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桃 杜凱欣 陳健輝
(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6)
人教版生物7年級下冊第2 章第1 節(jié)“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以“長時間無法攝入維生素C 的水手患壞血病,從而發(fā)現(xiàn)維生素C”的故事引入維生素的作用。在北師大版生物7年級下冊第8 章第1 節(jié)中,教材設計了維生素C 的檢測實驗,以及探究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的實驗活動。雖然教材中對于食物中維生素的探究活動難度降低了,只提及可利用直接碘量法原理測定維生素C 的存在,但有條件的學??缮钊腴_展食物中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實驗,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關注維生素C在不同種類水果的含量差異。
維生素C 是一種多羥基化合物,由于很容易解離出H+,又稱為抗環(huán)血酸。維生素C 可溶于水,普遍存在人體內(nèi),可通過攝食水果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 在人體內(nèi)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能消除自由基、促進膠原合成,因此,體內(nèi)維生素不足,會引起壞血癥[1]。維生素C 具有很強的還原性,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被氧化為脫氫維生素C,利用碘能將維生素C 氧化為脫氫維生素C,甚至繼續(xù)氧化生成二酮古樂糖酸(C6H8O7)。在酸性溶液中,碘不易被氧化[2],且碘能與淀粉起顏色反應,碘遇淀粉變藍;而維生素C 不與淀粉反應,淀粉作為滴定終點指示劑,其滴定反應式為:C6H8O6+3I2=C6H6O6+2HI。直接碘量法操作簡單、試劑易得,有良好的效果[3],因此利用直接碘量法測定維生素C 是中學開展相關實驗的好方法。
但在操作過程中也會發(fā)現(xiàn):由于使用NaOH濃度及用量的不同,導致實驗結果有差異。為此,本研究利用直接碘量法的原理,設計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探究維生素C 在滴加不同濃度的NaOH 溶液下,耗碘量的變化。
1%碘-碘化鉀液、1%淀粉液、1 mg/mL 維生素C、100 mg/mL 氫氧化鈉溶液。
配制濃度為100 mg/mL 的NaOH 溶液作為母液,分別配制濃度為5 mg/mL、7.5 mg/mL、10 mg/mL、20 mg/mL、30 mg/mL、40 mg/mL、50 mg/mL、60 mg/mL、70 mg/mL、80 mg/mL、90 mg/mL、100 mg/mL 的NaOH 溶液。
取2 mL 1 mg/mL 的維生素C 液于試管中,滴加5 滴1%淀粉液(滴管出口大小為20 滴/mL,下同),搖勻,滴入5 滴上述不同濃度的NaOH 溶液(編號為1~12),搖勻。邊用碘液滴定邊搖晃試管,直至溶液變藍維持30 s 不褪色,記錄耗碘量。重復5 次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1、圖1。
表1 滴加不同濃度NaOH 溶液的耗碘量
圖1 滴加不同濃度NaOH 溶液的耗碘量折線圖
由圖1可知,1~4 號的耗碘量曲線趨勢平緩,平均耗碘量是0.76 mL,方差S2=0.003,說明NaOH溶液濃度為5 mg/mL、7.5 mg/mL、10 mg/mL、20 mg/mL 4 種濃度時,所滴加的NaOH 量對碘的消耗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計,此5~20 mg/mL 濃度范圍的NaOH 對直接碘量法測量維生素C 含量的實驗影響較小。滴加碘液后,碘先與維生素C 反應生成脫氫維生素C,待試管中維生素C 反應完后,再滴加稍過量的碘液,碘即與淀粉發(fā)生顯色反應。
當NaOH 溶液濃度為30 mg/mL 時,耗碘量為1.18 mL,比4 號濃度20 mg/mL 耗碘量增多,并且在5~12 號中,隨著NaOH 溶液濃度呈梯度增加,耗碘量也增加,通過Excel 計算,線性回歸方程為y=0.3819x+0.6964,R2=0.985,說明實驗5~12號的數(shù)據(jù)符合線性相關關系。由此可得結論,在NaOH 溶液濃度為30 mg/mL 以上時,NaOH 與碘發(fā)生反應,反應式為:
6NaOH+3I2=5NaI+NaIO3+3H2O
滴加碘液后,碘與NaOH 反應生成碘化鈉和碘酸鈉,消耗部分碘液,碘再與維生素C 反應生成脫氫維生素C,直至溶液中NaOH 和維生素C被完全反應,再滴加的碘液與淀粉發(fā)生顯色反應。從濃度30 mg/mL NaOH 溶液開始,隨著NaOH 溶液濃度越來越高,NaOH 與碘發(fā)生反應,整個實驗消耗碘量越來越多,呈正比例關系。
利用直接碘量法,研究NaOH 溶液的濃度、滴加的量對測定維生素C 的影響說明:低濃度的NaOH 溶液對碘的影響較小,可忽略不計;當NaOH溶液濃度為30 g/mL 時,隨著NaOH 溶液濃度升高,NaOH 會與碘發(fā)生反應,消耗碘量越多。因此,用直接碘量法測定果蔬中維生素C 含量,NaOH溶液應該使用5~20 mg/mL 范圍內(nèi)的濃度為宜;維生素C 應當保存在低溫、避光條件下,碘液應保存在棕色瓶中、常溫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