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英,周華蓮,梁春燕,張冬梅
(遂川縣人民醫(yī)院,江西 吉安 343900)
婦科陰式全子宮切除術需要擺膀胱截石位,這樣可使手術操作順暢[1],有助于手術野暴露。這種體位一旦擺放不當,會產生并發(fā)癥,常常導致坐骨神經損傷、靜脈栓塞等并發(fā)癥。術中,患者由于手術麻醉,致使其不便翻身,某一部位易受壓,血流不順暢,某部位缺氧、缺血甚至營養(yǎng)不足便可產生壓瘡[2]。陰式全子宮切除術中,改變體位的患者是壓瘡的重要人群。伴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人體某位缺血時間越長,有研究顯示患者在被送入手術室后,嶄新的環(huán)境,以導致情緒波動,腎上腺素水平升高,糖皮質激素生成,蛋白質產生受到阻礙,此均為壓瘡危險因素[3]。陰式全子宮切除術采用改良膀胱截石位可減輕術者不當的擠壓,還能減輕神經和血管的損傷,對緩解患者下肢麻木、疼痛有顯著效果。因此,本文主要探討陰式全子宮切除術采用改良膀胱截石位預防壓瘡的效果?,F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選擇在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婦科就診的采用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治療的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6~65歲,平均(35.11±5.21)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傳統(tǒng)膀胱截石位)30例與研究組(改良式膀胱截石位)30例。兩組患者基本信息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采用改良膀胱截石位婦科手術患者,無心血管疾病,皮膚關節(jié)無損傷,認知功能無礙。排除標準:凝血功能不正常患者,頸椎病患者,高血壓患者。
1.3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體位,在腰-硬聯合麻醉成功后,患者骶尾部平手術床下沿,托腿架與手術床呈90°固定在手術床兩側近患者髖關節(jié)處,并外展45°,將患者的小腿置于托腿架上并固定,使患者髖關節(jié)屈曲呈90°并外展45°,膝關節(jié)屈曲成90°。研究組采用改良膀胱結石體位,在手術麻醉前為患者骶尾部涂沫凡士林,以保護受壓皮膚,手術床下沿墊上高約10 cm左右的軟墊,再墊上吸水性的產墊,在腰-硬聯合麻醉成功后,托腿架固定在手術床兩側近患者髖關節(jié)處,根據患者身高調整托腿架高度,托腿架與手術床傾斜呈120°左右并稍外展,托腿架上墊上軟墊或小水袋,再將患者的小腿放置于托腿架上并固定,使患者髖關節(jié)屈曲呈120度左右并稍外展約40°左右,膝關節(jié)屈曲呈130°左右;雙上肢分別放置于兩側的放手扳上,根據患者的感受舒適度調整放手板的位置;注意保暖。
1.4觀察指標:壓瘡風險評估:巡回護士對兩組患者進行記錄,主要根據本院《手術壓瘡風險評估表》。評估內容含:患者年齡、體重、皮膚狀況、活動狀況、是否有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并發(fā)癥。具體為<10分為低危險,10~11分為高危險,>10分非常高危險。壓瘡預防室溫應該維持在23℃~25℃,采用改良膀胱截石位陰式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其身體下床單容易皺褶,壓迫時間一旦過長,容易產生壓瘡。在消毒過程中,手術床單應該一直保持在不潮濕狀態(tài),使患者不適感下降,也使手術感染概率降低。
2.1兩組患者壓瘡風險評估情況比較:兩組患者低度風險及中度風險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高度風險與壓瘡風險評分(10.0±2.2)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0±2.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兩組患者壓瘡發(fā)生情況比較:對照組發(fā)生壓瘡患者有5例,發(fā)生率為16.7%,研究組無壓瘡患者發(fā)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43,P=0.031)。
表1 兩組患者壓瘡風險評估情況比較
組別例數壓瘡風險[例(%)]低中高評分(x±s,分)對照組3019(63.3)6(20.0)5(16.7)13.0±2.1研究組3027(90.0)3(10.0)010.0±2.2χ2/t值0.7920.8714.6435.403P值0.3730.3150.31<0.000 1
近年來,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在臨床上得到了大力的發(fā)展,陰式全子宮切除術獲得了良好的效果。陰式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是在術中壓瘡容易發(fā)生的重大在因素。而評價手術室護理質量至關重要的指標就是壓瘡,壓瘡的發(fā)生對患者的預后恢復可造成極大的影響[4-5],使患者倍感病痛。因而,本文主要研究陰式全子宮切除術采用改良膀胱截石位預防壓瘡的效果。對減輕患者痛苦,探究改良膀胱截石位對手術效果的影響有一定價值。
本文研究表明,研究組高度風險與壓瘡風險評分(10.0±2.2)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0±2.1)分;對照組與研究組壓瘡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43,P=0.031)。對患者采取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治療方法,尤其是對手術中采用改良膀胱截石位防壓瘡的護理,對降低壓瘡的發(fā)生幾率尤為重要。伴隨整體護理水平的發(fā)展,要求對手術室護士術中壓瘡預防理念進行強化,評估患者壓瘡危險因素,對患者采用陰式全子宮切除術采用改良膀胱截石位治療,給予針對性的壓瘡預防措施[6],可以預防術中壓瘡發(fā)生,骶尾部受壓和腘窩受壓減輕,手術視野暴露充分,縮短手術時間。通過采用改良膀胱截石位,對術中壓瘡進行預防,改善了患者整體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水平進行一定提高。
綜上所述,陰式全子宮切除術采用改良膀胱截石位預防壓瘡的效果良好。根據評估結果,采取針對性預防壓瘡方法,可以使患者術后恢復速度加快,從而縮短出院時間,提高了護理質量,應得到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