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鵬巍 黃大勇 劉微微
【摘要】由于大多數(shù)國家的語言不同,隨著國際社會的交流不斷加強,翻譯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二戰(zhàn)日本“默殺”為例,分析了錯譯原因及其影響,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翻譯,同時列舉了歷史上部分錯譯影響歷史走向的重大事件,最后,對避免錯譯提出了要用詞準確、結合語境和認真分析,總結了涉及重大影響的翻譯實踐需要注意的方面。
【關鍵詞】翻譯;默殺;日本;原子彈
隨著世界各國聯(lián)系的不斷加強,語言交流的重要性逐步顯現(xiàn)出來。由于各國語言文化的差異,翻譯成為各方溝通聯(lián)系的重要橋梁。翻譯的重要目的是讓雙方迅速增進了解,傳遞文化信息,因而,準確的表達顯得尤為關鍵,特別是對于政治領域。二戰(zhàn)末期,日本以“默殺”一詞回應同盟國要求,成為同盟國強化對日作戰(zhàn)的重要依據(jù),對日本乃至世界都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到現(xiàn)在,仍有大量的專家學者在研究這一誤譯事件。
一、事件背景及經(jīng)過
據(jù)資料記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日本戰(zhàn)敗局面基本確定。1945年7月26日,美國等同盟國發(fā)布《波茨坦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了同盟國占領日本后的重要原則,要求日本立即投降。日本方面收集信息后,認為條件可以接受、并且好于預期,認為應該認同《公告》,并要公之于眾。然后,日本首相在回應日本對《公告》的態(tài)度時表示,日本將對此公告采取“默殺”政策。
同盟通訊社譯員將“默殺”譯為“不予理睬”,消息一經(jīng)傳出,美國直接認為日本拒絕公告要求,遂決定對其采取懲罰措施。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導致數(shù)萬生靈涂炭![1]。
二、為何使用“默殺”一詞
外交辭令的基本要求就是精準,要能夠準確傳達意思,特別是對重大事件的回應更是如此?!澳瑲ⅰ痹谌毡緦儆谔赜性~匯,其實是一個多義詞,在英文里沒有直接的對應詞,其在日語中卻有兩層意思,為“不予理睬”和“暫不評論”。
那么,日本首相到底為何使用“默殺”一詞?
(一)從首相個人角度來看
日本首相鈴木是日本海軍大將、政治家,歷任日本聯(lián)合艦隊司令長官,海軍軍令部長等,戰(zhàn)爭結束的時候任第42代內(nèi)閣總理大臣,是日本和平派的軍人,壓制強硬派結束戰(zhàn)爭而獲得好評。并且就在1945年4月有鈴木宣誓就任日本首相的當天,在距離九州不遠的海面上的一場戰(zhàn)役中,美國飛機擊毀了日本最后一支艦隊[1]。從其表現(xiàn)來看,在日本戰(zhàn)敗已定的情況下,其個人應該是希望接受《公告》,盡快結束戰(zhàn)爭,其使用“默殺”可能出于個人習慣,或者出于某種考慮,而不是讓同盟國進行誤判。
(二)從事件決策過程來看
《公告》發(fā)表以后,日本沒有通過官方渠道收到同盟國發(fā)出的《公告》,只是通過無線電波聽到了這個消息,官方?jīng)]有收到同盟國發(fā)出的最后正式通牒。日本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肯定要認真研究。于是,他們召開內(nèi)閣會議,反復研究討論,最后決定對此《公告》保持緘默、靜觀其變。[2]
在會議的最后,內(nèi)閣認為只要首相表明日本暫時未對同盟國的要求做出決定,正在討論中就行了。雖然決定采取這個決策,但日本官方并沒有明確表示拒絕這個(公告》,希望能夠給民間一點時間,讓他們能夠接受這個公告,所以鈴木首相在對外回應時使用了“默殺”一詞。
從目前的分析來看,鈴木首相應該想表達的意思是“暫不評論”[3]。
(三)從時間維度來看
