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雨珊
摘 要: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成為中國革命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86年10月,紀念長征勝利50周年之前,黨中央國務院等各級部門高度重視,甘肅會寧建設了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會師園)和10多處戰(zhàn)斗遺址紀念地,促進了甘肅會寧紅色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而甘肅會寧紅色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反過來又促進了紅色文化的宣傳,形成了互為補充、宣傳和滲透關系。文章以會寧紅色旅游為例,闡述了會寧發(fā)展紅色旅游的基礎,論述了會寧紅色旅游對紅色文化的滲透、宣傳和補充作用,后研究認為發(fā)展甘肅會寧紅色旅游可以帶動會寧的城市化建設。會寧是“紅色圣地”,希望會寧的紅色旅游發(fā)展可以為其他紅色旅游景區(qū)提供借鑒。
關鍵詞:發(fā)展;紅色旅游;紅色文化;宣傳作用
1 會寧發(fā)展紅色旅游的基礎
會寧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的地方。1986年10月紀念長征勝利50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等各級部門高度重視,建設了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會師園)和10多處戰(zhàn)斗遺址紀念地,促進了甘肅會寧紅色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自1986年以來,甘肅會寧的紅色旅游景區(qū)(點)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改建和擴建,紅色旅游事業(yè)發(fā)展日新月異。
時至今日,甘肅會寧紅色旅游景區(qū)(景點)發(fā)揮紅色旅游對紅色文化的滲透、宣傳和補充作用,同時在發(fā)展甘肅會寧紅色旅游業(yè)的過程中帶動的城市化建設,進一步豐富、發(fā)展和傳承紅色文化。
紅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zhàn)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從江西瑞金出發(fā),在甘肅會寧會師,最后在陜西延安落腳。甘肅會寧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是中國會寧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的地方,一直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在不斷地改建、擴建和更新完善以后,達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景區(qū)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 17775—2003)及《旅游景區(qū)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的有關評定細則,景區(qū)(點)的旅游交通、游覽、旅游安全、衛(wèi)生、通信、旅游購物、綜合管理、接待游客數(shù)、旅游資源與環(huán)境保護、旅游資源品位10個方面達到國家評定標準,經(jīng)省旅游景區(qū)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初評和推薦,被全國旅游景區(qū)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4A級景區(qū)。
甘肅會寧有毛澤東題詞“好地名啊好地名,會寧會師,中國安寧”;甘肅會寧有朱德總司令宣讀過《中央為慶祝一二四方面軍大會合通電》的聯(lián)歡會場遺址;甘肅會寧有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筆題寫塔名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
2 會寧紅色旅游對紅色文化的滲透、宣傳和補充作用
“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實質就是要求旅游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生存環(huán)境成為一個整體。”(《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憲章》和《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行動計劃》)。紅色圣地甘肅會寧,不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紀念革命英雄或者傳承長征精神的各個方面來說,重視、發(fā)展和挖掘紅色文化都是傳承紅色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偉大舉措。在旅游過程中滲透包括紅色基因、紅色思想和紅色意識在內的紅色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循序漸進地將紅色文化根植于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
