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復(fù)古和求法:中國古典書論在元代傳承的兩大主題

2020-07-16 03:54朱天曙
關(guān)東學刊 2020年1期
關(guān)鍵詞:復(fù)古技法

[摘要]從元代書法理論上來看,大體分為兩類:一類以趙孟頫、郝經(jīng)、韓性、袁裒為代表的復(fù)古理論,一類以溥光、鄭構(gòu)、盛熙明等為代表的技法理論,這些復(fù)興晉唐書法和追求書寫技法的理論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書論在元代的傳承,構(gòu)成了元代書論的基本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復(fù)古;技法;元代書論;書畫相通

[作者簡介]朱天曙(1974-),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教授(北京100083)。

和宋代不同,元代是蒙古族統(tǒng)治的時期,書論上也有顯著的特點。這一時期,在趙孟頫的倡導(dǎo)下,書風開始以二王為宗,學習晉唐的書法家相繼涌現(xiàn),同期的鮮于樞、鄧文原等或主學魏晉,或主學唐楷,書風雖不完全一致,但都是晉唐的古典書風。趙孟頫不取唐以后的新法,影響了整個元代,這時學習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書風的極少。直到元代后期,學習晉唐的風氣仍在延續(xù),但出現(xiàn)了一批獨具特色的書法家,如張雨、吳鎮(zhèn)、饒介、楊維楨、倪瓚等。他們既是詩人又是畫家,書法風格也獨具特色。元代還有相當一部分擅長寫古文和篆、隸的書家,古典書風的流行,激發(fā)了人們對古代書體的關(guān)心。趙孟頫各種書體均擅,在他的影響下,出現(xiàn)了吾丘衍、吳教、周伯琦、余闕、陸友、泰不華等擅長寫篆、隸的書家。元代后期,在趙孟頫的古典主義書風中孕育出以倪云林、楊維楨、宋克等文人為代表的新鮮、高逸的書風,成為明代前期古典書風中的潛流,并與明中期出現(xiàn)的文人書法新風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從元代書法理論上來看,大體分為兩類:一類以趙孟頫、郝經(jīng)、韓性、袁裒為代表的復(fù)古理論,一類以溥光、鄭構(gòu)、盛熙明等為代表的技法理論,這些復(fù)興晉唐書法和追求書寫技法的理論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書論在元代的傳承,構(gòu)成了元代書論的基本內(nèi)容。

一、復(fù)古論:以趙孟頫為代表的主流思想

元代的復(fù)古論以趙孟頫的書論為代表。其中,他的《閣帖跋》和《蘭亭十三跋》影響最大。在《閣帖跋》里,他闡述了自書契以來的書法變遷過程,認為書法為“六藝”之一,漢字有象形、指事、諧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等“六義”,這是書法的根本。他說:“書由文興,文以義起,學者世習之,四海之內(nèi)罔不同也”,這是闡述書法產(chǎn)生時的情況。秦代毀滅典籍,廢棄了先王之教,李斯改變了古篆,程邈創(chuàng)造了隸書。漢代繼承了秦之弊病,舍繁趨簡,四百年之間,“六義”喪失殆盡。到漢代末年,蔡邕以古隸來確定五經(jīng)文字,在洛陽的太學建立石經(jīng),以倡復(fù)古。其后隸法變化,興起了真、行、章草。在楷書方面,書家有王次仲、師宜官、梁鵠、邯鄲淳、毛弘;行書書家有劉德升、鐘繇、胡昭;草書書家有崔瑗、崔實、張芝及其弟張文舒、姜孟穎、梁孔達、田彥和、韋誕、張超等人。到晉代,書法大盛。晉室渡江之后,王羲之匯各家之功,書法超逸,集眾體之妙,并傳給其子獻之。歷代推王氏父子為學習的對象,所謂“歷代稱善書者,必以王氏父子為稱首”。這一時期,江南又出現(xiàn)了許多書法名家。隋代以后,受唐太宗崇拜王羲之的影響,書法大家輩出,極為昌盛。進入宋代后,由于宋太宗實行文治方針,在御府中匯集了很多法帖,并于淳化年間刊行了《閣帖》,影響天下。趙孟頫關(guān)于中國書法歷史觀的討論,正是他復(fù)興古典二王書風的理論基礎(chǔ)。

