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劍領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9-0187-01
而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教學能否取得成功,跟教師課堂語言的組織有著很大關系。教師只有不斷地追求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具有較好的語言修養(yǎng),才能把教學搞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筆者認為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統一,來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
1.教學語言要體現科學性與邏輯性的統一
數學語言的特點是嚴密、準確、精練、邏輯性強。教學語言要準確無誤,不違反科學性。具有科學性的語言應當周到嚴密、含義準確、措詞精當、不生歧義。這樣才能正確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給學生以清晰明確的正確認識。往往一字之差,會有不同的含義。如“切線”與“切線長”,“增加了”與“增加到”等。也必須用科學的實語來講解,不能用土話、方言來表達。如二次根式符號象“公交廳”,絕對值符號象“門”等。如果辭不達意、模糊不清,或用語含混,模棱兩可,只能使學生信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斷上的失誤,從而攪亂學生的思維。因此,數學教師的教學語言錯誤,會導致教學的失敗。而數學也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數學教學語言,不但要有科學性,還必須有邏輯性。數學語言邏輯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語言本身要準確、簡練;二是語言條理清晰,前后一致,層次清楚。教學語言的內在邏輯性,可以增強說服力和論證性,用較短的時間傳遞較多的信息。
2.教學語言要體現簡明性與啟發(fā)性的統一
正像魯迅說的那樣:“用最簡練的語言表現最豐富的內容?!边@要求教師能夠熟練掌握教材,緊扣學重點,有針對性地講解。教師講話要特別注意避免言不及義的廢話、不著邊際的空話和不必要的重復,盡量不帶口頭禪。語言重復,拖泥帶水,浪費了課堂有限的時間,影響了學生表現自己的積極性。用簡潔明快言語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關鍵在于啟發(fā)并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因為由“生疑”到“解疑”的過程,正是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過程。教師要精選帶有重點、關鍵,學生感到困惑、易錯的地方,這時可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去啟發(fā)。此外,語言的啟發(fā)性還包括“以情感人”。教師如果沒有滿懷激情,其語言必然蒼白無力,其態(tài)度比如冷漠無情,不能感染、啟發(fā)學生。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充滿激情,教師的語言要抑揚頓挫、有輕重緩急。只有真摯的感情、和諧的語言才能啟迪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共鳴。
3.教學語言要體現通俗性與形象性的統一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教學內容及其形象融為一體,用形象化的語言去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以驅動學生的數學想象。通過恰當的生動比喻、通俗的語言,使深奧的知識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教給學生豐富的數學素養(yǎng),以便引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以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同時獲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一般地說,對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語言,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要精心錘煉描述性的語言,用形象化的語言去啟發(fā),把學生帶入美的意境。
4.教學語言要體現幽默性與趣味性的統一
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有些老師雖然得“津津有味”,但學生卻是聽得“昏昏欲睡”,語言貧乏,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是很難以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與興趣的。老師累的滿頭大汗、口干舌燥,而學生卻有的在看閑書,有的爬在桌子呼呼睡大覺,很少有人認真聽講做筆記。當老師要學生回答問題時,學生卻一個個低頭不語。俗話說:“話有三說,巧說為妙?!苯處煹恼Z言要生動形象,富有風趣幽默感。能以聲引人,以趣誘人,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學習境界,使他們愉快、動情、著迷。幽默詼諧的教學語言既能引起學生的興奮狀態(tài),有助于學生記憶和理解,又能在學生出現錯誤和不足行為時起到揭示、批評的效果。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九(上)“概率初步”時,老師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想成為百萬富翁嗎?你想知道買一張彩票中五百萬的可能性有多大嗎?通過本章的學習,我想你就明白了?!崩蠋熀唵我痪湓挘偷跗鹆藢W生學習的胃口。又如有這樣一道題:用式子表示“a的3倍與b的2倍的和”。學生有的列出“3a+2b”,有的列出“5ab”。于是教師便用“3個小孩加2只小狗”的例子來幽默風趣地加以說明誰對誰錯,一下子就使學生驅散了迷霧,茅塞頓開。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在教學中幽默、風趣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課堂上并不能為幽默而幽默,它應是教師課堂語言中“萬綠叢中一點紅”。如果脫離教材和實際的需要,一味調笑逗樂,插科打諢,那只會給學生以粗俗、輕薄,油嘴滑舌之感。
5.教學語言要體現針對性與哲理性的統一
許多教師在對待犯有錯誤的學生時,如果教師采用溫和含蓄的語言能使學生消除窘態(tài),緩和氣氛,跳出困境,深化理智,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例如,在一次檢查練習時,發(fā)現有一些學生練習答案一樣,怎么處理呢?于是講了這樣一段話:“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兩片葉子是完全相同的。可是這次在大家練習中,我卻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有好些人的面孔是一模一樣的,就像用克隆技術克隆出來的一樣,簡直把我驚呆了,難道克隆技術已經普及到我們初中了嗎?請你們幫助我解答這個問題?!蹦切┏u作業(yè)的學生表情就顯得緊張起來了,當大多數學生笑著說:“抄”字時,他們的表情就更不自然了。至此,一個“抄”字正是教師批評的主題,借學生之口點了出來,基本目的已達到了,教師這時就可以順勢而下,點到為止即可。自始至終沒有點名批評,也沒有厲聲指責,而是用含蓄的語言開導學生,用老師對學生的關愛之情來感動學生,讓他們在和諧、愉悅的氣氛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達到綠色批評教育的目的。
總之,教學語言是一門教學藝術。數學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多種多樣,正如人們常說的:文如其人,言如心聲。一個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根據初中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采用隨機應變、因勢利導的教學藝術,運用多樣化的教學語言,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引人入勝,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科學的思維,深化理智,強化教學內容,從而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數學教師應該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相信數學課堂語言也同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