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
現在的小學生一說到寫作就無話可談,無從寫起。對此現象,家長只會經常叮囑孩子多看作文書,但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呢?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小學生寫作的實際情況,談談幾點建議。
第一,教會學生熱愛生活,善于觀察。
作文的題材源于生活,只有熱愛生活的學生,才會積極樂觀地去感受生活,坦然地去面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用一顆火熱的心去擁抱生活。這樣的學生,對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有自己的切身體會,寫起文章來才有話可說,才有內容可寫,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世界上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小學生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充滿求知的欲望,我們要經常帶領孩子們去觀察大自然,鼓勵孩子們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尋找大自然的美,積累人生的閱歷,并指導孩子們學會用筆去記錄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久而久之,孩子們看得多,寫得多,寫作水平就慢慢得到了提高。
第二,廣泛閱讀,積累知識。
德國詩人歌德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位高尚的人說話。平常除了要求學生多讀課文,還要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籍、報紙、雜志,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拓寬自己的視野。那么,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有話可寫。慢慢地,學生的寫作水平進步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也就更濃了。
第三,教師講解作文,培養(yǎng)學生寫作靈感。
學生寫作的靈感源于生活,源于思考,源于情感的共鳴……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靈感,教師一方面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的閱覽室閱讀,并引導學生去選擇有益的書籍閱讀,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講解一些優(yōu)秀范文,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寫作方法和寫作順序。同時,讓學生學會欣賞和評價優(yōu)秀范文。在寫作之前,教師要讓學生根據寫作要求,聯系學習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的翅膀,把自己最想說的話寫出來。這樣,學生的寫作靈感就被激發(fā)出來了。寫作的靈感來了,學生就能得心應手,也能寫出令自己滿意的文章出來。
第四,勤做摘錄筆記,積累好詞佳句。
作文練習,學生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所以,教師在鼓勵學生博覽群書的同時,還要教育學生養(yǎng)成摘錄課外書籍中寫得好的片段和優(yōu)美詞句的好習慣,并經常誦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睂W生讀得多,背得多,記得多,久而久之,學生心中就能積累好詞佳句。到寫作的時候,就能借鑒與模仿,使自己的文章更生動形象。
第五,勤于寫作,提高水平。
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進行大量的寫作練筆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是一些很有天賦的作家也需要長時間的沉淀和技巧的練習。所以,我建議三年級以上的學生,應該每天寫一篇文章,不需要太多的字數,更不要求太長的篇幅,題目隨意自擬??梢詫懭沼洠部梢詫懮钪械男掳l(fā)現,還可以寫內心的感觸……只要你善于發(fā)現,生活中處處都有事物可以寫。如果學生真的沒有什么東西可寫,就隨手拿起一本書,看一篇文章。讀完想想這篇文章寫了什么內容,自己受到什么教育,然后寫一篇讀后感,但是內容一定要完整,語言要流暢。當你練筆多了,自然就下筆如有神啦!
第六,千錘百煉,反復修改。
一篇好的文章是要經過千錘百煉,反復修改才能寫成的。即使是一名作家,他們要出版一本書,常常都要經過三年五載甚至是更長時間的勤奮寫作,他們書桌上的文稿簡直堆積如山。不難想象作家出版一部著作,花費了多少心思和精力,修改了多少次文稿呀!作家要反復修改文章,何況是小學生呢?因此,為了提高小學生的習作水平,我常常要求學生打好了習作草稿之后,自己在家里要反復斟酌思考,不漏掉一個標點符號,不放過一個錯別字,不落掉一個病句。草稿打完了,第二天還要選出一到兩名學生當眾朗讀,大家提出修改意見。最后,同桌互改,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才謄寫在作文本上。這樣,學生慢慢也就養(yǎng)成了修改習作的習慣,自己的習作水平也有了一定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