2.1 會寧紅色旅游對紅色基因的滲透作用
旅游本身就是一種游覽、觀光和娛樂的行為,能夠開拓人們的視野、塑造性格和改變生活態(tài)度。
多年來,會寧舉辦過三次大型的紀念慶祝大會,紀念活動的舉辦可以讓游客了解長征的歷史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
會寧有會師樓、會師塔、會師聯(lián)歡會遺址以及各個指揮部舊址,還有桃花山勝利景園,游客游覽這些地方可以體會到革命的不易、勝利的不易和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里播放的電影和電視劇《長征》《大會師》《淬火成鋼》等滲透、繼承和傳播了紅色文化和紅色品質。
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會師園)中“紅色書屋”有《紅星照耀中國》《地球的紅飄帶》等書籍,舊址管委會有《大會師》雜志可供游客的閱讀和思考,這些書籍記錄了長征歷史細節(jié)、歷史精神以及歷史使命。
2.2 會寧紅色旅游對紅色思想的宣傳作用
旅游景區(qū)不是單純的旅游景區(qū),也不應該建設成為單純的旅游、休閑、娛樂的景區(qū),單純的旅游景區(qū)顯得單調和乏味,如同飯桌上只有一樣菜,我們應該把景區(qū)建設成為“一桌席”,有菜有肉、有涼有熱、有色有味,在這個意義上說,景區(qū)也應該“五味俱全”,就像會寧桃花山紅軍長征勝利景園一樣,包含宗教的、紅色的、綠化的各種文化底蘊,讓旅游者不只是爬山鍛煉,更多的是了解綜合性的文化。
2.2.1 甘肅會寧紅色旅游景區(qū)(點)具有“政治成分”
在甘肅會寧紅色旅游景區(qū)(點)旅游,可以看到在會師塔前的黨旗下宣誓的一批又一批老黨員和新黨員以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思想進步青年。
2.2.2 甘肅會寧紅色旅游景區(qū)(點)的“經(jīng)濟意識”
甘肅會寧紅色旅游景區(qū)(點)都是免費開放的旅游地,沒有讓游客感到“強賣”和“強買”的一絲一毫的思想壓力,紅色紀念地的紀念品和當?shù)赝撂禺a都由游客自由選擇。
2.2.3 甘肅會寧紅色旅游景區(qū)(點)的“思想觀念”
甘肅會寧紅色旅游景區(qū)(點)的游客來自五湖四海,他們都會為中國革命領袖和英雄精神所折服,恭恭敬敬獻花、安安靜靜參觀、規(guī)規(guī)矩矩閱讀,這是對老一輩革命家和革命者的尊重和敬仰。
2.3 會寧紅色旅游對紅色意識的補充作用
在甘肅會寧紅色旅游景區(qū)(點)有兩種文化色彩,即紅色文化和綠色文化。將紅色文化—長征精神和綠色文化—樹木與花草相互融合起來,突出紅色景區(qū)(點)真正意義上的愛國主義教育理念。
3 發(fā)展甘肅會寧紅色旅游帶動的城市化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在紅色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的過程中,會寧縣政府和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管理委員會依照總書記和重要管理機構的方針政策,依照“紅色旅游不是簡單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僅僅是基礎,紅色旅游產品還要精心設計,要結合旅游規(guī)律。不是所有紅色旅游景點都能成為紅色旅游的熱點,要經(jīng)過紅色精神的挖掘,紅色文化的展現(xiàn),防止紅色旅游開發(fā)中的庸俗化。要明白紅色旅游的文化意義是什么,整個產品的賣點在哪里,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什么,要將紅色旅游的特色產品以及與此相關的消費方式挖掘出來”的基本原則,實現(xiàn)和達到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會師園)4A級景區(qū)建設標準,打造一流的景區(qū)(點)形象和服務。
4 結語
會寧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的地方,是“紅色圣地”。發(fā)展會寧紅色旅游可以帶動會寧城市化建設,進一步豐富、發(fā)展和傳承紅色文化,實現(xiàn)紅色旅游對紅色文化的滲透、宣傳和補充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紅,馬彥芳.全域旅游背景下區(qū)域產業(yè)融合發(fā)展探究—以河北省興隆縣為例[J].河北旅游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18-23.
[2]羅霞.全面優(yōu)化景區(qū)環(huán)境讓紅色文化“活”起來—百色起義紀念園以創(chuàng)建AAAAA級景區(qū)為契機豐富紅色文化旅游內涵(下篇)[N].右江日報,2019-07-23(A01).
[3]馬可房.會寧文物(會寧歷史文化叢書)[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5.
[4]杜永勝,常琦彪.圖說三軍大會師[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11.
[5]紅軍會寧會師志編纂委員會.紅軍會寧會師志[M].白銀:紅軍會寧會師志編纂委員會,2016.
[6]巍魏.地球的紅飄帶[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
[7]杜永勝.革命紀念館和紅色旅游景區(qū)應當怎樣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正能量[J].中國紀念館研究,2015(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