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誰知道”的言者認識立場及主觀性分析

2020-07-17 09:13
安順學院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主觀性立場主觀

(1.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貴州 貴陽550001;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浙江 杭州310028)(2.貴州大學教務處,貴州 貴陽 550001)

引 言

在現(xiàn)代漢語中,“誰知道”存在兩種用法:

(1)你們誰知道瑞典大使館的電話號碼?王朔《你不是一個俗人》

(2)她彎下身子,想把那小女孩抱起來,誰知道,那小女孩忽然抬起腳來,對著阿香就一腳踢了過去…… (瓊瑤《月朦朧鳥朦朧》)①

上面兩句中雖然都帶有“誰知道”,但是它們的結構和功能并不相同。具體來說有兩點不同。第一,二者的結構不同。例(1)中“誰”和“知道”為兩個獨立的句法成分,“誰”為疑問代詞,“知道”為整個句子的謂語,其后帶有小句賓語。而例(2)中的“誰知道”并不充當句子成分,傾向于被看作一個詞匯單位[1],其性質(zhì)類似于話語標記。其中“誰”和“知道”結構上趨于凝固,陶紅印[2]直接把“誰知道”視為固化的語法格式。第二,二者的功能不同。例(1)中“誰知道”的“誰”為特指疑問詞,用來對某人進行提問,整個句子為典型的命題疑問句②,需要聽者對此疑問做出回答。而在例(2)中,“誰知道”中“誰”不表疑問,整個成分起著標示言者認識立場(epistemic stance)的作用,主要在于突出言者出乎意料的主觀認識,以引起聽者的注意,其后往往引出一個突發(fā)性事件。

對于“誰知道”,學者們主要從兩個角度對它進行了研究。董秀芳[1]從詞匯化的角度分析了“誰知道”發(fā)展為話語標記的過程。而張富翠[3]則主要從語義功能以及功能的歷史來源角度對“誰知道”進行了考察和分析。與現(xiàn)有研究不同,本文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從言者視角的角度出發(fā),分析“誰知道”的認識立場表達以及主觀性問題。主要聚焦于以下兩個問題:第一,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在語篇中表達出哪些立場功能;第二,“誰知道”從主謂結構到認識立場標記的規(guī)約化過程中,主觀性的表達有何變化和體現(xiàn)。

一、認識立場標記的定義及“誰知道”的表現(xiàn)

(一)認識立場標記的定義

我們使用語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表達某種立場[4],說話者對自己的言說對象總會給予判斷或評價,體現(xiàn)個人的立場和態(tài)度。在互動交際中,除了交流命題內(nèi)容,說話者和作者通常還表達個人情感、態(tài)度、價值判斷或者評價,即“立場”[5]。Conrad & Biber[6]把立場分為認識(epistemic)、態(tài)度(attitude)和方式(style)三個子類。其中,認識立場涉及說話人對所言或所寫信息的確信度,即說話者對于命題中信息狀態(tài)的評論,如確定性(或質(zhì)疑性)、現(xiàn)實性、準確性或局限性等。

“認識”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認識立場是一個抽象的范疇,它可以是一個明確的斷言,也可以是一種不確定的疑惑,又或者是一種可能的推測。漢語中表達認識立場的方式很多,它可以體現(xiàn)在詞的概念義中,像有些表達認識立場的動詞,比如:認為、知道等。陶紅印[2]從語音、語法和話語特征的角度探討了漢語“知道”格式表達說話人的認識立場。認識立場也可以體現(xiàn)在一些結構式中,這些結構式常常是人稱代詞和感知動詞、言說動詞的合用,經(jīng)過詞匯化或語法化,以及伴隨主觀化而形成的立場標記語,比如:表達說話人主觀判斷與看法的“我覺得”[7]、從使役性兼語小句演變而來的“要我說”[8]等。類似的,在外文中也有一些這樣的結構式表達言者的認識立場,如英語表達式I think[9]、I guess[10],芬蘭語Minun mielest和 minusta[11]等。

(二)“誰知道”為認識立場標記

第一,“誰知道”結構上趨于固化,為其成為標記奠定了基礎?!罢l知道”構成一個韻律單位,“誰”和“知道”中間不允許有停頓。例如:

(3)a.當時也沒想到抗戰(zhàn)會抗得那么長,誰知道匆匆一別遂成永訣呢?(冰心《關于男人》)

b.我原指望他能在北京安定下來了,誰知道,現(xiàn)在在廣州待得比北京還多。(李可《杜拉拉升職記》)

c.李文武點點頭。問:“看樣子國軍是真要完了?”