在《蘭亭十三跋》中,趙孟頫認為“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jié)字亦須用工。蓋結(jié)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乎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jié)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彼谡摃羞€提出“學書有二,一日筆法,二日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如,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已。”“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薄坝霉P”第一、“結(jié)字”第二是他的基本看法,對于古人的用筆,應(yīng)該通過學習揣摩和悉心玩味求得,而書法和體勢力求表現(xiàn)自己的面目。他從結(jié)體和用筆兩個方面達到傳承筆法和創(chuàng)造新風的結(jié)合,這也是天資和學養(yǎng),先天和后天的統(tǒng)一。趙孟頫在元代力倡二王,以為“右軍瀟灑更清真,落筆奔騰思入神”,在元代形成了追蹤二王的復(fù)古思潮,區(qū)別于宋人尚意的觀念,并在元代復(fù)興各種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元代書家虞集于同時代書家中,最重趙孟頫。他在《題宋侯所臨智永千文》中說:“右軍之法,至永禪師、永興公而后難為繼矣,盛唐作者變又極焉,宋人遠不相違,米元章、黃伯思皆筆不稱識,而晚宋謂之無書可也。國朝惟吳興趙公遂擅一代,學者瀾倒,忽見宋侯作此古法,令人執(zhí)卷罔然,臨池者尚三思斯言哉!”他對宋代書風是批評的,而肯定趙孟頫力矯時弊、強調(diào)恢復(fù)晉人之法的歷史功績。

元代初年陵川的著名學者郝經(jīng)論書,闡述了由八卦、書契到文、大篆、小篆、隸、八分、行、草、章草間的源流關(guān)系,敘說了書法從竹帛轉(zhuǎn)變到紙張的過程。他主張:只有到寫字產(chǎn)生了“工妙”,在其中寄寓了性情,出現(xiàn)了專門的寫字名家之后,“書學”才算正式形成。篆書留存下來最早的是秦丞相李斯的刻石,漢代有寫隸書的蔡邕,三國魏有鐘繇。到東晉時期,王羲之高風名跡,為“古今第一”。其后出現(xiàn)了顏真卿,以忠義大節(jié)極古今之正,援篆入楷。宋代蘇東坡以雄文大筆,極古今之變,以楷用隸。

他又認為,書法之事,以“人品”為本。所謂“書法”,就是書法家的“心法”,如果一個人的人品卑劣,無論其書法如何巧飾,也都無法掩蓋?!岸酢薄㈩佌媲?,蘇東坡都是忠正高古的人物,功力深厚,下筆不凡。在他看來,二王的書法是書中之“經(jīng)”,顏、蘇的作品是書中之“傳”,其余書家如諸子百家。后世從事書法的必須先熟讀“六經(jīng)”,學習古人的學問、志節(jié)、行義、功烈,將這些都領(lǐng)會了,學習秦漢書法、臨寫二王書體才能有所得。他還認為,書法得于天地自然,非得于人的內(nèi)心之中,創(chuàng)作時要進入無欲無為、心手相忘,“不知書之為我,我之為書”的境界中去。他的理論,從二王直至顏、蘇,同北宋人的書法理論是相合的。他認為書法來自體察自然,而非從內(nèi)心,這個理論區(qū)別于宋人,強調(diào)了自然對書法創(chuàng)作的影響。他將顏、蘇都作為正統(tǒng)的書法取法對象,反映了他開明的學書思想。

同時期的杜本和郝經(jīng)的觀點相同,也主張創(chuàng)作時要觀看天地自然的形態(tài),要懂得書寫方法出于自然。杜本是湖北清江人,書學趙孟頫,善楷書和隸書。他主張“兵無常勢”,字也“無常體”,書法姿態(tài)千變?nèi)f化,如坐如行,如飛如動。創(chuàng)作的時候要能領(lǐng)悟到其變化,筆勢或縱或橫,才會有意象。

紹興名家韓性,精于先儒性理之說。他在元代趙(龠虒)匯輯漢晉書論《書則》的序中強調(diào)書法產(chǎn)生的原理,繼承了宋代以來的性理之學,用于論書有獨到的見解。他說,書法果真有法則嗎?書法本來是“心畫”,長短、肥瘦人人各異,不能用同一個規(guī)矩去約束。書法果真沒有法則嗎?古代學習書法的人們,總是竭盡精力地臨摹效仿,始終不厭,一定有“道”存在。在他看來,“蓋書者聚一以成形,形質(zhì)既具,性情見焉。異者其體,同者其理也,能盡其理,可以為則矣?!本褪钦f,所謂書法,是聚一而成形,既然具備了“形質(zhì)”,則其中就會見出“性情”。它們的形體不同,但原理是一致的。他在文中引用趙孟頫“當則古,無徒取法于今人也”說明《書則》一書書名的由來。

