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可算是我們生活中一位優(yōu)秀的小幫手,它不僅安全性高、對皮膚刺激小,價格也很實惠,日常的消毒殺菌都離不開它。這個小幫手有一位不怎么喜歡的對象,兩者頗有些水火不相容的味道。這位不招碘伏待見的朋友是誰呢?一起來看看吧!
實驗材料:
碘伏(即絡(luò)合碘)、玻璃杯、維生素C片
實驗步驟:
1.將碘伏倒進玻璃杯。
2.取出10片維生素C片。
3.將維生素C片放到碘伏中,輕輕搖晃玻璃杯。
4.碘伏開始褪色,最后完全沒了顏色。
徐教授講原理:
棕紅色的碘伏遇到白色的維生素C片便褪去顏色,成為無色液體,看來碘伏真不太喜歡維生素C這位朋友呢。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
這是一個典型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碘伏有很強的氧化性,而維生素C有很強的還原性,當(dāng)兩者混合,因為維生素C過量,碘伏的顏色就褪去了。
科學(xué)拓展課堂:
在地理大發(fā)現(xiàn)時代,船上的很多水手在遠洋航行時不幸罹患了一種典型的航海病,這些可憐的患者皮膚潰爛、牙齦出血不止,不久就危及到生命,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壞血病。當(dāng)時人們對此感到恐懼萬分,卻又毫無辦法。
直到1747年,英國皇家海軍的詹姆斯·林德醫(yī)生意外地發(fā)現(xiàn),只要給予海員足夠的新鮮橘子或者檸檬,即可預(yù)防和治愈這可怕的壞血病。這時,人類才認識大名鼎鼎的維生素C,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維生素C又得名抗壞血酸。
維生素C在我們身體中發(fā)揮著如此大的作用,所以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因為它們中富含維生素C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