李小武說:“完不完誰知道,反正咱們這塊是完了!” (劉震云《故鄉(xiāng)天下黃花》)

從上例可以看出,“誰知道”的停頓情況主要有三種:一是只在“誰知道”前停頓,語料中以這一停頓位置為主;二是在“誰知道”前后都有停頓;三是只在“誰知道”后停頓。

第二,“誰知道”功能上發(fā)生了變化,即由表示疑問轉(zhuǎn)變?yōu)橐龊罄m(xù)主觀性話語。“誰知道”旨在提醒聽話人注意下文的話語內(nèi)容,幫助聽話人理解已說出的言語事實,確保聽者明白言者的立場,從而理解言者的主觀認識和看法。因此,“誰知道”的下文內(nèi)容是說話人想要表達的焦點,引出的后續(xù)話語體現(xiàn)出言者認識立場。

(4)a.誰知道呢?也許那時候俞校長就在心里醞釀著如何栽培我這棵新苗。(岳美緹《岳美緹與她的恩師俞振飛》)

b. 他還可以弄個小茶壺伺候女兒飲場,以便教臺下的人都能看到他。誰知道,這么好的差事又被亦陀搶了去。(老舍《四世同堂》)

“誰知道”不再表“有疑而問”,從“對于事實是否有了解”的詢問轉(zhuǎn)變?yōu)橐鲅哉叩闹饔^認識“不知道、不料、無法預料”。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12]和《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七版)[13],“知道”意為對于事實或道理有了解、有認識。即使“誰知道”出現(xiàn)在疑問句中,也僅僅表達說話人的主觀判斷,不需要聽者做出回答,如例(4a)。

第三,“誰知道”語義上由典型疑問轉(zhuǎn)變?yōu)楸硎卷槼?、轉(zhuǎn)折等語義。“誰知道”在語篇中銜接上下文,不僅使前后語句在語義上保持連貫,還體現(xiàn)出前后語句的轉(zhuǎn)折或順承的語義關系。例如:

(5)a.他最初回國到上海,頗想努力振作,把繪畫作為職業(yè)。誰知道上海這地方,什么東西都愛洋貨,就是洋畫沒人過問。(錢鐘書《圍城》)

b.你看,解放才幾個月,咱們已經(jīng)由唱玩藝的變成民間藝術家;誰知道,再過三年五載,我們的地位得又高起多少去呢!(老舍《方珍珠》)

例(5a)中“誰知道”的下文內(nèi)容與上文相反,可以用“然而”代替,表達轉(zhuǎn)折關系。例(5b)中“誰知道”的下文是順承上文內(nèi)容,表達“說不定、也許”的主觀推測?!罢l知道”在語篇中銜接上下語段時,已不再與其他成分構成句法單位,董秀芳[1]把它看作是一個表達認識情態(tài)的認知性插入語。我們不贊同董先生的看法。我們認為“誰知道”是一個話語標記,不是插入語。

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作為語篇上下文的連接成分,連接前后兩個小句,處于典型標記位置,在語言片段之間或是語言片段和語境之間起著紐帶作用。Fraser, B[14]認為話語標記的典型位置是:S1+DM+S2,S1為前一小句,S2為后一小句,DM (Discourse Marker)為話語標記。作為話語標記的“誰知道”不具有概念意義,只有程序性意義③。話語標記所含的程序信息(procedural information)能引領聽話人去注意語境假設之間存在的特殊關系,明確表達語言片段之間的語義邏輯關系。例如:

