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芬
一、課標研讀:
(1)說出傳染病是由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的。
(2)說明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3)舉例說明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可以分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三個方面。
二、教材分析:
《傳染病及其預防》是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十三章第二節(jié)的內容,屬“課程標準”十大一級主題之一──健康地生活的相關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人體的消化、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內容,具備了相關的生理基礎知識,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有助于理解不同類型的傳染病額傳播途徑和相關預防措施。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描述出傳染病的特點。認識傳染病的病因。
(2)說出傳染病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以及預防措施。
2、能力方面:
(1)通過實驗“顯微鏡觀察蛔蟲卵”,培養(yǎng)學生實驗探究的能力。
(2)通過分析人類對新冠肺炎的認識及防治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傳染病的特點和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及防治措施的學習,逐步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傳染病的病因及特點。
(2)傳染病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及防控措施。
2、難點
(1)常見的傳染病的病因。
(2)預防措施。
五、教學方法
從當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出發(fā),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通過組織學生列舉常見的一些常見的疾病。從而在分析討論中歸納出傳染病的特點。然后跟隨科學家的腳步,進一步幫助學生認識當前新冠肺炎的病原體就是新型冠狀病毒,從而引起傳染病的病原體,并得出傳染病的概念。接下來,針對新冠肺炎,我們得出傳染病要想流行,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再拋出我們國家為了應對新冠病毒,所作出的科學防疫,從而引出科學防范傳染病的三個措施。
六、教學準備:
1、顯微鏡觀察實驗的器具及材料。
2、新冠肺炎的一些相關知識。
七、教學過程:
(作者單位:安陽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