《公告》發(fā)表的時間是1945年7月26日,鈴木首相回應的時間是7月28日,美國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的時間是8月68。從時間上來講,7月28日由日本首相發(fā)表回應被錯譯到美國采取行動,對日本來講是有足夠的時間來讓同盟國避免誤判的,其可以通過公開喊話、直接接受等多種方式來進行糾正。通過查閱相關歷史資料,日本顯然沒有這么做。同時,《公告》里面沒有明確說明如果日本限期不接受的話,就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日本可能認為盟國會給其足夠的時間,錯就錯了,靜觀其變,暫不改變[4]。
根據(jù)以上分析,日本首相鈴木最有可能是在極大的壓力下,錯誤地使用了“默殺”一詞,之后又存在戰(zhàn)略誤判,估計也沒有預料到美國會采取如此重大的行動,或者認為日本還能抵抗一段時間,以爭取更好的投降條件。另外,當時日本正在加強與蘇聯(lián)的溝通談判,希望能夠利用美蘇之間的矛盾,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條件,暫時不予投降。出于種種考慮,沒有對錯誤的翻譯及時進行糾正,最終導致悲劇性的后果。
當然,如果當時“默殺”被翻譯成“暫不評論”,同時,各國之間的外交溝通渠道更加暢通的話,同盟國可能會更有耐性,投擲原子彈的悲劇可能不會發(fā)生,但歷史事件沒有如果。
三、應該如何翻譯“默殺”
“默殺”在日語里有兩個意思,具體是“暫不評論”和“不予理睬”,下面,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從日本的視角來翻譯
當時的情況是:一方面,中國牽制了日本的大量兵力,由于中國人民的英勇斗爭,中日進入了持久戰(zhàn),日本在中國的戰(zhàn)場上投入大量兵力而無法抽身。另一方面,日本逐漸處于弱勢,日本雖然偷襲美國珍珠港成功,但美國軍力并未受到重創(chuàng),并促成美國正式參戰(zhàn)。1942年,日本在中途島戰(zhàn)役慘敗之后,軍事優(yōu)勢不再。1943年,美國發(fā)動反攻,日本在戰(zhàn)場上節(jié)節(jié)失利,日本的失敗幾成定局,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是否有“不予理睬”的資本,如果從日本的角度進行分析,“默殺”應該翻譯為“暫不評論”。
(二)從同盟國的視角來翻譯
同盟國對“默殺”應該如何翻譯,個人認為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日本的相關媒體對“默殺”進行了翻譯,并翻譯為“不予理睬”。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等同盟國在接到一手信息后,相關部門是否對這一重大信息進行了深入研究,或者他們是否知道“默殺”還有“暫不評論”之意。據(jù)相關資料顯示,日本很早就開始討論投降問題[3],對美國而言,這明顯是說的和做的完全不一致,這種情況下如何翻譯“默殺”,是對美國的情報部門和研究機構的重大考驗。從后面投擲原子彈的結果來看,他們是將其翻譯成了“不予理睬”,也就是認同了日本媒體的翻譯。
(三)從日本媒體的視角來翻譯
日本媒體如何翻譯首相的“默殺”政策,是對其翻譯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一是首相給出的信息十分有限,沒有對“默殺”政策進行有效解釋,這個肯定增加了翻譯的難度。二是官方當時還尚未明確發(fā)布自己的戰(zhàn)略方向發(fā)生了轉變,是戰(zhàn)是和,媒體可能真的不清楚。三是日本的外事部門對首相的這個“默殺”政策也沒有做出解釋,到底“默殺”政策該選哪一種?四是不清楚發(fā)布后的重大影響,他們肯定沒想到這個政策發(fā)布后對日本乃至全世界的重大影響。因此,日本媒體在將“默殺”翻譯成“不予理睬”的時候,可以加上備注,說明“默殺”除了“不予理睬”還有其他含義,讓目標讀者根據(jù)當前局勢,判斷其含義。
綜上所述,只有認真分析日本當時的處境可能才會得出正確的翻譯。
四、重大影響
(一)造成人間災難、
1945年8月6日、9日,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同時,蘇聯(lián)迅速決定對日作戰(zhàn)。日本于10日通過瑞士發(fā)出乞降召書。同時,原子彈爆炸造成了295956的人員傷亡,長崎和廣島瞬間化為焦土,持續(xù)影響日本后續(xù)的生產(chǎn)生活,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受原子彈襲擊的國家[5-6]。