(6)a.先本想早點來,看看運動會展覽會,誰知道一出門就碰到一位同學,才知今天學校須把應考的課業(yè)理清……(沈從文《一天》)

b.陸小鳳大喜,正想接過來,誰知道這小胡子的手又收了回去,道:“刀呢?”(古龍《鳳舞九天》)

例(6a)和(6b)中的“誰知道”將前后語段連接起來,既有關聯(lián)和轉(zhuǎn)折的作用,又凸顯了后項語段中的突發(fā)事件帶給說話人的突如其來之感。雖然此處的“誰知道”只有程序意義,去掉之后不影響句子整體意思的表達,但卻失去了原有說話人想要表達的情態(tài)意義。

綜上所述,“誰知道”作為一個趨于固化的組合形式,構成一個韻律單位,主要在“誰知道”前有停頓,引出下文內(nèi)容,凸顯言者認識立場,具有標引言者主觀認識和看法的功能?!罢l知道”在結構、語義及語用功能三個方面均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jīng)成為一個認識立場標記。

二、“誰知道”表達認識立場

如上文所言,認識立場可能是說話人對語言事實表達出確定性的斷言、不確定的質(zhì)疑或可能性的推測,也可能是表達自我對世界的主觀感知。其表達目的在于,把自己的觀點、感受傳達給聽者,以此表達自己的判斷和認知。相對于前文,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下文的信息才是言者立場的焦點內(nèi)容。從語義角度看,“誰知道”所標引的認識立場話語在下文中體現(xiàn)為言者對所言信息的價值判斷或?qū)λ鲂畔⒌恼J識狀態(tài)。例如:

(7)a.誰知道呢,也許他們運氣好,一下子就能找到。(羅恩飯《地球殺場》)

b.寶珠本來想把她當作心腹,誰知道她竟然另外建立派系。(岑凱倫《合家歡》)

例(7a)“誰知道”是對自己言說對象“不確定”的斷言,表達說話人“無法預料他們能否找到”的主觀認識;例(7b)中事件的發(fā)展與說話人的主觀預期相悖,出乎說話人的意料之外,體現(xiàn)說話人的立場和態(tài)度。 “誰知道”主要表達自己對所言或所寫信息的認識立場功能,其所標引的認識立場大多都是不太確定的疑惑性話語或者與言者預期不太相符的情況。根據(jù)具體話語語境,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表現(xiàn)出不確定、意外、推測等立場功能。

(一)不確定

說話者用“誰知道”表達自己對某一事件或某一信息的不確定,通過不確定性表達出一種否定的意義,后面常常跟著語氣助詞“呢”,如:

(8)a.誰知道呢,反正他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張煒 《柏慧》)

b.“你說我爸爸他們會找到山里來嗎?”

誰知道呢。讓他們進山就迷路才好哩! (張煒《秋天的憤怒》)

例(8a)中,說話人不知道“他們想干什么”,所以無奈地表達“他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例(8b)中說話人無法預料“爸爸他們會不會找到山里來”,但是下文“讓他們進山就迷路才好呢”反映出說話人幸災樂禍的心態(tài)。結合具體話語語境,我們可以看出這里的“誰知道”更多的是在表“情”,表達說話人不希望被“爸爸們找到”的主觀情感和態(tài)度。無論是表“不知道”還是“無法預料”,此兩例中的“誰知道”都體現(xiàn)了言者不確定的立場。

(二)意外

說話者同樣可以使用“誰知道”引出具體的出乎意料的事件或事實,以傳達出說話者的意外之情,其后續(xù)句一般是連字句或帶有“竟、竟然”等表達反預期的副詞,如:

(9)a.誰知道,連錢先生這樣的老實人也會受刑呢,并且因受刑而反抗呢?(老舍《四世同堂》)

b.我們以為他要殺柳若松了,誰知道他竟把老秦劈了。(古龍《圓月彎刀》)

c.我就和慈媽帶書晴出來透透氣,誰知道……一只貓黑不溜丟的竄出來,就把書晴給嚇哭了…… (瓊瑤《煙鎖重樓》)

