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玨煒
(廣東省開平市沙岡張立群醫(yī)院骨科,廣東 開平 529300)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是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0%~60%。本研究用佛蝎通瘀湯配合下肢CPM功能鍛煉防治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76例,均為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38例。A組男20例、女18例,股骨頭壞死15例、股骨頸骨折23例,平均年齡(66.36±5.23)歲。B組男19例、女19例,股骨頭壞死15例、股骨頸骨折23例,平均年齡(67.36±5.2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實施標準,采用連續(xù)性腰硬聯(lián)合麻醉,經髖關節(jié)外側入路手術,進行髖關節(jié)人工置換術,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神經損傷,出凝血障礙,病理性骨折,惡性腫瘤,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以及腎功能不全。
A組在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第2天即給予佛蝎通瘀湯。佛手10g,全蝎10g,當歸15g,丹參15g,雞血藤15g,牛膝10g,枳殼10g,川芎20g,赤芍9g,茯苓15g,澤瀉15g,赤小豆15g,甘草6g。疼痛甚加地龍、銀花藤、蒲公英,發(fā)熱明顯、局部發(fā)紅加生石膏、知母,局部壓痛拒按加三棱、莪術、水蛭。每日1劑,共14劑,同時實施下肢CPM功能鍛煉?;颊咧糜谶m合體位,開始時角度為15°,然后從小到大、由慢到快調節(jié),循序漸進、逐漸增大至最大范圍。勻速運動,每日2次,每次60 min,連續(xù)14 天。
B組用華法林2.5mg,口服,控制INR值達2~3。兩組均治療14天。
顯效:置換術后恢復情況良好,且沒有發(fā)生不良反應。有效:置換術后恢復情況較好,且恢復過程中沒有不良反應。無效:置換術后恢復情況欠佳,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術后不良事件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不良事件比較 例(%)
中醫(yī)認為,DVT是因長期臥床、制動等損傷營氣,氣機運行不暢,血行瘀滯,加之外來損傷,導致瘀血阻于絡道,或機體虛損勞傷而氣虛血瘀,瘀阻脈絡,脈絡滯塞不通。因此,濕、熱、瘀為主要病機。治療宜行氣活血,化瘀通絡。佛蝎通瘀湯方中佛手疏肝理氣,全蝎通絡止痛,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雞血藤活血通絡,丹參、赤芍散瘀活血,牛膝活血通經、引血下行,川芎、枳殼理氣活血化瘀,茯苓、澤瀉、赤小豆利水消腫,甘草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活血、利濕、化瘀、通絡、止痛之效。下肢CPM功能鍛煉可促進術后恢復,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用佛蝎通瘀湯配合下肢CPM功能鍛煉可以提高療效,降低術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