袁裒的《評書》在元代復(fù)古論中也有重要影響。他認為,自從漢魏以后,書法雖然不同,但是大體都有八分、隸書之余風,因此其“體質(zhì)高古”。直到二王時代,才開始發(fā)生變化:王羲之的書法“森嚴而有法度”,王獻之的作品“散朗而又多姿”。唐代貞觀時期書法的特點是趨向于“清婉”,是由于時代和六朝銜接,六朝余風尚未散盡。直到開元之后,書風開始向重濁轉(zhuǎn)變,李邕專門崇尚奇崛之字,徐浩完全師法《蘭亭》。到顏真卿出場,一變?yōu)榉秸?guī)矩,他所寫的《東方朔畫贊》,發(fā)揮了王羲之的書法風格。再往后的沈傳師和柳公權(quán),各自形成了新的書風。到了楊凝式時期,書風更趨新變。

他認為,直到宋代初年出現(xiàn)了王著,才又開始追求智永和二王的書風。因此,后世所傳的《淳化閣帖》還不失古人意度,是出自王著之手。宋代慶歷之后,蔡襄極力恪守法度,而蘇軾和黃庭堅則一掃古法;米芾和蔡京、蔡卞大出新奇。雖然他們也有所祖,但晉人古風卻蕩然無存。宋室南渡之后,高宗的字筋骨過于柔婉;吳說效法孫過庭,姿態(tài)則傷于嫵媚;姜夔一洗塵俗,但難登廟堂。在他看來,書法“探古人之玄微,極前代之工巧,乃為至妙”。古人的書法真跡越來越少,《閣帖》數(shù)行字就價逾金玉??鄬W之士,哪里能有機會見到它們呢?再加之真跡被摹刻,就更加失真了?,F(xiàn)在人們學習《閣帖》多尚肥美,仿效《絳帖》者大多趨于奇勁,很難得到古人真相。因而,他主張書法應(yīng)“心融神會,意達巧臻,生變化于毫端,起形模于象外”,“必于庖丁之目無全牛,由基之矢不虛發(fā),斯為盡美”。這些學書思想有著積極的意義。

元代在中國畫上有著突出的成就,也影響了這一時期的復(fù)古書論,強調(diào)“書畫相通”,這是元代書論重要的貢獻。

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曾提出“書畫異名而同體”,認為“書”“畫”共通處在“骨法”和“用筆”:“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立于立意,而歸乎用筆,故工畫者多善書?!狈残嗡萍肮菤?,都歸于“用筆”,張彥遠稱“凡不見筆蹤者,不得稱之為畫。潑墨非畫也,亦以其不見筆蹤耳?!彼浴肮P蹤”作為書畫中最基本的元素。“書畫相通”的理論在元代已十分普遍,用來論墨竹的特別多,推而至其他之花卉。董其昌曾記載元代錢選對畫的認識,認為畫之“士氣”即為書法中的“隸體”:“趙文敏問畫道于錢舜舉:何以稱士氣?錢日:隸體耳,畫史能辨之,即可無翼而飛。不爾,便落邪道,愈工愈遠?!痹笃跅罹S楨在《圖繪寶鑒》序中也提出“書與畫一耳”的看法:“書盛于晉,畫盛于唐宋。書與畫一耳,士大夫畫者必工書,其畫法即書法所在。然則畫豈可以庸妄人得之乎?”元代書畫家多工畫竹,畫竹筆畫,不外乎撇、豎、橫、勾,而此數(shù)種筆法,這些都是書法的用筆方法。趙孟頫論畫竹明確畫法與書法的關(guān)系:“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yīng)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柯九思用書法中的篆法、草書法、八分法形容竹的畫法,用折釵股、屋漏痕形容木石的畫法:“寫竹干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法,或用魯公撇筆法,木石用折釵股、屋漏痕之遺意?!边@些理論從張彥遠書畫理論中生發(fā)出來,強調(diào)書畫的貫通,在書論史上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并對明清書畫實踐和理論有重要的影響。

二、技法與鑒賞:元代論書的重要內(nèi)容

元代是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的時期,漢字書寫技法是他們要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這一時期的書法理論,出現(xiàn)不少指導(dǎo)人們?nèi)绾螌W習古典書法技法的理論著作。主要有釋溥光的《雪庵字樣》、鄭構(gòu)的《衍極》、盛熙明的《法書考》、陳繹曾的《翰林要訣》等,這些書論構(gòu)成元代書論的重要內(nèi)容。