例(9a)中,“錢先生受刑,并且因受刑而反抗”這樣的事情讓說話人感到意外,甚至是吃驚,因為在說話人的認知中,“錢先生是一個老實人”,應該不敢站出來公然得罪日本人。“誰知道”相當于“不料”,表示事實與說話人的主觀預期相悖,(9b)同理。有時,“誰知道”之后還可引出一個突發(fā)事件,如例(9c),強烈表達出說話人的意外之感。

(三)推測

“誰知道”還可以用來表達說話者對某一事實或動作行為的主觀推測,其后常常帶有表示猜測的成分“也許”等,如:

(10)a.“志和!說不定今天咱還得練練手腳?!?/p>

嚴志和說:“也許,誰知道老胳膊笨腿的了還行唄……”(梁斌《紅旗譜》)

b.他想把她帶來,求天主保佑,讓她在修院里成長起來,誰知道,也許她還會有出家修行的一天呢。(雨果《悲慘世界》)

這兩例中“誰知道”與表示推測性的情態(tài)副詞“也許”的共現(xiàn),加強了說話人的推測語氣。例(10a)中“誰知道”可以理解為“說不定”,言者主體估計“說不定老胳膊笨腿的了還行”;例(10b)中“誰知道”可以理解為“或許”,猜測“她也許還會有出家修行的一天”。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誰知道”在不同的話語情境中體現(xiàn)出多種認識立場功能,除了表達對語言事實的主觀判斷外,更多的是在傳達自我的主觀認識和感知。

三、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的形成及主觀性分析

(一)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的形成

關于“誰知道”的歷時考察,有兩位學者提出過不同觀點。董秀芳[1]在考察“誰知道”話語標記的形成時,從共時平面對“誰知道”的多種功能進行分析,推測出“誰知道”從短語詞匯化為認知情態(tài)副詞性固定語,再進而語法化為話語標記。由于雙音詞“知道”的產(chǎn)生,“誰知道”使用頻率增加,“誰知道”仍然沿著“誰知”的詞匯化路徑發(fā)生了同樣的變化。張富翠[3]認為凝固的“誰知道”并不是由主謂結構的“誰知道”演化而來。在“誰知道”出現(xiàn)之前,主謂結構“誰知”已產(chǎn)生“不料”之意,隨后,發(fā)生了“知道”對“知”的詞匯替換,而主謂結構的“誰知道”和凝固結構的“誰知道”幾乎同時出現(xiàn),因此凝固的“誰知道”直接由表示“不料”意義的“誰知”發(fā)展而來。我們同意董文的說法,“誰知道”從主謂結構,經(jīng)歷了詞匯化和語法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主觀化發(fā)揮了主要作用。我們認為,“誰知道”從一個主謂結構發(fā)展成為一個認識立場標記,實質(zhì)經(jīng)歷了一個立場規(guī)約化的演變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詞匯化、語法化交替發(fā)生,且伴隨著言者主觀性的不斷加強,最終形成立場標記語。

“誰”語義的虛化為演變成為認識立場標記奠定了基礎。從具體語料來看,“誰”最初為疑問代詞,其作用在于對具體的人進行提問,如例(11a)?;蛘哒麄€表達式“誰知道”出現(xiàn)在陳述句中,“誰”表達任指,如例(11b)。

(11)a.一位看似已屆退休年齡的美術教師問道,“誰知道什么叫素描?”(《人民日報》1998年06月05日)

b.江蘇南通某服裝公司董事長王先生感慨,“這旅行卡的好處,誰用誰知道。”(《人民日報》2016年11月27日)

在這兩例中,“誰知道”都是主謂結構,“知道”[15]為主要動詞,與形容詞表程度、性狀等性質(zhì)一樣,隱含言者主體對事件、情狀或情境的自我評估與判斷,所以,“誰知道”本身就帶有[+主觀性]的語義特征。但兩例也有不同:例(11a)中的“誰知道”出現(xiàn)在特指疑問句中,言者需要聽者做出回答;而例(11b)出現(xiàn)在肯定性的任指句中,并不表示疑問,屬于“非疑問結構”。

