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劉莊的杜三是個篾匠。杜三是上門女婿,他的岳父王青頭沒有兒子,生了三個女兒。大姑娘嫁給了煤礦的一個職工,二姑娘嫁給了食品站長的兒子,三姑娘他不想外嫁,準備招個上門女婿養(yǎng)老送終,可能是三姑娘相貌平平不怎么好看,也可能是在世人眼里倒插門不是件榮耀的事,所以三姑娘二十六歲還待字閨中。
看到同伴們一個個穿上新嫁衣,三姑娘急得直在父母面前耍脾氣:“你們也不給人家操操心?!备改敢荒樀臒o奈:“能不給你操心嗎,這又不是能急的事?!?/p>
就在三姑娘著急之際,媒人來了,說的就是杜三。杜三住在十里外的杜莊,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初中畢業(yè)后去一個遠門舅家學了篾匠手藝,學成回家后,無奈家里太窮,連買竹子的本錢都沒有,學會的篾匠手藝無法施展,所以到了二十九還沒說上媳婦。前不久聽說王劉莊的王青頭欲招上門婿,特別聽說到王青頭家有一大片竹園時,他喜上眉梢,心想如能去他家做上門女婿,不僅有了老婆,當篾匠的本錢也解決了,可謂一箭雙雕,遂托媒人前去說親。媒人介紹了杜三的情況,然后又把杜三領去讓王青頭一家三口看了,三姑娘原本就急不可奈,見杜三人長得精干,沒等王青頭點頭就同意了。
一個月后杜三就嫁了過來,篾匠的那些工具自然就是他的嫁妝?;楹蟮亩湃芮诳欤跚囝^那半畝茂密的竹園成了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三姑娘也當了他的助手。
篾匠工作時需要一大塊場地,因此杜三大部分時間要在室外工作,他編制篾具時常常會有很多人前來觀看,人們的嘖嘖贊美聲也就成了他工作的興奮劑。其實他的工具很簡單,一把將竹子盤成細篾的篾刀,再就是小鋸子、小鑿子,有一件特殊的工具叫度篾齒,其形狀是用鐵打成小刀一樣,安上一個木柄,一面有一道特制的小槽,它的獨特作用是插在一個地方把柔軟結實的篾片從小槽中穿過去。篾匠的基本功包括砍、鋸、切、剖、拉、撬、編、織、削、磨,這些基本功杜三樣樣扎實、件件通曉。其中破竹的技術是他的一大絕技,一棵粗壯的竹子,杜三用鋒利的篾刀輕輕一勾,開個口子后再用力一拉,就劈開了一道口子,啪的一聲脆響,裂開成好幾節(jié),然后順著刀勢使勁往下一推,竹子節(jié)節(jié)劈開,噼啪噼啪的響聲像燃放的鞭炮,很快那把刀就被夾在竹子中間動彈不得了,此時杜三放下刀,用鐵鉗似的手抓住裂開口子的竹子,用力一抖一掰,啪啪啪,一串悅耳的爆響,一根竹子便從中裂開,讓人明白了什么叫勢如破竹。
竹片剖成后,杜三將竹皮、竹心分成青竹片和黃竹片,根據(jù)需要,竹皮又剖成青篾片或青篾絲。沒了竹皮的黃竹片剖出的叫黃篾,黃篾又以離竹皮遠近層次的不同分為頭黃篾或二黃篾。青篾適合編織細密精致的篾器,可加工成各類極具美感的篾制工藝品。黃篾柔韌性差,不易剖成很細的篾絲,故多用來編制大型竹篾制品。
杜三編制出不計其數(shù)的竹籃、竹椅、涼席、淘籮、蒸籠、籮筐、篩子,那些篾具篾紋縝密,造型美觀,很受家庭主婦歡迎。王劉莊幾乎每家每戶都用過他編制的篾具。本莊的需求滿足后,杜三編制出的篾具就讓三姑娘挑到集市上出售,由于他的篾具質量好,銷路很不錯。收入好了,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每到做飯時,他家的廚房里總是飄散出陣陣誘人的香味。
杜三因為這個手藝,自覺高人一等。早些年村里成立建筑隊,問杜三可愿參加,杜三想也沒想就一口回絕了:“那活又臟又累,我這活風不吹頭、雨不打臉,多清閑?!币虼水攧e人都拿上了瓦刀,他仍然拿著他的篾刀??娠L水不隨人意轉,沒幾年,拿瓦刀的成了吃香的行業(yè),一天能掙大幾百,拿篾刀的杜三卻無人問津了,篾器漸漸從日常生活中退出,由各色塑料制品取而代之了。
杜三沒事干了,很是寂寞,村里有個婦女叫孫小甜,丈夫去廣東打工三年未回。杜三有事無事地去關心一下她,竟把她的肚子關心大了。村干部要把孫小甜送到縣計生服務站去引產,孫小甜嚇得鬼哭狼嚎,忙說肚里的小孩是杜三的,平時老實巴腳的杜三一下子成了新聞人物了,三姑娘為此還和杜三打了一架。
此事一出,杜三自覺在王劉莊不好混了,便和三姑娘返回他的老家杜莊。此時王青頭老兩口均已離世,他那半畝竹園也已被砍伐干凈。