大同人僧人溥光,號雪庵,善真、行、草書,大字尤工?!稌窌份d,當時宮中匾額多是他所書?!堆┾肿謽印肥菫閷W寫大字書法的人們而作,包括“字原”“大字說”“大字評”“把筆八法歌”“用筆八法歌”“把筆四法歌”“永字八法歌”“永字變化三十二形勢歌”“八善歌”“八美歌”“八忌歌”“八病歌”等。他認為,書法上的規(guī)矩非常重要,應(yīng)該首先學習“永字八法”,進而學習“永字八法”基本點畫的二十四種應(yīng)用方式,如果這兩步都練習成熟,那么所有字法也都在其中了。他還認為,大字必須具有帝王一樣威嚴的風格,以得到蒼勁清古的筋骨和神氣為高。在學寫大字時,必先學小字,掌握端正無弊的書寫方法,然后逐新進展到學寫大字。學習古人字,首先應(yīng)學習顏真卿、柳公權(quán),米芾也是顏、柳變化而來。

明代景泰二年(1451),李淳從僧楚章那里接受了溥光的“永字八法變化三十二勢”,進一步發(fā)揮成“大字結(jié)構(gòu)八十四法”。明初,姜立綱繼承了溥光的“大字之法”,并且以“永字八法”為基礎(chǔ),闡釋了點畫的“七十二筆勢”和間架結(jié)構(gòu)的各種方式,在宮廷書家中有重要影響,臺閣體書風的形成,與這類技法書的傳播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元代泰定年間,莆田書家鄭構(gòu)的《衍極》在這一時期較有影響。此書由《至樸》《書要》《造書》《古學》《天五》五篇構(gòu)成。其中,卷一《至樸》篇論述書法的源流和諸名家的傳統(tǒng),從八卦、書契說到宋代蔡襄。對張旭、顏真卿給予高度評價,稱“張旭天分極深,渾然無跡”,“顏真卿含弘光大,為書統(tǒng)宗,其氣象是以儀表衰俗?!本矶稌菲撌隽恕傲鶗敝f,又闡釋了古文、篆隸雜體等各種書體的技巧和鑒賞理論,提出“左回右顧,無使孤露,藏頭護尾,力在字終”等說法。卷三《造書》篇闡述書法形成的原理,論述了古今的書品論,列舉孫過庭《書譜》、姜夔《續(xù)書譜》以及《宣和書譜》、《蘭亭考》、黃伯思《東觀余論》等著作進行了品評。卷四《古學》篇對從魏晉以后直到唐代的書法論著進行討論,闡述了署書、銘石書,到晉、唐,宋各家書法的特色。卷五《天五》篇闡釋了執(zhí)筆方法和書體、書寫技法等書法原理,提出“魏晉相承,善學隸古,莫如鐘、王。自庾、謝、蕭、阮諸人,神氣浸殊,體式未散。歷隋而唐,始有專門之學,自此益分矣。”全書附有莆田人劉有定的注,補輯原文頗多?!堆軜O》和劉有定的注具有強烈的中庸思想,所謂“極者,中之至也”。所謂“極”,是指極則,準則,允執(zhí)厥中,“若夫?qū)W者之用中,則當知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義”。可見此書尊崇古法,具有示人習字門徑的作用。

盛熙明是出身于龜茲的色目人,后來居住豫章,有深厚的書法修養(yǎng),工書法,對文獻也很精通,是當時著名的學者。他精心整理編成的《法書考》,不是一部論述藝術(shù)創(chuàng)新的著作,而是應(yīng)當時普遍學習傳統(tǒng)書法風氣的需要而寫,內(nèi)容分為《書譜》《字源》《筆法》《圖訣》《形勢》《風神》《工用》《附錄》等八卷?!稌V》又進一步分為“集評”“辨古”兩部分?!凹u”部分以古人的書法理論為基礎(chǔ),將上古至唐代的書法家分成上、中、下三品,分別進行了品第;“辨古”部分列舉古文,篆隸的古石碑刻及其參考文獻,并刊載了真書、行書、草書等碑帖,對其真?zhèn)?、?yōu)劣進行了評論,《字源》卷又分為“梵音”和“華文”兩部分?!拌笠簟辈糠纸榻B了印度古代同中國文字創(chuàng)始人倉頡相當?shù)摹拌蟆?,即光音天人,并解說了梵音的聲韻和字母;“華文”部分則舉出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敘》和唐代張懷璀的《書斷》?!豆P法》卷分為“操執(zhí)”和“揮運”兩部分進行討論?!秷D訣》分為“八法”和“偏旁”兩部分,闡述了“永字八法”和書寫偏旁的技法?!缎蝿荨肪矸帧安贾谩焙汀胺蜀ぁ眱刹糠?,“布置”論結(jié)體之疏密,“肥瘠”論骨骼之肥瘦。《風神》卷分“性情”“遲速”和“方圓”三部分討論?!豆び谩肪矸帧白趯W”“臨摹”和“丹墨”三部分,分別論述了學習書法的目標、古法帖的臨摹以及用墨之法。《附錄》卷是關(guān)于印章和押署跋尾的說明。