主謂結構的“誰知道”可以有疑問和非疑問兩種用法,疑問詞“誰”虛化,衍生出任指義,“知道”具有動詞概念義,而且本身帶有[+主觀性]的特征?!罢l知道”由“誰”和“知道”組合而成,帶有疑問義和任指義,同時,主觀性是其自身的一種特性。關于主謂結構“誰知道”的語義分析,我們以圖表的形式呈現(xiàn),如圖1。

圖1 主謂結構“誰知道”的語義分析示意圖

隨著“誰”語義上的虛化,表達式“誰知道”逐漸由句子的主語和謂語凝固成一個固定表達式。該表達式不再對個體進行提問,而是表達說話者的某種主觀立場。也就是說,“誰知道”從一個短語演變?yōu)榱艘粋€固定詞[1]。我們認為,在這一演變過程中,反問句語境為它從主謂結構向認識立場標記轉(zhuǎn)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誰知道”在反問語境中被賦予了臨時的語用意義,形為反問,意在否定,該意義經(jīng)反復使用,逐漸固定。“誰知道”傳達出言者對所述信息的否定含義,帶有說話人主觀認識的性質(zhì),從而使得“誰知道”獲得主觀性的表達,如例(12a)。

(12)a.實際上,拍賣也得炒,不炒誰知道?(1994年報刊精選)

b.他漸漸地恢復了心境的平和,淡淡地一笑,然后回答道:“將來的事情誰知道。以后看吧。”(巴金《愛情的三部曲》)

從例(12b)可以看出,“誰知道”標引出自己的主觀判斷,表示“誰都不知道、不清楚將來的事情”?!罢l知道”的否定意義不僅可以在反問句中表現(xiàn)出來,也可以在陳述句中得到體現(xiàn)。當這種否定、疑惑的語義反復出現(xiàn)后,就被規(guī)約化,并進一步語義化(semanticization)了[16],傳達一種對命題真假不確定的主觀認識?!罢l”和“知道”的結合變得緊密,其意義無法從兩個組成成分構成推知,具有典型形-義不可預測性?!罢l知道”在語言表達中具有了整體性意義,同時傳達出言者的主觀認識和態(tài)度,由此可見,“誰知道”已經(jīng)凝固為一個固化形式。語用推理的反復運用和最終的凝固化,使“誰知道”的主觀性在詞匯化過程中得以加強,“誰知道”成為主觀性表達成分,意義變得越來越依賴于說話人對命題內(nèi)容的主觀判斷和認知。固化后的“誰知道”在使用中逐漸獲得更多的主觀性意義,留下“自我”的印記[17][18]。在主觀化過程中,語義得到重新調(diào)整(realignment),減弱了客觀意義,加強了主觀意義,體現(xiàn)出言者即主語的心聲。例如:

(13)他的確是一片熱誠的來給姐丈送錢,為是博得姐丈的歡心,誰知道結果會是碰了一鼻子灰。(老舍《四世同堂》)

例(13)中“誰知道”意為“不料”,其主語的意外之感也是說話人的直觀感受,“誰知道”表現(xiàn)出說話人和句子主語之間的某種“認同”,句子主語也叫“言者主語”(speaker subject),此處的“誰知道”帶有較強的主觀性。類似的表達如下:

(14) a.求天主保佑,讓她在修院里成長起來,誰知道,也許她還會有出家修行的一天呢。(雨果《悲慘世界》)

b.她以為安妮有了一個好歸宿,就可以從此之后,不再理她,誰知道,她竟然又被趕回來。(岑凱倫《合家歡》)

例(14a)和(14b)和例(13)不同,“誰知道”不僅未與其他成分構成句法單位,認識立場的表達是說話人主要交際目的所在,是表義的重心,而“誰知道”的實際語義在使用過程中則已逐漸淡化,其功能在于銜接前后語段,標引語義關系,凸顯認識立場?!罢l知道”從 “不知道、不料”的意思演變?yōu)楸磉_轉(zhuǎn)折、順承的功能,其語法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后者的主觀性比前者強。隨著使用語境的擴大,“誰知道”在不同語境中體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主觀性,這一語法化程度進一步加強或加深的過程即是主觀化發(fā)生的過程[19]。在語法化和主觀化的共同作用下,“誰知道”已經(jīng)逐漸規(guī)約化為一種標記性成分。