(二)加速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4日,日本在遭受巨大損失后,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接受(公告),并頒投降詔書,二戰(zhàn)結束。[7]
五、類似事件
(一)薩英戰(zhàn)爭
862年9月14日,在日本神奈川縣生麥村,英國人不肯給日本大名下跪和退讓,遭受日本武士攻擊,導致一人死亡兩人重傷,發(fā)生著名的生麥事件。事件發(fā)生后,英國大使發(fā)出外交信,要求日本賠償、并交出事件主謀來償命。日本將主謀譯成了首領,并傳到薩摩后,當?shù)胤从呈旨ち?,按照武士的理解,首領只可能是藩主島津茂久,要砍了藩主的腦袋給外國人償命,相當于把協(xié)商之路堵死,只有背水一戰(zhàn),而英國方面則完全沒有作戰(zhàn)準備,認為軍艦開過去就能得到賠償、抓住主犯。這直接導致雙方對此次戰(zhàn)爭的認識完全不一樣,薩摩方主動出擊,英國被迫應戰(zhàn),雖然武器先進,但也損失慘重。旗艦艦長和大副以下共計13人陣亡,事后認為得不償失。[8]
(二)美法外交危機
談判中的誤譯往往引發(fā)爭論。1830年,對法語單詞“demander”(譯為“請求”)的不同翻譯,導致美法兩國談判沒有進展。白宮在收到“法國政府請求”譯成了“法國政府要求”,這使得美國總統(tǒng)對他所理解的一系列要求提出質(zhì)疑。直到這一誤譯更正后,談判才繼續(xù)進行。
六、啟示
(一)應盡量用詞準確
翻譯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準確,翻譯準確的前提是需要用詞準確,在關鍵問題上應盡量避免使用有歧義的詞匯,特別是相差特別大的多義詞的使用上更是要慎重。
(二)翻譯應結合語境
翻譯時常會碰到一詞多義的情況,要根據(jù)當時的語言環(huán)境,把作者要準確表達的意思譯出來。如果脫離語境,極有可能導致誤譯。
(三)翻譯應認真分析
翻譯一些關鍵詞語時,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而不僅僅從字面意思簡單進行理解。如果翻譯“默殺.時,考慮到當時日本敗局已定,估計就不會得出“不予理睬“的譯文。
參考文獻:
[1]王熙章.日本遭受原子彈襲擊另有原因[J].文史博覽,2015:30-31.
[2]丁忠林·日本戰(zhàn)時內(nèi)閣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戰(zhàn)和之爭[J].歷史教學問題.1886,2.
[3]閆晶.太平洋戰(zhàn)場上美蘇遠東戰(zhàn)略與日本投降——兼論日本投降的原因[J].西昌學院學報,2011,230):92-99.
[4]彭岳.廣島事件的前稗后后[J].自然雜志,1986,11.
[5]威廉·李海.我在現(xiàn)場[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
[6]宋成有.有關日本戰(zhàn)致投降的幾個問題[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2(5):28-37.
[6]王哲,董遂強.“波茨坦公告”與日本“無條件投降”——二戰(zhàn)日本投降方式爭論中的若干問題辯證[J].甘肅社會科學,2015(4):151-155.
[8]高小巖.文化沖突·危局應變·撬動歷史——“薩英戰(zhàn)爭”芻析[J].太平洋學報,2017,25(11):83-91.
【作者簡介】錢鵬巍,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在讀碩士,英語筆譯。黃大勇,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英國),民航國際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語言測試,民航翻譯,國際教育。劉微微,文學碩士學位,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民航翻譯、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