盛熙明在書中認為,“點畫精妙”在書寫中尤為重要,從點畫到結(jié)體,再到章法:“每觀古人遺墨在世,點畫精妙,振動若生。蓋其用工有自來矣。世傳衛(wèi)夫人之《筆陣圖》,王右軍之‘永字八法,猶可考也,舍此而欲求全美于成體之后,固亦難矣。點畫既工,而后能結(jié)體。然布置有疏密,骨骼有肥瘠,不可不察也?!庇种鲝垼骸昂材睿ㄓ谏衩?。故必積學累功,心手相忘,當其揮運之際,自有成書于胸中,乃能精神融會,悉寓于書?;蜻t或速;動合規(guī)矩,變化無常而風神超逸。是非高明之資,孰克然耶?”強調(diào)“積學”在學習書法中的作用,同時主張“心”與“手”的統(tǒng)一。他認為“夫書者,心之跡也。故有諸中,而形諸外;得于心,應(yīng)于手。然揮運之妙,必由神悟,而操執(zhí)之要,尤為先務(wù)也。”對于一個少數(shù)民族書家來說,這些看法是很有見解的。

元代元統(tǒng)年間書家陳繹曾,書法上真、草、篆、隸諸體皆善。所著《翰林要訣》一卷,為記錄其口頭講述之內(nèi)容而集成,在元代廣泛使用。其內(nèi)容分“執(zhí)筆法”“血法”“骨法”“筋法”“肉法”“平法”“直法”“圓法”“方法”“分布法”“變法”“法書”十二條。所論技法極為具體,是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技法書,可見元代重視書法技法的普及。

元代書論中有重要的文獻價值的是陶宗儀所編《書史會要》。此書由九卷加補遺一卷構(gòu)成,主要是記載歷代書法家的小傳,多載元代書家。其中第九卷題為《書法》,集錄古人有關(guān)書寫技法和傳授書法的內(nèi)容,充分反映了元代書論的時代特點。此外,元代選編的技法類著作還有蘇霖《書法鉤玄》等。

元代非常重視古人傳授下來的書寫技法,書法理論著作中出現(xiàn)了大量偏重書法技巧的參考書。元人也經(jīng)常標舉顏真卿、張旭和懷素這樣的新派書風,但都是站在晉唐傳統(tǒng)的立場上,將他們當作傳統(tǒng)系譜中的書家來看待的,缺少唐宋書論中直接探求書法人文精神的內(nèi)容。元代需要向其他民族普及漢字書寫的知識,因而在提高書寫技法的精巧性上著力尤多,這也形成了元代書論的基本特點。這一特點,對明代前期宮廷臺閣體書法重技法的風氣起到了重要影響,直到明代中期,以“吳門書派”為中心的文人書風興起才有所變化。

結(jié)語

和唐宋時期的書論不同,復(fù)古論和技法論是元代書論的兩大主題。元代的書法理論和趙孟頫的書風同調(diào),傾向晉唐的古典傳統(tǒng)。從趙孟頫、郝經(jīng)、韓性、袁裒、鄭構(gòu)等人的書論中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復(fù)古思潮,以溥光、盛熙明、陳繹曾等為傳授技法、指導(dǎo)學習而寫的通俗書論在元代廣泛流行。趙孟頫等人關(guān)于中國書畫相融相通的理論,說明元代文人畫興起后,書畫在精神和筆法上的一致性,其融合成為一種必然。

猜你喜歡
復(fù)古技法
油畫技法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的應(yīng)用與表現(xiàn)研究
銅版畫技法在作品Salute to my hero中的運用
手繪技法表現(xiàn)
秋日的復(fù)古之約
作品一
錯過這些復(fù)古店,要等下個世紀
復(fù)古小清新 我的慢生活
重返八十年代復(fù)古態(tài)度
復(fù)古“輕”暗黑
秀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