“誰知道”從命題疑問功能到主觀認識功能,從完整自由形式到黏著形式,從客觀意義到主觀意義,從非認識情態(tài)到認識情態(tài),從句法主語到言者主語,這一演變歷程也與Traugott[19]討論語法化過程中主觀化的變化過程一致。

最后,我們將“誰知道”如何演變?yōu)檎J識立場標記的過程總結為下圖:

圖2 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的演變路徑示意圖

綜上所述,“誰知道”從一個主謂結構演變成一個話語標記,是語法化、詞匯化與主觀化的相互融合,這種融合伴隨著言者主觀性的加強,體現(xiàn)言者認識立場規(guī)約化使用的特征?!罢l”語義的虛化為“誰知道”為凝固成一個固定表達式提供了基礎。反問語境的大量使用使它獲得了一定的語用意義,形成了主觀性的表達,成為固定表達式。固化后的“誰知道”逐漸獲得更多的主觀性意義,表達言者的主觀判斷和認識,標引語義關系,成為一個認識立場標記。

(二)主觀性分析

“誰知道”這一結構演化為認識立場標記是一種語用現(xiàn)象的規(guī)約化(conventionalization),又叫習慣化。方梅、樂耀認為語用現(xiàn)象的規(guī)約化實際上是語言使用者在言語交際中對言語信息含義的“認知-推理-固化”的過程。[20]許多語言意義需要對言語信息從認知上進行判斷、預測、推理,從而理解其“隱含義”,這種“隱含義”經(jīng)過反復推理,規(guī)約成比較固定的語言意義。這種規(guī)約化的語法現(xiàn)象是語用法“凝固化”的結果,即語用法的語法化[21]。“誰知道”詞匯化后,在的不同交際語境中,表達出更多語用功能,傳達了說話人對前后語段之間語義關系的主觀判斷、對所言信息的主觀認識,因此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屬于主觀性語言范疇。那么,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的主觀性意義是通過怎樣的語言形式傳遞給聽話人的呢?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誰知道”中疑問代詞“誰”的使用;二是“誰知道”與情態(tài)副詞的共現(xiàn)。

(1)疑問代詞“誰”的使用

主觀認識功能的增強和疑問代詞“誰”的虛化有很大關系。主謂結構“誰知道”如例(11a)“誰知道什么叫素描”中的“誰”是疑問代詞,其構成的特指疑問句需要聽話人對疑問做出回答;例(11b)“誰用誰知道”中的“誰”已無具體所指,意義相比(11a)中的“誰”稍有抽象變化,意義泛化。主謂結構“誰知道”的“誰”具有概念義和任指義,而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的“誰”凸顯了說話人的言者視角。例如:

(15)原以為這和尚是好人所以常常布施于他,誰知道竟是個不守戒律的惡僧……(《宋氏家族全傳》)

例(15)中“誰知道”構成的反問句中“誰”既無具體所指,也不表疑問,和“知道”結合形成固化格式“誰知道”,從言者視角體現(xiàn)出對某命題信息的“不料、沒想到”之意。此例中的“誰知道”是表達說話人視角的主觀認識標記,這是由具體的疑問義向更為抽象的話語標記轉(zhuǎn)變所造成的語義虛化和主觀化的結果,因此,“誰知道”可以在發(fā)展過程中從表示具體的組合概念義虛化為反映說話人主觀認識的固定格式,這遵循了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22],而說話人對命題信息的主觀判斷和認識彰顯了語言的主觀性。

(2)“誰知道”與副詞共現(xiàn)

“誰知道”經(jīng)常與增強表達功效的主觀性成分共同出現(xiàn)在語句中。這些主觀性成分多是“可(是)”“卻”“竟”“也許”“竟然”“反而”“忽然”“就”等副詞。

