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認知理論分為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三者有效結合組成元認知體系,共同推動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在元認知理念指導下,以師范類院校的鋼琴啟蒙教學為主體,目的是有效提升鋼琴教學效率,使鋼琴初習者在有限時間內學好鋼琴,并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實現鋼琴教學效率最大化。
【關鍵詞】元認知理念;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2-0220-02
【本文著錄格式】沈興. 元認知理念指導下的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研究[J].北方音樂,2020,06(12):220-221.
在當前的信息交流日益方便的時代環(huán)境下,互動式教學和自我探究式教學等教學法日益被師生接受和認同。而元認知理念在這些教學方法中都不同程度地滲透其中,作為師范類鋼琴啟蒙教學更加需要以元認知理念為指導,以鋼琴思維和鋼琴彈奏為重心展開教學工作。
一、相關理論概述
(一)元認知理念
元認知理念最早是在心理學研究中發(fā)現的,由約翰·佛拉維爾(John Flavell)在1976年《認知發(fā)展》中提出,主要內容為個人對自己認知過程及結果或其他相關事情的知識。由此可知,元認知主要是對自己的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jié),是一種通過一定知識學習而不斷進行自我調整的心理活動現象,也是自我思維活動的過程。
通過元認知概念界定可知,元認知需要某方面的知識和學習體驗,并在知識和體驗中涉及對自身認知的監(jiān)控,或是對專業(yè)知識學習中的技能學習,即主要涉及元認知知識、元認知監(jiān)控和元認知體驗要素。其中,元認知知識要素涉及到個人元認知知識和學習策略等方面的知識,具體到學習個體中就是結合認知知識對于個體認知過程和認知結構的影響因素的認識;元認知監(jiān)控要素涉及到計劃、監(jiān)測、調整,即對所認知的對象根據發(fā)展過程進行計劃、監(jiān)測評估效果、矯正或補救性的調整反饋信息。
(二)元認知與鋼琴教學
元認知是構建鋼琴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的要求,這主要是基于元認知認識能夠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鋼琴學習者自身與他人的鋼琴學習差異比較,自主確立演奏目標和彈奏曲子類型,進而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策略;同時,元認知理念指導教學過程,能夠更好地進行探究型教學,而探究型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元認知是提高教學主體鋼琴演奏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鍵。另外,隨著近年來學習鋼琴的人數越來越多和鋼琴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需求,鋼琴教學的創(chuàng)新模式也是鋼琴教學發(fā)展趨勢,而鋼琴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的構建離不開鋼琴學習者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導與激發(fā),離不開培養(yǎng)鋼琴學習者的演奏探究精神等,這些都與鋼琴教學主體的藝術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相關,而元認知作為哲學思辨性質的重要元素,對于鋼琴藝術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結合元認知三要素剖析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
由于元認知要素系由元認知知識、元認知監(jiān)控和元認知體驗組成,因此,以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和元認知理念結合的研究,需要從該三個元認知要素的層面展開分析:
(一)元認知知識要素剖析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
元認知知識主要是認知知識的理論,即對研究者或學習者本身的認知過程和認知結果等方面的探究分析。具體到鋼琴啟蒙教學中,就是鋼琴老師需要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的把控,根據鋼琴初習者的總體學習狀況作出相應的教學調整,從而使初學者都能夠最大程度地把握鋼琴基本知識;而對于鋼琴初習者來說,就是鋼琴初習者對自身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等方面有個自我認知和把控,不斷地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進行相應的學習調整,逐漸構建起適合學習鋼琴的思維和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這些關于鋼琴教學主體的認知和把控等都需要涉及元認知的知識,從而為更好地調節(jié)和監(jiān)控鋼琴教學起到關鍵的作用,為鋼琴啟蒙教學目標明確性和精準性提供理論支持。下面就對元認知知識的內容結合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進行分析:
學習內容的元認知知識結合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的分析。在師范類鋼琴啟蒙教學中,由于師范類鋼琴學習者并未接觸過鋼琴學習,這就需要對鋼琴的基本內容進行學習,包括對識譜、節(jié)奏、力度記號等內容進行有效學習,結合這些學習內容來從中探析元認知知識的實際運用。譬如在以巴斯蒂安教程的小鼴鼠學習為例,很多的鋼琴初習者在彈奏中會忘記一些升降記號,也會被句子和跳音所混淆等不同程度的錯誤發(fā)生,而對于這些彈奏錯誤往往都是在鋼琴彈奏過程中發(fā)現的,也就是涉及到元認知知識的運用,即對于鋼琴教學主體的目標學習中,經過切身的鋼琴彈奏教學后發(fā)現的鋼琴教學知識缺陷或鋼琴教學知識盲點,而這主要是通過鋼琴彈奏的成果進行的評估。為此,需要結合元認知知識針對所涉鋼琴彈奏錯誤內容進行預先式的頭腦演練,以便最大化地通過預警提示的作用來避免彈奏錯誤的再次發(fā)生。而這個預先式的頭腦演練還是涉及其他內容的示范彈奏等,無非都是以優(yōu)化思考方式的策略結合元認知知識的有效結合來提升鋼琴教學效率。而在鋼琴啟蒙教學的元認知教學中,可以嘗試通過問答式的教學方式進行,讓鋼琴教師引發(fā)學生思維,通過具體的操作彈奏發(fā)現學生中的多數通病,對此鋼琴教師根據學生的彈奏錯誤點和彈奏盲點進行問答式的認知提升,從而助力學生在以后的彈奏中注意不再發(fā)生錯誤。而對于鋼琴教學的薄弱點的內容總結和引導,基于各個師范類院校的教學情況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但是無論是何種教學方式的采取,都需要結合元認知知識和學習進程加以進行,而對于鋼琴教學的薄弱點認知,可以采取鋼琴老師的引導教學法或是學生自主的剖析式,也就是基于各個師范類院校的具體情況采取即可,目的就是使教學薄弱點的認知達到認知最大化效果。
學習策略和使用方法的元認知知識結合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的分析。在鋼琴啟蒙教學中,基于鋼琴初習者并未形成正確的發(fā)音方式,可以嘗試通過斷奏和連奏的方式作為教學策略進行鋼琴教學,以便讓學生從中深刻體驗該兩種方式的優(yōu)劣勢所在,從而促動學生結合自身對鋼琴的感悟來選擇其中一種方式,而這樣的關于鋼琴彈奏方式的選擇過程,實際上就是利用元認知知識學習鋼琴,不斷地通過自身對于鋼琴的認知再結合元認知知識來促進鋼琴的學習效率。同時,這樣的一種教學過程,實際上也是基于教學中的教學策略比較和選擇來強化鋼琴教學規(guī)律性的認識,特別是對于師范類鋼琴啟蒙教學而言,更是將元認知知識+師范類院校學生將來面向教學對象+師范類院校學生自身學習狀況的各種可能的教學情形進行預設性的鋼琴情景教學,從而將三者內容的結合達到最大化,實現多重的鋼琴教學效果。為此,可以通過教學實例進行:斷奏主要是利于彈奏力量的建立和后臂松弛;連奏主要是利于鍛煉手指本身的獨立性(鋼琴基本知識點)。如若在彈奏中教學主體發(fā)現手指觸鍵聲音并不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認知),對于該種鋼琴彈奏現象就需要分析,從中分析出手指關節(jié)沒有支撐好,導致彈奏者的手臂力量未能很好地起到傳遞效果,特別是將力量聚集指尖(元認知),采取的對應方式就是在鋼琴教學中使用斷奏法多加練習手指本身力量,以便使手指關節(jié)能夠達到有力支撐(元認知知識利用);在鋼琴彈奏過程中如若發(fā)現存在彈奏手指僵化不會靈活性彈奏的情況(認知),意識到問題癥結所在就是鋼琴彈奏手指獨立性差(元認知),采取的對應方式就是使用連奏進行高抬指慢練(元認知知識利用)。
(二)元認知體驗要素剖析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
單純性擁有元認知知識并未有實際操作彈奏過程,并不能將元認知知識滲透學習者的骨髓之中。為此,就需要良好的元認知體驗加以調動。結合到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中,可以通過事先準備——學生自我評判——生成記錄的過程進行。具體而言,學生事先準備的工作主要是以鋼琴學習內容中的譜面思考,使學生對于涉及元認知知識進行事先介入;學生自我評判的工作主要是對彈奏內容和彈奏效果作出自我式的評判,而這個自我評判的過程就是元認知體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譬如學生重音記號沒有充分彈奏出來主要是基于分句的重要性并未全面認知,須知重音記號往往是節(jié)奏的重心所在,鋼琴的彈奏效果要求重音記號必須彈奏出來,相應的改進方法就是多次摸索下鍵輕重力度;最后對此以生成記錄的方式進行,即可以嘗試采取元認知體驗記錄法進行,即我的認知(忽略重音)——并未充分認識到句子的重要性(學生的元認知)——多次摸索下鍵輕重力度(采取何種方法解決)——句子把握明確化,形成 了樂感而不是純粹式的彈奏一個重音(彈奏效果)——喜歡鋼琴彈奏,更加愿意啟動思考方式來練習鋼琴(學生的感受,即元認知體驗)。由此可知,主動式啟動元認知理念能夠有效促進鋼琴教學主體獲得更好的元認知體驗。
(三)元認知監(jiān)控要素剖析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
元認知監(jiān)控結合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的過程,分為制定計劃、實施監(jiān)測和及時調整。具體而言,第一,制定計劃是針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時間的計劃安排,譬如在第一天以熟悉曲譜和節(jié)奏為主,采取方法為通過識譜和節(jié)奏練習找出規(guī)律;第二天完成上行部分的彈奏,采取方法為斷奏和連奏練習;如此類推安排一周或一段時間的計劃;第二,實施監(jiān)測是通過即時監(jiān)測和評估監(jiān)測進行,前者是對練琴過程進行,譬如遇到陌生音樂術語主動查閱,遇到不熟悉的音要停頓練習后思考相應解決方法,并努力達到流暢彈奏為止;后者是對練習效果評估,也就是抽出一定時間對自己進行反思和總結。第三,及時調整是對彈琴中的錯誤進行及時的補救性措施應對,調整計劃去實施,從而使得監(jiān)控體系更加完美。
三、結論
元認知理念指導下的師范類院校鋼琴啟蒙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有助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參考文獻
[1]汪玲,郭德俊.元認知的本質與要素[J].心理學報, 2000(4):458-463.
[2]張堅.國內外聲樂教學中元認知理論及其相關問題研究綜述[J].音樂時空,2014(20):134.
[3]李靜.分析鋼琴教學中元認知的特殊意義[J].北方音樂,2017(9):121,124.
[4]張婧婧.元認知在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特殊意義[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8):274—275.
作者簡介:沈興(1991—),女,湖南人,研究生,助理講師,研究方向:作曲與作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