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人們,對于幸福的理解多種多樣。比如,對于80多歲的匡振華來說,出門溜達時,能方便地找到方便的地方,感覺到自己沒被社會遺忘,就很有幸福感。他說,自己年紀大了,需頻繁如廁,以前公廁少,偶爾找到一個,也是污穢不堪,因此自己平日最怕出門。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株洲市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從這件實實在在的民生關切著手,開啟了“廁所革命”。新建“建寧驛站”200座、改造老舊廁所200座、對外開放社會公廁200座。如今,無論是在街道兩旁,還是在湘江兩岸;無論是在公園,還是在居民區(qū),株洲市把公廁建在群眾最方便的地方,極大地滿足了人們需要。株洲市這場自2018年以來開展的公廁大建設,被市民譽為“民生項目的VIP工程”。
“建寧驛站”取名于株洲古稱“建寧”。如果說傳統(tǒng)的廁所只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如廁需求,那么建在株洲城區(qū)的“建寧驛站”顛覆了人們對公廁的傳統(tǒng)認知。充滿現(xiàn)代氣息、應用現(xiàn)代技術的“建寧驛站”已經從公廁華麗變身為一座綜合性服務驛站,滿足株洲市民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
走進“建寧驛站”,舒緩的音樂中,飄出淡淡的幽香,中央空調營造出的是四季如春的舒適溫度。迎面可以看到一面電子屏幕,一邊是“智能管理系統(tǒng)”,顯示實時溫度、濕度、人流量、公廁空氣質量指數等;一邊是“廁位智能引導系統(tǒng)”,從上面可以看到驛站全部廁位的使用情況,藍色顯示廁位無人,紅色顯示廁位有人。驛站內,按鈕式免費出紙機、自動調節(jié)水溫的洗手池、洗手液、烘手器、清潔坐墊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驛站采用智能循環(huán)空氣清新技術,自動消除臭味,保證了驛站內外空氣無異味。
在滿足群眾如廁需求的同時,“建寧驛站”拓展服務功能,提供飲用熱水、體重儀、急救藥箱、手機充電、免費WIFI、公益雨傘、圖書漂流角、幫助走失老人小孩尋找家人等八大便民服務,滿足群眾日常生活所需。驛站還引入便民商業(yè),開設“迷你”小超市。有的驛站還建立了政府公共服務網站平臺,隨時為群眾提供服務。小小的“建寧驛站”成了民生大舞臺。
散步的老人來了,環(huán)衛(wèi)工人來了,出租車司機來了,外地的游客來了,或行個方便,或歇歇腳,或泡泡茶,或沖碗方便面,或上一下網……北京游客孫嘉譽說:“在沒體驗過‘建寧驛站以前,我真的想都不敢想象,公共廁所竟能傳遞如此多的溫暖?!背鲎廛囁緳C鐘杰忘不了自己大街小巷找?guī)?,找到以后里面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很差,異味很大受不了的囧境。他說,現(xiàn)在好了,只要我跑車途中感到累了,就會在附近的驛站邊停一下,上個廁所,休息一下,吹吹空調,再把水壺裝滿熱水。同行們都說,“建寧驛站”有家的感覺。
“廁所革命”只是株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著力點。近年來,株洲從解決群眾生活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入手,推進學校學位、醫(yī)院床位、居民樓電梯位、停車車位、公廁蹲位、就業(yè)崗位“六位”建設,破解“入學、看病、上樓、停車、如廁、就業(yè)”六大民生難題,讓城市發(fā)展更有溫度、百姓生活更有幸福感。
(周亞明)