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一說起懶惰就深惡痛絕。其實,“懶”從某種角度來說,既能成為一種創(chuàng)造的動力,也能提高生產(chǎn)的效率。
猶太人漢弗特就是推崇這種“懶惰哲學”的人。他在加拿大渥太華開設了一家豪華賓館,處事甚為“懶惰”,凡是能吩咐別人為他干的事,他絕不躬親。賓館業(yè)務雖然繁忙,他卻整天悠閑自在。
年終時,他讓賓館分別評選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懶惰”的員工。漢弗特叫人把10名“懶惰”的員工叫到他的辦公室。這些員工心里七上八下,心想老板肯定會要他們滾蛋。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一進門,漢弗特就說道:“恭喜各位被評為本賓館最優(yōu)秀的員工?!彼麄儽慌谜啥蜕忻恢^腦。
看著他們一個個目瞪口呆的表情,漢弗特招呼他們坐下后,笑著慢慢解釋道:“據(jù)我觀察,你們的‘懶突出表現(xiàn)在總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習慣于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間收拾干凈,一次就把工作干完,討厭多走半步路,討厭做第二次。因而在別人眼里你們整天閑著,在偷懶。但依我看,最優(yōu)秀的員工全無例外的都是‘懶漢,因為他們‘懶得連一個多余的動作都不想去做。而勤快員工的‘勤,大多表現(xiàn)在他們整天忙忙碌碌,不在乎把力氣花在多余的動作上,做一件事不在乎往來多少趟,花多少時間,這樣能有效率嗎?”
【大道理】
人正是懶得推磨,才發(fā)明了風車;懶得走路,才發(fā)明了汽車;懶得洗衣服,才發(fā)明了洗衣機……巧于“懶惰”的人,身上常常閃爍著創(chuàng)造的火花。
【適用話題】
有效率的懶惰;遠離“假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