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嚴于律己,出而見之事功;心乎愛民,動必關夫治道。
【出處】
《謝曾察院啟》
【大意】
嚴格約束自己,就能做到建功立業(yè);心里關愛百姓,行動就會符合治國之道。
小故事二
趙軌清廉如水
隋朝時候,有一個叫趙軌的人。他在齊州做官的時候,他的鄰居家有株桑樹。有一年,桑葚熟了,又大又紅的桑葚落在趙軌家的院子里,滿地都是。趙軌叫家人把桑葚撿起來,送還給鄰居,這件事在鄰里間傳為佳話。趙軌告誡自己的兒子們:“我并不是要以此來求取名譽,只是覺得不是自己勞動得來的東西就不應該要,也不愿意侵占別人的財產(chǎn)?!?/p>
趙軌在齊州為官四年,每年考核政績都是最好的,得到皇帝的嘉獎,被征入朝任職。離開時,父老鄉(xiāng)親們都灑淚送別。一位長者代表百姓捧著一杯清水,顫巍巍地敬奉到趙軌面前,說:“您在此做官時,從不受賄納物,哪怕是再小的事情都不會觸犯百姓,再小的物品您也不會接受。如今您要走了,我們不敢用一壺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獻上一杯清水為您餞行?!壁w軌非常感激,接過這杯水一飲而盡。
后來,趙軌被派去原州做官。赴任途中,由于趕夜路,趙軌一個隨從的馬不小心踏入田中,踩壞了禾苗。趙軌立即命令停止前進。天亮后,查到了田主,賠償了損失后才率隊起程。原州的百姓和官吏聽說此事后,無不感動,并從此以趙軌為榜樣,注意自己的操行。
【拓展延伸】
自律就是嚴格要求自己。我們常常會下意識地放寬對自己的約束,而對別人要求嚴格。因此,我們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自我約束,這就是自律。
我們自律,不應該是因為受到其他人的監(jiān)督,也不應該是為了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而應該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品德操守而自愿地進行自我約束。一個廉潔的人會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規(guī)范,無論是約束自己的身心,還是在管理自己的錢財和時間上,都能表現(xiàn)出節(jié)制和智慧。
趙軌是一個自律的人。鄰居家的桑葚落到了他家的院子里,并沒有別人看到,如果他把這些桑葚都藏起來,不還給鄰居,別人也不能說他什么。但是他不肯這樣做,而是把桑葚還給鄰居,這就是自律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