚于金農?他畫了很多菖蒲,畫里的菖蒲皆蒼蒼郁郁。畫完卻并不盡興,繼續(xù)題識日:“石女嫁得蒲家郎,朝朝飲水還休糧。曾享堯年千萬壽,一生綠發(fā)無秋霜”——興致勃勃為菖蒲“娶妻、做壽”。他撰詩文以菖蒲自況,結交了一眾如菖蒲般孤清的友人,連齋名都是“九節(jié)菖蒲憩館”,唯念菖蒲的靈性充斥周遭。

蘇軾癡石,也迷菖蒲,自嘲為“蒲奴”。他調任登州任太守時,就專門跑到丹崖山旁,取彈子渦石數(shù)百枚,用以供養(yǎng)菖蒲。他說那石頭“為海浪所戰(zhàn),時有碎裂,淘灑歲久,皆圓熟可愛”,于是“持此石歸,袖中有東?!弥璋恢校张c山海對”。在慈湖山中游船時,蘇軾尋得幾株菖蒲置于舟中,“間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愛焉”。后來改走陸路,羈旅中不便照看,也不忘將菖蒲寄托于友人,并囑托其“善視之”,“余復過此,將問其安否”,關切之情鑿鑿。

陸游之愛菖蒲,在尋找,在惦念,在安放一顆散淡的“閑心”。他說:“微官元不直鱸魚,何況人間足畏途。今日溪頭慰心處,自尋白石養(yǎng)菖蒲?!保ā度粢稀罚┒蹲須w》也是念念:“夜分飲散酒家壚,歸路迢迢月滿湖。小豎竊言翁未醉,入門猶記露菖蒲?!眽糁泻鲂褧r,作《堂中以大盆漬白蓮花石菖蒲,翛然無復暑意,睡起戲書》,很是自得,便親自為蒲石盆更換新汲的泉水,后烹茶品茗,并自嘲道:“寒泉自換菖蒲水,活火閑煎橄欖茶。自是閑人足閑趣,本無心學野僧家?!保ā断某鹾咫s題》)

鄭板橋愛菖蒲,說:“玉碗金盆徒自貴,只栽蒲草不栽蘭。”連蘭花這么驕矜高傲的植物都被比作二品,蒲草在其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家亦常以菖蒲為題作畫,他們筆下的菖蒲莫不古拙、蒼茂、清雅,別有文人意趣。

南宋曾幾寫過一首《石菖蒲》,大抵最能概括菖蒲在文人心中的位置:“窗明幾凈室空虛,盡道幽人一事無。莫道幽人無一事,汲泉承露養(yǎng)菖蒲?!薄嫉牢医K日無所事事,誰說的呢?打來泉水,接來露水,好好培植菖蒲,這便是我鄭重的大事?。?/p>

猜你喜歡
石菖蒲菖蒲文人
文人與酒
端午節(jié)令,明辨菖蒲
用菖蒲水洗頭(環(huán)球360)
石菖蒲的臨床應用及其用量探析
文人吃蛙
室雅菖蒲清
旅游(2018年6期)2018-06-08 11:15:18
宋代文人愛睡覺
石菖蒲揮發(fā)油SFE-CO2萃取工藝的優(yōu)化
中成藥(2017年7期)2017-11-22 07:34:00
石菖蒲生甘草護聽力
特別健康(2017年9期)2017-11-06 00:32:43
文人與石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3
恭城| 株洲县| 宁蒗| 同仁县| 清苑县| 阿拉善右旗| 荔浦县| 兴安县| 广德县| 涞水县| 拉萨市| 长阳| 灵武市| 易门县| 南宫市| 从化市| 连平县| 礼泉县| 卓资县| 东兴市| 万载县| 永昌县| 门头沟区| 望都县| 滦平县| 垫江县| 宁陵县| 休宁县| 资阳市| 东辽县| 花莲县| 金乡县| 宁化县| 阿拉尔市| 马关县| 江华| 南召县| 贵州省| 临沧市| 石家庄市|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