不久有人去杜集,說看見杜三和三姑娘在街上賣小菜,他們才五十多歲,竟然頭發(fā)都全白了。
在鄉(xiāng)村藝人當中,紙匠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因為誰都免不了一死,而紙匠就是為死者服務的。所以每當鄉(xiāng)村里死了人,管事的交待辦的第一樁差事就是去請紙匠扎紙人紙馬。
按照家族輩分,獻彬比我長一輩,弟兄三個,他排行老二。獻彬身材矮小,穿著邋遢,說話時眼瞪得嚇人,聲音還老大。早年因為家窮說不上媳婦,他去當了幾年和尚,但因過不慣那種清心寡欲的日子,后來又還了俗,于是人們就叫他二和尚,再沒人叫他大名了。
獻彬還俗的目的就是為了說媳婦,他也為此進行了一番努力,但由于經(jīng)濟的、歷史的特別是自然條件的原因,最終沒實現(xiàn)。獻彬性格有些古怪,不大愛和男人說話,但見到女人卻特別熱情,一雙色迷迷的眼睛直勾勾地看人,常常把女孩子嚇得哇哇大叫。早年聽說過他把一個要飯的老女人關在小屋里幾天幾夜不讓出來的事,由于這些原因,村里人不喜歡他,甚至有些厭惡他。可偏偏他是村里的紙匠,村里死了人都得去找他紙扎。出于好奇,我常常有事沒事去看他如何做紙扎。
獻彬住在村東頭,一間小屋既黑又亂,通常情況下他的紙扎都是在屋外的院子里完成的,只有下雨時才會搬到屋里做。由于沒有地方放,所以他的紙扎都是以銷定產,就是說只有死了人有人要他扎的時候他才會扎。為了完成那些預定的紙扎,他常常要夜以繼日。
獻彬扎制的東西主要有三樣:紙馬、紙人、紙箱。三樣東西中紙箱最好扎,用高粱稈或蘆葦稈扎個四方框,再貼上紅紙或綠紙,然后用筆畫個箱鼻子即可。工藝最復雜的是扎制紙馬、紙人。扎紙馬的時候要先用竹篾扎出馬的骨架,然后再用紙糊上去,最關鍵的工序當然就是扎制馬的骨架了,因為骨架不是直線型的,所用的竹篾都要用燈火烤出各種各樣的彎狀,然后再組裝成。這是一件細致而難度很大的活,做的時候得聚精會神,烤那些彎度的時候要一邊烤一邊用嘴輕輕吹,稍不留神,火候掌握不好,就會將竹篾燒斷,前功盡棄。紙馬是死者的靈魂乘坐的,所以里面還得有裝滿紙錢的“錢柜”、有防身用的打狗棒之類的物品。
紙人也是個費工的活,先要扎制出兩個人的骨架,然后以白紙裱糊,最后彩繪完成。這兩人分別是童男童女,負責照顧死者的生活起居。童男童女也有名字的,以便死者使喚起來方便,一般喚為“春花”和“春紅”,但有時獻彬也不寫名字,讓主家自己去取個名字。
紙扎在村內僅此一家,因此獻彬的生意很不錯。他孤身一人,便隔三差五地去下館子。由于會紙扎的技術,獻彬常常把自己和村里的教師阿金、醫(yī)生阿黑擺在了同等位置上,人們稍一反駁,他就把眼瞪得像燈泡:“不是嗎,我比他們還要重要,他們不就是教個書、打個針嗎?人死后都不待見他們,知道不?但不能沒有我,因為我是死人的后勤部長。”
眾人都笑,可他不笑,繼續(xù)一本正經(jīng)地說:“笑什么?死人坐的馬、用的家具、花銷盤纏,哪一件不沖我要?就連在那邊誰伺候他都得我說了算?!弊屑毾胂胨脑挘灿袔追值览?,死人陪葬的東西,哪一樣不是經(jīng)過他的手完成的呢?他稱自己是死者的“后勤部長”,倒也有幾分貼切。
二和尚正說得興高彩烈的時候,有個毛頭小伙子插話:“人家死了,都到你這兒來領東西,可你將來死了,到哪兒領東西去呢?”
二和尚興致仍然不減:“那是你操的心嗎?我死了,破席子一卷,隨便往哪溝里一扔就行?!闭f完這話,他的臉色凝重起來,半晌不再說話了。
好一會兒后,他才自言自語地說:“唉,其實這還不都是活人眼目的事?!?/p>
這話說得倒是實情,他干了一輩子的紙扎活,說到底不過都是“活人眼目的事”,他做出來的那些東西除了安慰一下活著的人,對死者又有什么實際意義呢?
后來我離開了老家,幾年后聽說獻彬去了鎮(zhèn)里的敬老院。又過了幾年,聽說他因病去世了,從此村里再沒有了紙扎匠。
現(xiàn)在市場上不乏出售喪葬用品的商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那些葬品基本上都是機器生產的,也已不單單是紙馬紙人之類,還有紙冰箱、紙彩電、紙轎車等高檔“消費品”。是呵,如今活人高消費了,死人不得也享受享受?雖然仍舊是“活人眼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