(16)a.廠子一天比一天發(fā)達,我也就越來越相信這個政府!可誰知道,政府忽然號召搞“五反”,說什么打退資產(chǎn)階級的猖狂進攻。(老舍《春華秋實》)

b.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使他知難而退了,誰知道他卻覺得他們的不言不笑是有點怕他,于是他的話就更多了。(老舍《四世同堂》)

c.這么一個外貌很不差的人,誰知道竟是開不得口的;一開口就叫人討厭,單是她的嗓音就很刺耳。(矛盾《蝕》)

d.誰知道她竟然站起來破口大罵,幾乎把我嚇死。(岑凱倫《合家歡》)

e.誰知道孩子們分到糕之后,反而吵得更兇。(古龍《天涯明月刀》)

f.誰知道這時,唐可卿忽然揚起手,一個耳光往他臉上摑了過來。(古龍《陸小鳳傳奇》)

g.誰知道家珍身體剛剛好些,有慶就出事了。(余華《活著》)

以上例句中的這些情態(tài)副詞一般都出現(xiàn)在“誰知道”連接的后句語段中,與“誰知道”共同凸顯了后句語段的焦點內(nèi)容,實現(xiàn)了言者對所述信息的主觀化認識?!罢l知道”與“也許”連用體現(xiàn)了說話人的推測語氣;與“竟、忽然、就”連用凸顯了事情的發(fā)展與說話人的主觀預期相反,說話人感到“意外、吃驚、不滿、無奈”等的主觀情態(tài),增強了語言的主觀性;與“卻、可、反而”連用,增強了前后語段的轉(zhuǎn)折關系,更有利于表達個性化的主觀情感和態(tài)度,也大大地增強了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的主觀性表達。

結 語

“誰知道”是現(xiàn)代漢語中標引主觀認識立場的一個常用標記形式,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陳述語句中。在形式上,“誰知道”趨于固化,為其成為話語標記奠定了基礎。在語義上,“誰知道”由典型疑問轉(zhuǎn)變?yōu)椴痪吒拍钜饬x的順承、轉(zhuǎn)折等語義。在語用功能上,“誰知道”主要用于引出后續(xù)主觀性話語,凸顯語段間的語義邏輯關系。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主要標引說話者對所言信息的價值判斷或?qū)λ鲂畔⒌恼J識狀態(tài)。從規(guī)約化表達的形成看,主謂結構“誰知道”本身就帶有[+主觀性]的語義特征,在語言演變過程中主觀性逐漸加強,表達言者的主觀判斷和認識,從而發(fā)展成為了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在其主觀化過程中,“誰”的語義虛化和“誰知道”與情態(tài)副詞的共現(xiàn)大大增強了認識立場標記“誰知道”的主觀性意義。

注 釋:

①本文語料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CCL)。

②命題疑問句是具有真實意義價值的疑問,需要聽者對此疑問做出回答。

③所謂程序性意義是指話語標記并不影響命題的真值,而只是影響對于話語單位之間的關系的理解,詳見董秀芳.詞匯化與話語標記的形成[J].世界漢語教學, 2007 (1): 50-61。

猜你喜歡
主觀性立場主觀
設計立場和手工生產(chǎn)關系的辯證認識
加一點兒主觀感受的調(diào)料
武術研究的立場
后印象
揚 善
掙多少錢,才可以買到快樂
從整一手法窺探外國喜劇藝術的主觀性
對立與存在
淺析后印象派繪畫色彩
花非“花”
泊头市| 容城县| 孝感市| 姚安县| 苍溪县| 清丰县| 贵阳市| 乌拉特前旗| 南宫市| 商丘市| 昭苏县| 德州市| 南乐县| 兴文县| 宁波市| 新安县| 巫山县| 仁化县| 忻城县| 越西县| 汶川县| 景洪市| 镇沅| 通江县| 南部县| 浦江县| 阿克| 郁南县| 根河市| 正安县| 鞍山市| 英德市| 吉水县| 宜良县| 娄烦县| 东方市| 宕昌县| 阿克苏市| 汽车| 阿克|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